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积极组织行为学(POB)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Luthans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和管理。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可以被测量、开发和进行有效管理的,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概念。积极组织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工作与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对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也起到重要作用。 余璇、田喜洲著的《积极组织行为学--探索个体优势的科学与实践》首先对积极组织行为的产生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分别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介绍积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接着探讨了POB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积极组织行为的研究提出了部分建议。 目录 第1篇 从积极视角审视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影响 第2章 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及概念 第2篇 组织中的个体优势 第3章 组织中的个体优势 第3篇 积极心理和行为 第4章 个体层面心理和行为 第5章 领导层面心理和行为 第6章 团队层面心理和行为 第4篇 理解和改变工作中人的行为 第7章 工作领域的呼唤 第8章 工作价值取向 第9章 工作身份转变 第10章 基于个体优势的工作重塑 第11章 工作场所个体同情 第5篇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组织特质 第12章 组织健康 第13章 组织公正 第6篇 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管理实践 第14章 欣赏式探询 第15章 积极工作应激 第16章 工作场所正念 结语 从积极视角展望组织行为学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