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落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艾弥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冯艾弥著的《海上落雨》讲述:东汉末年中原之乱,在朝廷世代任官的方族,为避祸乱,有一支氏族自愿来到浙东古镇生存,子孙绵延。民国初期,方宅老太爷去世,四个儿子决意去上海发展。老大方宜元经商、老二方宜富从政、老三方宜鸣投身新闻界、老四方宜生从医。不久,上海经历中日一次事变、参展芝加哥博览会、淞沪战争、中国军队撤退、难民逃往租界、租界畸形繁荣及太平洋战争,这个家庭四兄弟,穿行在上海错综复杂的地区和诡谲多变的政治波涛中。抗战胜利后,全家团聚在上海,最终迎来了上海解放。
作者简介
冯艾弥,女,出生上海,日文科技笔译,主要写有:中篇小说《梅依之死》、散文《新式里弄老宅旧事》、动漫剧本《蓝色星球大战传奇》、音乐剧脚本《百乐门之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浙东古镇
第二章 初到上海
第三章 素描写生课
第四章 外滩风景
第五章 宁波饭店
第六章 医科大学解剖课
第七章 新闻风波
第八章 辛茉莉
第九章 申报馆
第十章 罪恶烈焰
第十一章 男友失踪
第十二章 四零零零零电话
第十三章 一次事变结局
第十四章 卢丽虹
第十五章 追梦大都会
第十六章 相亲
第十七章 宜生离沪
第十八章 东京研读
第十九章 转学千叶
第二十章 话剧演出
第二十一章 宜生回沪
第二十二章 淞沪战争临近
第二十三章 学生初上战场
第二十四章 红十字会救护医院
第二十五章 南市难民
第二十六章 转移伤兵
第二十七章 子珉失踪
第二十八章 大后方
第二十九章 孤岛
第三十章 租界里的热闹
第三十一章 宜富的烦恼
第三十二章 姆妈生病
第三十三章 宜生回沪
第三十四章 子伯
第三十五章 游船宴会
第三十六章 设立诊所
第三十七章 蜕变
第三十八章 洁尔精川菜馆
第三十九章 太平洋战争
第四十章 研制抗毒龙
第四十一章 地火在潜行
第四十二章 奇怪的病人
第四十三章 抗战胜利
尾声
后记
序言
寰宇间,银河的光芒,要积聚亿万年的光和能量
,始能璀璨。一座城市的诞生,有如一颗星辰的出现
,历经漫长的阳光雨露,风雷激荡,最终成就其伟大

作家是时代的脉搏,记录城乡变化的印痕,抒写
人类的信仰与希望。长篇小说《海上落雨》的作者是
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穿行在这座城市里,寻
觅千万上海人前辈的足迹,摸索着海派文化的血脉,
冀以呈现申城的一方前世。
民国的上海,开埠日久,西风东渐,经济昌盛,
五方杂居。有外国的开拓者、冒险家、流浪者、间谍
……更多的是中国各地的精英和平民汇聚于此。各界
精英成为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有技能有使命有
担当:或是热忱传播新思想,或是吸吮新知识新技术
,肩并使命与生命前行。
来自浙东方氏家族的四兄弟,迎接时代新旧思潮
的碰撞,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穿行于复杂诡谲的历
史波涛。忙碌的世界,熙攘的人群,追逐着名,追逐
着利……但无论何时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追求善,追求
美,他们和她们如沙漠中的绿洲,旷野上的树木,使
历史在辛劳的重负下,有调剂,有鼓励与安慰。这样
一群人眷恋上海,护卫上海,留守上海,为这所城市
奉献自己的青春、生命和热血。
百年前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相信您也是其中的
一位。那么,亲爱的读者,请您好好读读作者写的这
部长篇小说,不要纠结于过去的争执和缠斗,也不要
计较作者用的是什么色调何种笔墨。透过这部小说叙
