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读点逻辑学(实用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作者 友荣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貌似高深的逻辑,其实充满智慧。友荣著的《每天读点逻辑学(实用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逻辑的概念、组成、规律等基本原理,教你如何打破思维定势,识别逻辑谬误,提升表达的逻辑性。全书内容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读者可以轻松入门,充分感受逻辑的神奇力量。
作者简介
友荣,师从哲学,崇尚逻辑,从事教学多年,知识积累丰富,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让逻辑学一改晦涩而变得通俗易懂,将有趣有用的逻辑学知识分享给读者。
目录
第一章 生活处处皆逻辑:逻辑到底是什么
01 思维有逻辑,观点才靠谱
02 逻辑不清,语言表达不明
03 逻辑学要探寻到事物的真相
04 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
05 语言是逻辑思维鲜活的外在载体
06 如何突破逻辑思维的局限
07 训练逻辑思维的着力点:概念、判断、论证
08 日常生活中,逻辑学无用武之地吗
第二章 提升你的逻辑思维方式: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01 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02 发散思维:答案不只一个
03 超前思维:根据现实推测未来
04 U型思维:欲进则退,曲径通幽
05 收敛思维:从蛛丝马迹中得到真相
06 组合思维:跨界组合新事物
07 类比思维:通过比较来创新
08 抽象思维:从现象看本质
09 侧向思维:多个角度看问题
10 追踪思维:追问精神的源头
11 系统思维:建立全局观
12 假设思维:先说观点再论证
13 归纳思维:从个别到普遍
14 求易思维:化繁为简有效率
第三章 读懂逻辑基本定律:判断逻辑是真是假
01 保证逻辑准确的同一律
02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陷阱”:混淆概念、偷换概念
03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陷阱”:偷梁换柱的诡辩
04 保证逻辑明确的排中律
05 谁违背了排中律:兔子伤风
06 排中律的推理:A或非A,必有一真
07 保证逻辑无冲突的矛盾律,
08 矛盾律在思维活动中的妙用:鳄鱼悖论
09 保证逻辑理性存在的充足理由律
第四章 总有一些“与众不同”:逻辑思维中另类的非逻辑思维
01 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中的“另类”
02 引起非逻辑思维的不可知论
03 以感觉和经验作为判断依据
04 极端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05 追求合群制约着思考
06 避免忽略现实而选择一厢情愿的幻想
07 出身决定论不合逻辑
08 小心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
09 排除理性也是一种本能
第五章 认识概念:组成逻辑思维的最小分子
01 概念:逻辑思维的最小分子
02 让思维有逻辑,确保概念是起点
03 如何明确概念:概括、定义、限制、划分
04 如何进行概念归类:苦恼的蝙蝠
05 用抽象思维进行概念加工
06 没有共同概念,就会鸡同鸭讲
07 逻辑与逻辑学是不同的概念
08 “抠字眼”就是抠概念
09 偷换概念:诡辩者的常用把戏
10 混淆概念:引人误会的“买一赠一”
11 词语歧义:你以为的并不是我表达的
第六章 认识命题:一门判断的艺术
01 我们阐述的观点,成为命题或假设
02 命题是一门判断的艺术
03 命题与语句的关系
04 立论严密是逻辑思维的生命
05 恰当运用命题,才有严谨的逻辑推理
06 直言命题一判断属性一是金子就会发光
07 假言命题—假设A成立一愚蠢的人看不见皇帝的新衣
08 选言命题一事关选择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09 隐含命题一深藏他意一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10 关系命题一判断关系一A和B是相等的
第七章 认识推理:由已知演绎未知的思维过程
01 逻辑推理必是有理有据
02 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正确推理
03 逻辑漏洞可以减少,但无法规避
04 模态逻辑:判断事物的可能或必然
05 省略推理:我以为你懂我的逻辑
06 事先确定已知前提,避免强加逻辑
07 直接推理:以一个前提为出发点
08 联言推理:总统的演讲
09 假言推理:酋长遇刺
10 二难推理:囚徒困境,进退两难
第八章 从特殊到一般:归纳逻辑帮助你有效整合
01 归纳逻辑: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
02 为什么善于归纳的火鸡难逃厄运
03 运用归纳逻辑去解决实际问题
04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05 巧用归纳逻辑预测走向,做到防患于未然
06 借助逻辑归类,有效整合复杂知识点
07 运用归纳逻辑创作故事,成为最会讲故事的人
第九章 求同存异:类比逻辑科学激发你的创造力
01 类比逻辑: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02 类比推理:助推人类科技发展史
03 类比推理:创新的源泉
04 忽视类比或然性,思维易卡壳
05 语言表达中的类比逻辑:委婉表达法
06 触类旁通是类比的内核
