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1世纪以来,随看数字媒介的飞速发展,“媒介化”渗透 、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欧陆“媒介化”研究的顶尖学者,哥本哈根大学的施蒂格·夏瓦教授在《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中追根溯源,完整地阐释了“媒介化理论”的框架、内涵及演变过程,并揭示出在“媒介逻辑”影响下,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政治、宗教、游戏和惯习四方面的深刻变化。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新媒介”系列译 丛重磅推出的第一本系统介绍“媒介化”研究的译著,相信它能给国内媒介研究领域的学者带来富有启发的洞见。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从中介化(mediation)到媒介化(mediatization) 一、导论 二、文化和社会中的媒介 三、中层理论(middle-rangetheory) 四、一个高度现代性的过程 第二章 媒介化——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一、导论 二、媒介化的现代性,抑或媒介化文明? 三、后现代理论中的媒介化 四、定义 五、作为半独立机构(semi—independentinstitution)的媒介 六、制度的变迁 七、功能可见性:结构化互动 八、媒介对交流与互动的改变 九、社会规范的重建 十、虚拟化和新的社会地理学 十一、共享经验的领域 十二、制度与机构的交界 第三章 政治的媒介化:从政党报刊到舆论产业 一、导论 二、变迁的维度和阶段 三、新闻业的兴起 四、新闻媒介——一种政治机构? 五、双重传播系统 六、新媒介:政治传播网络的扩展 七、可见性政治 八、政治个人化 九、聊天化政治 十、媒介政治评论员的混合角色 十一、结语 第四章 宗教媒介化:从教堂信仰到媒介魅力 一、导论 二、三种媒介隐喻 三、媒介化宗教的三种形式 四、复魅的媒介(re-enchantingmedia) 五、社群和仪式 六、媒介精神功能的考察 七、结语 第五章 游戏媒介化:从积木到比特 一、引言 二、童年的转变 三、小小年纪的成年化 四、玩具和媒介产业的互动 五、儿童对媒介使用的控制 六、乐高的媒介产业之路 七、游戏的转变 第六章 惯习媒介化:新个人主义的社会特征 一、导论 二、惯习和社会性格 三、从陀螺仪到雷达 四、弱联系和社交性 五、惯习的媒介化 六、媒介的承认 七、软性个人主义 第七章 后记:媒介化的结果和政策 一、多样化结果 二、媒介政治:宏观与微观 参考文献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