述的时代,您将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成长,混乱中的
秩序,矛盾中的和谐,战争中的死亡,灾难中的血泪
,狭缝中的智慧,和存活后的欣喜。
宇宙浩瀚,银河波淼,星球旋转。生命在泥土中
酝酿,树木在年轮里成长,社会在岁月中发展。历尽
劫波,人类的理智、科技的进步、民主的精神,植根
上海这座城。花开烂漫,尽态极妍,缦立远而望,幸
甚。
张丹菁
2018年7月
导语
长篇小说《海上落雨》的作者冯艾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穿行在这座城市里,寻觅千万上海人前辈的足迹,摸索着海派文化的血脉,冀以呈现申城的一方前世。
民国的上海,开埠日久,西风东渐,经济昌盛,五方杂居。有外国的开拓者、冒险家、流浪者、间谍……更多的是中国各地的精英和平民汇聚于此。各界精英成为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有技能有使命有担当:或是热忱传播新思想,或是吸吮新知识新技术,肩并使命与生命前行。
来自浙东方氏家族的四兄弟,迎接时代新旧思潮的碰撞,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穿行于复杂诡谲的历史波涛。忙碌的世界,熙攘的人群,追逐着名,追逐着利……但无论何时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追求善,追求美,他们和她们如沙漠中的绿洲,旷野上的树木,使历史在辛劳的重负下,有调剂,有鼓励与安慰。这样一群人眷恋上海,护卫上海,留守上海,为这所城市奉献自己的青春、生命和热血。
后记
本小说所述的上海现代史进程背景及相关人物,
依据部分史实,但具体撰述的故事情节、人物、名称
等,原则上均为本人的构思与创作,请勿对号入座。
关于上海的风俗习惯,有些根据作品的角度,予以相
关调度和调整,请读者谅解。
除此以外,小说撰稿之时,承蒙参酌上海图书馆
留存的下述资料:杨嘉佑著的《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王静著的《留住慈城》等,刘椿著的《一·二八抗
战中的史量才与上海地方维持会》、中国文史出版编
委会主编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亲历记》、林吟编著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队总队纪实》、周武主编的
《二战中的上海》、范祖德编著的《“敌后”交大与
“后方”交大的故事》、高纲博文主编的《二战时期
的上海》、徐訏著的《徐訏文集》、徐迟著的《凄怆
的南市》以及钱乃荣主编的《1930年代的上海话》,
并选用上海档案馆珍藏的老上海图片以及张丹菁摄影
的图片,在此谨对各方大作表示无限的敬佩和谢意。
本书从文稿至成书过程中,得到王牧之、钱方针、张
呈瑞、吴瑞宁、冯季衡、何智明、陆燕、冯世华等的
支持帮助,在此致以由衷谢意。
最后,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先生们的热
忱扶助,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冯艾弥
2018年6月16日
精彩页
一九四六年五月。
这里是上海西区。白天的喧哗已经歇息,傍晚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方宜生携着太太跳下电车,走在原先霞飞路宽阔的林荫大道上,街树仍然是树冠茂密的梧桐树。
方宜生已经三十三岁。他面目清秀,细高的个子,身姿挺拔。他是自己开私人诊所的上海医生。他今天一身淡灰色西装,领口松开,没有系领带,袖口露出洁白的卡夫,长长的手指非常引人注目。他们今天要去照相馆预约全家福拍照。
他的太太郭凤仙小他两岁。她鹅蛋脸,柳眉杏眼,中等个子,化着淡妆,烫着精致卷翘的中长发,一身湖蓝碎花长旗袍,外套咖啡色乔其纱镂空背心,足蹬斜向交攀白条高跟鞋,显得清丽素雅。新换的路牌让她感觉很陌生。