07 错误类比:想当然地强加关系
08 严谨的科学家也会错误类比
第十章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世界的普遍联系
01 因未必是因,果未必是果
02 别被单一的因果层次局限思路
03 连续发生的事件,也未必是因果关系
04 荒诞不经的因果关系:玛雅祭祀
05 奇迹或迷信如何迷惑思维
06 前提与结论的因果谬误
07 事物的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第十一章 高明的沟通者:骨子里都是逻辑大师
01 恰到好处的沟通,要符合逻辑语言原则,
02 观念明确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03 表达不能脱离语境
04 巧用妙言妙语打破僵局
05 聪明的作答,由逻辑而生的幽默
06 另辟蹊径,正话反说
07 逆向思维的妙用,广告中的创意反语
08 活用认知悖论,揭穿无
序言
渴望表达,却时常前言不搭后语;想要写作,
却总是内容经不起推敲;努力思考,又常常摸不清
脉络、找不到重点,只会人云亦云。或许,为了改
变这些困境,你需要提升的是逻辑思考力。
很多人听到“逻辑”一词,会习惯性地将其联
想为高深莫测的领域。实际上,逻辑学离每个人的
生活都不遥远,它体现在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沟通
方式和做事方式上。工作中短时间内将工作内容和
方法向上下级交待清楚是一种逻辑力,学习中将复
杂的知识点分门别类、系统整理是一种逻辑力,生
活中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甄别真伪也是一种逻
辑力。也许你尚未意识到,但不可否认的是,逻辑
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而逻辑思维是一种理性的
思维活动。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概念、
判断、推理、论证等方式来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
逻辑能力强会令人聪明智慧,但有些人看起来机灵
伶俐,却不等于逻辑能力强。现代教育往往忽视了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常常会出现说
话做事没逻辑、没方法,思考问题思路狭窄、脑袋
空空的窘况,与此同时,也很难发现他人的逻辑谬
误。比如,与人沟通时,明明感觉对方说的话不对
,却总是找不到具体哪里不对;在生活中遭遇“不
听就不爱父母”“我是为了你好”等强盗逻辑时,
总是无可奈何又无力反击。很多时候,局限发展的
恰恰是你的逻辑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你的生活
和工作的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逻辑思维强弱有先天的因素,但同样可以通过
后天的训练加以提升。本书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和逻辑学中的经典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
将这门深奥晦涩的逻辑学层层解析,解读逻辑的概
念、组成、规律、方式等基本原理,并针对如何打
破思维定势,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如何提升表达逻
辑性等问题进行了介绍,没有教科书式的刻板理论
,更贴近生活,也更具有实用性,让读者从认识逻
辑开始,打开逻辑世界的大门,进入逻辑学的有趣
世界。
导语
很多人听到“逻辑”一词,会习惯性地将其联想为高深莫测的领域。实际上,逻辑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友荣著的《每天读点逻辑学(实用版)》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逻辑学中的经典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将这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层层解析,解读逻辑的概念、组成、规律、方式等基本原理,并针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如何提升表达逻辑性等问题进行了介绍。没有教科书式的刻板理论,更贴近生活,也更具有实用性,让读者从认识逻辑开始,打开逻辑世界的大门,进入逻辑学的有趣世界。
精彩页
01 思维有逻辑,观点才靠谱
关键词提示:逻辑、思维、论证推理
那些古代先哲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过人的辩才,他们渊博的知识至今仍让不少人为之折服。然而,还有一些人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古时候的知识量远不能与现代社会相提并论。
我们恐怕也很难设立可靠的标准来判断二者孰是孰非。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就逻辑语言与认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且不论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逻辑思维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论证的过程中,如果一方能比另一方在逻辑思维上表现得更清晰、准确且严密,这一方所持有的观点就会成为主流。也就是说,在思想界的百家争鸣中,逻辑思维的水平高低已成为关键要素。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海量的知识与信息通过五花八门的渠道向人们涌来。