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阅尽伤感的繁华在南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桂林//孙再平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不死的南京

南京,似应解释为“南方的京城”。

中国古代四大京畿要地分别为东京洛阳、西京长安、北京燕京、南京金陵,这四座城并称“四大古都”。除此之外,尚有“八大古都”一说,没能跻身前十位的其他都城也有不少。纵观这些曾经的“皇城”,北方的古都大多旷达、庄严,但少见暖阳的寒风里也带来了阴冷、暮气;南方的都城一般多为娟秀、灵透,却流露出些许绵软、暧昧。唯独南京是个例外,南北兼而有之,可能是其地理位置居中使然。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这样评价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亦有人在比较了洛阳、长安、燕京、金陵四大古都后,称:“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就连秦始皇也因嫉恨南京的王者之气,强将金陵改为“秣陵”,要把这里变成养马的地方,结果适得其反,让世人对南京刮目相看。

梦一般的南京,两千多年的历史,化石一样的年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这个舞台上川流不息的重要角色。缱绻女儿红,威武王者风,柔情豪情都如长江秦淮流水,在这里尽情铺陈。六朝古都,水陆通衢,注定了南京从不缺乏官宦、文人和美女,而这几类人一旦缠绵到一起,故事就变成了甜得发腻的酒酿,时间越久,发酵越快。因此,对这座城市,有人给出的广告语是这样一句话:桨声灯影秦淮梦,虎踞龙蟠帝王州。

这就是历史上的南京。里头是宫城,梦江山永固;外头是京城,唱风月无垠。紫金山的色调偏冷,而夫子庙夜半的风都是暖的、香的。

南京有很多别名:金陵、江宁、建康、建邺、石头城……数一数,大约有十来个。每一个别称都是一方历史切片,都是一次洪峰大潮。您可以发现,大概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南京这样,将几千年的参天大树按家谱辈分长幼有序排列,每一个年轮都对应着古往今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道行深邃的高僧,对佛身上的每一沟、每一壑,都可以说出刀雕斧琢的禅悟。

和佛一样,南京绝不是每日里香烟缭绕,鼓乐声声。南京所遭受的劫难,仅历史上记载的大毁城就有六次。无论东晋兵变,还是侯景叛乱;无论隋朝灭陈,还是金兵烧城;包括天京沦陷,尤其是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金陵古城每次都是一片火海,尸横遍地。可是,一次次屠城,一次次重建,一次次杀戮,一次次新生,南京像是一只涅槃的凤凰,浴火重生,九死还魂。

改朝换代于南京来说意味着生灵涂炭。唯有那次重阳登高,远远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南京市民终于明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那首著名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南京人为此很是骄傲。有谁可以把一座城池的收复写得如此高古博雅,大气磅礴,以至于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早就不在总统府上班的蒋介石好像说过,自己写诗也比不过毛润之。那首诗让他彻底没了脾气,节节败退,最后跑到台湾去了。

1949年的南京,留给老百姓的,是百废待兴;留给蒋介石的,则是不堪回首。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未有最悲惨之一年,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他一定没有想过,他走了,梅花山的红梅开得更艳。

那一年,中山陵的梧桐又悄悄增加了一圈年轮。

半个世纪之后,南京以六朝古都及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身份,迎来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召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其间,很多老华商去了总统府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看到总统府办公桌上那份台历还翻在“1949年4月2 3日”,大家不禁会心一笑;看到大屠杀纪念馆的累累白骨,他们流下了悲愤的眼泪。

又过了若干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南京大学。他在邀请南大校友访台时,说了句很煽情、人情味也很浓的话:“一个老学长在台湾痴痴地等着你们。”我想,那一刻,很多曾经拿枪的手,颤抖着拭去了眼角的泪珠。

南京大屠杀66周年纪念日之际,旅日华侨捐资铸建的重达6.6吨的青铜大钟在南京落成,名为“和平大钟”。

佛日,大悲而后大能、开悟,即为佛。

南京,不死的南京。  P13-14

后记

一本书,从标题到内容都要具有新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游记写成散文,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因为这个原则,使得一些内容数易其稿,好歹算是完成了出版社交给我们的任务,也不枉编辑老师的一番苦心。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本书的责任编辑、广东旅游出版社的张晶晶老师是在看了我们的博客之后,去后台留言找到我们的,我们至今仍然是撞破头也不认识——压根没见过面,仅在QQ上聊过几次,发过几个短信而已。出版社审定书稿体例目录和样章后,经过将近一年的撰稿和拍摄,才有了这本书——《不死的南京》。

