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金属轧制变形基础
1 金属的结构
1.1 金属的结构及特点
1.1.1 金属及其结构
1.1.2 金属原子的结合方式
1.1.3 固态下金属的特性
1.2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1.2.1 晶体与非晶体
1.2.2 晶体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1.2.3 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1.2.4 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3 合金的相结构
1.3.1 固溶体
1.3.2 金属化合物
1.4 金属晶体的缺陷
1.4.1 点缺陷
1.4.2 线缺陷
1.4.3 面缺陷
1.5 晶体性能的方向性
习题
2 金属的塑性变形
2.1 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
2.1.1 力与变形
2.1.2 内力与应力
2.2 金属的变形特性
2.2.1 应力-应变曲线
2.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3.1 滑移带与滑移线
2.3.2 滑移系
2.3.3 滑移的位错机制
2.4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2.4.1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2.4.2 晶界及晶粒位向的影响
习题
3 轧制理论
3.1 基本轧制参数
3.1.1 轧制变形量的表示方法
3.1.2 轧制速度与变形速度
3.2 轧制变形区
3.2.1 变形区
3.2.2 变形区参数
3.3 轧制的建立
3.3.1 咬入条件
3.3.2 最大压下量的计算与改善咬入的措施
3.4 轧制时的前滑和后滑
3.4.1 前滑与后滑的概念
3.4.2 前滑与后滑的关系
习题
4 轧制工艺
4.1 冷轧和热轧
4.1.1 热轧
4.1.2 冷轧
4.2 热轧带钢生产工艺
4.2.1 原料选择与加热
4.2.2 粗轧
4.2.3 精轧
4.2.4 冷却与卷取
4.2.5 精整
4.3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
4.3.1 冷轧薄钢板生产工艺流程
4.3.2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的发展
4.3.3 关于全连续轧机的三个分类
习题
第2篇 钢的组织性能与控制理论
5 纯金属的结晶
5.1 金属的结晶过程
5.1.1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5.1.2 结晶的一般过程
5.2 金属结晶的条件
5.3 晶核的形成及长大
5.3.1 形核
5.3.2 晶核长大
5.4 晶粒大小的控制及影响
5.4.1 晶粒度
5.4.2 晶粒的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习题
6 铁碳合金
6.1 铁碳合金的组元和基本相
6.1.1 纯铁
6.1.2 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
6.1.3 纯铁的性能及应用
6.2 铁碳相图分析
6.2.1 铁碳合金相图
6.2.2 相图中的点、线、区及其意义
6.2.3 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6.3 基本元素对铁碳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3.1 碳的影响
6.3.2 硅的影响
6.3.3 锰的影响
6.3.4 硫的影响
6.3.5 磷的影响
6.3.6 氮的影响
6.3.7 氢的影响
6.3.8 氧的影响
习题
7 金属加工时的组织和性能
7.1 冷加工变形的组织和性能
7.1.1 冷加工变形的组织的变化
7.1.2 金属性能的变化
7.2 热加工变形的组织和性能
7.2.1 热加工变形的组织变化
7.2.2 热加工的性能变化
7.3 冷加工与热加工的区别
7.4 回复与再结晶
7.4.1 回复
7.4.2 再结晶
7.4.3 晶粒长大
7.4.4 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
习题
8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8.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8.1.1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转变过程
8.1.2 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及其控制
8.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8.2.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8.2.2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8.2.3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的影响因素
习题
9 钢的控制轧制控制冷却理论
9.1 控制轧制与常规轧制的区别
9.2 金属的强化
9.2.1 固溶强化
9.2.2 形变强化
9.2.3 沉淀强化与弥散强化
9.2.4 细晶强化
9.2.5 亚晶细化
9.2.6 相变强化
9.3 钢材的韧性
9.4 轧制时钢的奥氏体形变与再结晶
9.4.1 热变形中的A体的动态再结晶
9.4.2 热加工间隙时间内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
9.5 控制轧制的强化机理
9.5.1 对微合金元素的控制
9.5.2 微合金元素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中的作用
9.6 钢材的控制冷却理论
9.6.1 钢材水冷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9.6.2 控制冷却各阶段的冷却目的
习题
第3篇 钢的组织性能控制工艺及设备
10 钢的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10.1 热处理基础知识
10.1.1 钢的退火
10.1.2 钢的正火
10.1.3 钢的淬火
10.1.4 钢的回火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