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赵荫棠著的《等韵源流(纪念版)(精)/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相当于一部中国等韵学的发展史,全书四编代表四个时期,六朝至唐宋为酝酿期,两宋为成立期,元明清为改革期,明清至现代为批评研究期。主要贡献在于:一,通过这样的分期,把诸多材料理出了头绪,初步勾画出这门学科的历史面貌。二,在资料的搜集考证方面下了一番苦工夫,其中提到的不少著作,为罕见之书。三,著者从浩繁的资料中分出等韵之流派。 目录 新序 绪论 第一编 等韵之酝酿 一 悉昙之输入 二 梵文与反切 三 宫商与四声五音 四 韵、转、摄、唱 五 等韵前之轻重、清浊与内外 六 等韵前之反切图 七 字母与等及门法之发端 附录一 啸歌之兴替与音理的解释 附录二 守温韵学残卷后记 第二编 等韵之成立 一 等韵之背景 二 等韵之规模 三 两宋等韵之派别 四 南派等韵 五 北派等韵 六 南北混合之《切韵指掌图》 附录《切韵指掌图》撰述年代考 第三编 等韵之改革 一 改革前之过渡物 二 元明派等韵之背景 三 门法之繁化与旧等韵之没落 四 明人废除门法之言论 五 明清等韵之存浊系统 (一)章黼《韵学集成》之辨七音 (二)王应电《声韵会通》之二十八声 (三)无名氏《字学集要》之二十七声 (四)濮阳涑之削总母而存助纽 (五)袁子让之辨四等 (六)叶秉敬之实行揭明二等 (七)韵法横直图之变等为呼 (八)陈盖谟之步随横直图 (九)释宗常经纬图之开发收闭郎开齐合撮 (十)《音声纪元》之以声韵附会音乐及气数 (十一)熊士伯《等切元声》之以等韵析中原韵 (十二)潘耒《类音》之调整四呼 (十三)汪炬《诗韵析》之图绘发音部位 (十四)是奎《太古元音》之内外钤摄 (十五)《音切谱》之区分反与切 (十六)《韵法传员五美图》之依仿《明显四声图》 (十七)劳乃宣《等韵一得》之“戛”“透”“轹”“捺 (十八)结束 六明清等韵之北音系统 (一)兰茂《韵略易通》 (二)李登《书文音义便考私编》 (三)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四)乔中和《元韵谱》 (五)萧云从《韵通》 (六)方以智《切韵声原》 (七)桑绍良《文韵考衷六声会编》 (八)樊腾凤《五方元音》 (九)趟绍箕《拙庵韵悟》 (十)马自援《等音》 (十一)林本裕《声位》 (十二)阿摩利谛《三教经书文字根本》 (十三)都四德《黄钟通韵》 (十四)龙为霖《本韵一得》 (十五)李氏《音监》 (十六)许氏《说音》 (十七)徐监《音咐》 (十八)周宝《山门新语》 (十九)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二十)华长忠《韵籁》 (二十一)结束 附录《康熙字典。字母切韵要法》考证 第四编 等韵之批评及研究 一旧声韵学家对於等韵之批评 (一)江永 (二)戴震 (三)钱大昕 (四)江有诰 (五)邹汉勋 (六)陈澧 (七)章炳麟 (八)黄侃 二新声韵学家对於等韵之研究 (甲)声值 (乙)韵值 (丙)四等之观念 (丁)内外 (戊)轻重 三结束 附录一钱玄同《广韵)之韵类及其假定的读音 附录二关於我自己所作的声韵学史料单篇论文…、 校後志 趟荫棠先生学术年表 《等韵源流》述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