南京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省会城市之一。以南京为圆心,向周边200公里左右辐射的著名旅游城市和景区有苏州、杭州、扬州、周庄、西塘、宏村等,完全可以做到“别样风景一日还”:在古都沉思过后,再去“天堂”和水乡转转,最后仍从南京任选飞机、高铁、动车、大巴打道回府,快捷经济,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旅游方式。

南京景区大多深沉,这比单纯观赏自然景观的收获可能要大出许多,尤其对中小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寓教于旅游之中,在不经意间,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人文掌故,就这样备份在记忆的u盘上,再难以抹去。因为密度太大,也许,与南京有关的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人物、某一篇文章、某一起事件,没准就会出现在中考、高考的语文、政治或者历史的试卷上。只要青春飞扬的你来过,那一刻一定是会心一笑,胸有成竹。

作为一座著名的六朝古都,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南京可圈可点的内容很多,而我们因视野和水平所限,挂一漏万、甚至本末倒置的事难免发生,如有荒谬之处,敬请拍砖。在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晶晶和出版社编审老师的指正,并就相关数据参阅了部分网络资料,在此一并谢过。

桂林 孙再平

目录

序:吆喝——也算是序

 金陵怀古,从城墙开始——

 不死的南京

 南京白局、南京白话与南京大萝卜

01城·迹

 古都记忆

已无来燕的乌衣巷

鸡鸣寺,南朝遗梦烟雨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南唐二陵前的沉思

古城墙,巍然的历史记忆

明孝陵,一代枭雄的最后归宿

史海钩沉天王府

天雨赐花第一台

借一弯冷月只为守灵

 民国烟云

风云际会中山陵

悲壮的灵谷——寻访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总统府,萧瑟秋风今又是

美龄宫,紫金山的碧玉簪

汪精卫夜召“美人肝”

民国建筑,往事里的粉色蔷薇

南大东大,同根雕琢的两尊佛

 影像回放

南京长江大桥,蹉跎岁月老照片

紫金山天文台——南京的标志性名片

云卷风帆——郑和与南京

静海寺——近代中国永远的痛

梅园新村的春天

从下关到浦口,那个背影的车站

02城·品

 山水形胜

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欢歌

玄武湖,南京人的山水大客厅

梅花山,春来何处寻芳踪

清凉山,硝烟不再石头城

莫愁湖,贤妻良母的老唱片

护城河,聆听城市的心音

 书香琴韵

江南贡院今安在

朝天宫,书香袅袅昆曲悠悠

先锋书店,油墨香里的脉脉温情

悠然岁月陶风楼——最早的公共图书

求雨山,笔端烟云任平生

幕府山,窑上村里的新锐生活

 建筑音符

落地成真的空中楼阁——阅江楼

雅趣寻幽的“金陵第一园”——瞻园

金陵饭店,曾经的王者地标

甘熙故居——半是谦虚半得意

繁华落幕颐和路

 名流情怀

秦淮八艳——不能承受的气节之重

梦里红楼,往事并不如烟

随性随园——像袁枚那样生活

“古董铺子”龙蟠里

朱自清眼里的南京城

张爱玲。石婆婆巷里的今生今世

白先勇的故都遗梦

张恨水笔下的烟水气

03城·风

 街区履痕

城南,我的老祖母……

高淳老街的水汽

上海路,散逸着咖啡的温和与浪漫

1865,金陵制造局远去的枪声

1912,旧民国的新生代

新街口,独占鳌头CBD

珠江路,你有多大内存

 美食寻踪

夫子庙,金陵美食总汇

鸭都,南京的“口头嘉奖”

狮子桥,登堂入室为美食

盱眙十三香,龙虾的辉煌

“活珠子”,另类饕餮的最爱

大排档,鸭血粉丝汤的诱惑

 金陵风物

云锦,九五之尊的奢华

雨花石,你是谁的眼泪

秦淮灯会,最是浓情惹人醉

法国梧桐,南京人心头的那个结

辟邪,南京的象征

后记

序言

吆喝——也算是序

本书作者老生和林仙儿让我来写序。我深知,写序是名人专权,而我不是,况且我这一阶段还真的没多少时间,但架不住他们再三磨叽,最终还是答应了。当然,也感谢他们的信任。

没动笔之前,我很替作者担心:现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很多著名作家的书都可怜兮兮地躺在书店的架上,蓬头垢面厚厚的一层灰尘,鲜有读者问津,有的即便搞什么签名售书好像也不行,估计发行量也不会很大,也不知这本书的市场情况会如何?好在不是时下流行的自费出书,起码不会像那位“白云”的《月子》一样,白送之后厕所里还堆着一大摞。出版社看上作者作品的市场潜力,想必一定是他们的慧眼所在。