然而,人们却没有比自己的先辈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或智慧来消化这些海量的信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于快餐式阅读。受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的影响,人们渐渐忽略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很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人们的思维一旦缺乏逻辑,就很难清晰地思考并解决问题。有的观点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也许看上去没有问题,但本质上都是错误的。事实上,每个人思维的逻辑性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也因此常常让身边的人啼笑皆非。2014年,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陈波教授就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并指出,那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的人经常会出现如下几种表现:
第一,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一般来说,我们掌握了越充分的信息,就越能准确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然而,即使处于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也只能接触到人类目前已经掌握的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在知识浩瀚的海洋里不过是“沧海一粟”。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根据所掌握的非常有限的知识或信息来认识并判断失误。因此,人们也就陷入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
有一年12月,四国赛在广西举行。解说员来自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他坐在直播间里,只见原本应该绿茵茵的足球场上一片枯黄。把镜头拉近一些,只见球场上的草皮都被冻死了。解说员觉得很奇怪: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国内有一处足球训练基地设在云南昆明,往年冬天,他曾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同样是亚热带,为何昆明就四季如春?于是,解说员由此推测,广西与云南纬度基本一致,冬天里草皮不可能被冻死。事实上,解说员就进入了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此前,他从未在广西经历过冬天,而是根据与广西纬度近似的云南的情况来对广西冬天的气候条件进行推测。然而,广西与云南虽然毗邻,但两省的气候环境却有很大差异。
第二,对概念的掌握模糊不清。读书的时候,总是有数不清的公式、法则、定理等需要我们背下来。在逻辑学中,它们被统称为概念。试想一下,如果不能清晰地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又如何正确地利用它们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呢?可以说,“概念”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基石。我们只有先明确掌握了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条理清晰的逻辑推理,从而准确做出判断。
比如说,三个朋友聚在一起,开始谈论“牛”。A说,他曾在动物园里见过一只头上只有一根角的牛;B说,他曾见过一只体重不足5克的牛;C认为两个人的说法都与现实不符。怎料,A解释道:“我在动物园里见到的是一头犀牛!”B也解释说:“我见到的是一只蜗牛呀!”
就生物学层面而言,牛、犀牛、蜗牛属于三种不同的物种;就语言学层面而言,这三种动物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名字里都有“牛”字。在交流过程中,三人并没有明确“牛”的定义,逻辑上的冲突也由此引发。
第三,不符合逻辑的推理。小说《福尔摩斯》和漫画《名侦探柯南》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无论是福尔摩斯还是柯南,他们身上最引人注意的一项能力就是逻辑推理能力,他们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在很多人看来,在逻辑推理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天赋就意味着拥有一颗聪明过人的大脑。然而,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不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闹了不少笑话。“成见效应”又被人们生动地称为“光环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也就是说,当某个人被我们视为“好人”的时候,“好人”所特有的光环也会随之将他笼罩,人们总是会试图从好的方面来解读他的各种言行举止。与之相反,“坏人”的光环也如阴云一般笼罩在那些被视为“坏人”的人身上,人们也会从各种不好的角度来解读他的各种言行。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