![]()
内容推荐 徐成芳等著的《意识形态安全与建设问题研究》由总论、专题研究、理论探讨三部分组成,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地研究探讨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与建设的一般状况、发展成就、规律性、成功经验、风险挑战和基本对策。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国家总体安全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国政治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和主导,是推动和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强大软实力。在确认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总体安全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思考、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要更加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在理论自觉、文化自信、价值认同、思想解放和精神主动性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方案,为推动新时代发展、决胜新时代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徐成芳,1965年出生,法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著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平方略——中国外交策略研究》《崛起的征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共产党》等,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辽宁省高校党建重大课题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前言 总论篇 新时代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与建设问题 新时代塑造中国新价值 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专题研究篇 试论加强我国智库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社会西方政党“去意识形态化”趋向初探 关于发挥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优势作用的思考 论文化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论国家方案多样性选择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理论探讨篇 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毛泽东克服“苏联中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论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的向度与嬗变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论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底蕴与创新 十月革命与中国道路自觉 论中国在人类生态文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