为了这篇序,我花费了不少时间,查阅网络资料,寻找各类版本,渐渐对此书有了点底。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作者能把南京写成这样,我真的很钦佩他们。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突破了很多旅游类图书和游记平铺直叙的模式,完全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散文集,文学性是作者坚持的一个原则。再加上图文并茂,仅此一点,相信会受到读者、特别是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的旅行者的青睐。

南京是一个很难写的城市,就像这座著名的六朝古都,旅游市场却始终不温不火一样。南京既不同于北京上海,又不同于新疆西藏,和东北陕北难有一拼,更不要说海南云南了。中国太大,大国纬度的落差,反而制造出景点的多样性,给人们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观赏对比,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南京处于中间位置,显得有些中庸,很多游人将交通便捷的南京作为一个旅行节点,在这里打个尖,然后便直奔东南西北而去。南京,成了旅游市场里的一顿简餐,尽管口感不错。

南京之胜,在于它的人文景观。它完全有异于丽江、三亚和九寨沟,没有艳丽的服饰,没有迷幻的外景。紫金山,是它的峨冠;秦淮河,是它的博带。可当走近它,你才会发现,南京竞和大宅子里的老爷爷一样慈眉善目,满腹经纶,琴棋诗画的功力更是了得。

其实,我对南京的了解非常有限,只不过比起外地人来,要稍微多一些罢了。从南京长江大桥,到新街口的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再到夫子庙、秦淮河、梅花山;从很小就喜爱的盐水鸭到鸭血粉丝汤,再到朱元璋、洪秀全、总统府,很多清晰和模糊的记忆,渐渐随着时光印在了我的字典里。

但是这些“南京”,都不是我所了解的南京。我眼中的南京,不仅仅只是星星点点的遗址,更多的是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紧密而完美融合的都市。这里有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新街口,也有1800多年历史的石头城。每逢中秋元宵之类的重大节日,新街口大搞促销活动的同时,夫子庙也正在大开美食盛宴。如此融洽的气氛,俨然己成为几代人记忆的一部分。

诚然,记忆一次又一次随着历史的兴衰更替而不断变化。南京就像一件珍藏传世的银器,精心打磨濯洗去历史的尘埃,如此往复数次,早己千年,拿来示人却依然光亮如初、生机勃勃,仿佛早己领受了某种使命。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后,如武林高手一样淡然于世,纵是再大的风雨,也无可奈何。

序,大多是给作品和作者溢美,实际上也是帮着吆喝,作为作者的儿子,我更是不能免俗,只不过说得更直白罢了。平心而论,这本书写得的确不错,非常适合在车上、床上以及马桶上慢慢看。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您如果看完这本书,一定会说“这小子说得没错”。

今年恰逢我参加中考,所以时间于我来说,的确是十分够呛。给他们写序,完全是看在作者是我父母的面子上,也难得他们大胆创新,把这个本该由名人承担的重任交给我这个黄毛小儿。乍一接到写序的任务时,并无诚惶诚恐的胆怯,反倒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几分庄严和舍我其谁的得意,因为我就是他们的作品。暑假时,我的学业将要画上一个分号,那时手上捧着这本由老爸老妈合著的《不死的南京》,坐在窗前悠闲地读着,定别有一番滋味。

内容推荐

由桂林、孙再平著的《阅尽伤感的繁华在南京》讲述的是:六朝古都,水陆通衢,两千多年的历史,化石一样的年龄,注定了南京从不缺乏官宦、文人和美女。

这几类人缠绵在一起,故事就变成了甜得发腻的酒酿,在这里尽情铺陈。

然而,她所遭受的劫难,仅历史上记载的大毁城就有六次。

历经磨难、阅尽繁华,成就了这座全中国最伤感的城市。

编辑推荐

由桂林、孙再平著的《阅尽伤感的繁华在南京》是一本全景式书写南京走心的图文笔记。

城市笔记——

已无来燕的乌衣巷

鸡呜寺,南朝遗梦烟雨中

民国建筑,往事里的粉色蔷薇

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欢歌

繁华落幕颐和路

随性随园一像袁枚那样生活

“古董铺子”龙蟠里

朱自清眼里的南京城

张爱玲,石婆婆巷里的今生今世

白先勇的故都遗梦

张恨水笔下的烟水气

1865,金陵制造局远去的枪声

夫子庙,金陵美食总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