“这条路现在又改名了,我还真不习惯。”她说。
“嗯,改过三次了,最早叫宝昌路,后来是霞飞路,两年前改叫泰山路,现在又改成林森中路。许多人都不习惯,你不大出门,更不习惯了。”
“不管他如何改,只要这条路还在,我们还是可以来逛逛的。”
“嗯,许多商店还在,饭店也在,还是可以自己小乐胃。现在先去照相馆,太晚,照相馆要打烊的。”
“好的,办事要紧,吃饭不急。”
他们穿过马路,走过转角处的国泰电影院,来到僻静的迈尔西爱路,现在已更名为茂名南路。不远处就是乔治照相馆。这家照相馆门面宽大,玻璃橱窗里摆放着各式绅士淑媛和明星的照片。宜生推开边侧的玻璃门,走到柜台前。柜台后面的灯光微暗,职员顾先生正在柜台上为顾客服务。
“欢迎光临!请问先生,您需要什么服务?”那声音很稳重,让人感到和蔼可亲。
“多年前,我们曾经在这里拍照,觉得你们技术很好,想麻烦你们再给我们拍照。”宜生说。
“噢……”顾先生抬起头,盯着宜生和凤仙打量,旋即笑着点了点头,“我记得你们在这里拍过结婚照。”
“是啊,六年前,乔治先生亲自为我们拍照。”宜生说,“我们今天不拍照,想预约一下,下个礼拜天请摄影师去家里拍摄。”
“那是我们的荣幸。今天老板不在,请旁边坐,摄影师等一会儿就会出来。”顾先生很客气。他的老板就是方宜生说的白俄摄影艺术家乔治先生。
“您忙吧,我们自己看看。”
宜生开始浏览贴在壁上的照片。从许多陌生的人脸中,宜生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侧影那么靓丽,那么亲切。他凝视着这张照片——那飘逸的白纱长裙,踮起的足尖,云一样的舞姿,看来像是天上的女神,但并非令人目眩的艳丽,又恍然似曾相识,矜持中有淡淡的忧伤。
“这不是你朋友给我们看过的一张剧照——芭蕾舞剧‘吉赛尔’么?”凤仙在轻轻叫着。
“啊呀!这不是伊莲娜么?她……”
“嗯,罗宋女人……俄罗斯舞蹈家,她也在这里拍过照。”顾先生已经走到他们身边。
宜生继续浏览照片,他的眼光停留在一幅美女半身照前。她笑意盈盈地对着人,细俏浓明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狭长而多姿,鼻子玲珑有致,胭脂增添了脸部的妩媚。
“她是谁?”凤仙的目光也被吸引了。她向来不关心上海文化娱乐,也不大看电影。
“辛茉莉小姐,她……她已经不在人世了……”顾先生的语调很伤感。
“……”
“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摄影师终于完成了工作,从紫红色幕帘里走出来。
宜生与凤仙发现,摄影师竟然是以前为他们拍照的葛师傅,他一身黑色西装,系着灰红相间领带,头发朝后梳得服服帖帖,两边鬓脚夹杂白发,但还是那样的文质彬彬。
“葛师傅您好!您为我们拍过照——还记得我么?”凤仙亲切地说。
“哪能不记得?!郭小姐你还是那样漂亮,我到过你家,还为你家老太太拍过照……大约有九年辰光了。”葛师傅露出开心的微笑,眼角漾起鱼尾纹。“现在我在此地工作。”
“哪能这么巧呢?”凤仙捂着嘴笑了,“这是我的先生——方医生。”
“我们见过一次面。”宜生欠身致礼,与摄影师握手。
“葛师傅,客人希望下个礼拜天给他们拍全家福。”顾先生说。
“好的,没有问题。外面拍照,夏天光线是下午五点钟最好——这样好么,下个礼拜天,我下午四点半到。”葛师傅笑吟吟地说。
“那么就这样定了,地点是梵皇渡路静园……”
“噢,就是极司菲尔路静园啊?”
“谢谢葛师傅,你对这一带很熟悉喔……”
“我也住在这一带的,哪能会不熟悉?!”
“葛师傅,请教您一个问题——那张照片也是您拍的吧?”宜生指着墙壁上那张芭蕾舞照片。
“嗯,那是三年前乔治先生带着我,为她在兰心剧场拍的剧照。你认识她?”
“不能说是一个熟人,我与她见面不多,但印象还有一点。”
“是啊,我们这个地区法国人、罗宋人不少,以前他们都叫这里法国区。”葛师傅感叹。
大家都颇有同感。虽然现在租界已被当局收回,但世界政治风云际会,欧美及俄罗斯的艺术文化已在上海滩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