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杨树下--杨明生杂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明生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老杨树下——杨明生文集》收录的主要是从2007年《霍邱教育博客网》建立以来,杨明生所撰写的700多篇180万字博客文章中精心挑选的159篇经典博文。其中,心语杂感类文章39篇,最为代表性的是《向焦裕禄学什么》、《再谈个人文明》等文章,很具有时势性,文笔流畅,观点新颖,值得一读。特别是为呼应中央八项规定而撰写《反腐,真的不该反掉一切》、《莫让接待新规变了样》、《不妨来个定餐制》、《廉政应从“忌”嘴开始》等文章,文笔犀利,问题针对性强,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很有建设性。教育言论类文章24篇中,《谁让劳动蒙怨》、《教人为善》等文章,观点新、角度新、内容新,既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又非常有实践意义,启发性强,耐人寻味。学校管理类文章41篇,占据了本书的很大篇幅,集中反映了杨明生长达18年高中校长的管理实践经验、育人观念等,尤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与观点,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德育实践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教育科研类与教学改革类文章各23篇,既有作为化学教师的化学教学体会与感悟,又有作为学校管理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体会,对各级各类教师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虽然科普教育类文章很少,仅有9篇,但关注百姓关切,与百姓生活健康生活关系密切,没有乏味的说教,对普及科学知识、安全健康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杨明生,1984年安徽师范大学毕业,霍邱一中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化学会第29届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届江淮好校长,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家教名师,六安市先进工作者,曾获“中国化学会首届基础教育奖”等奖项。
1995年开始从事学校管理工作,长期战斗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一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较高的科研水平。多次参与安徽省高中生学业水平测试及中考化学命题工作,多次被聘为安徽省和六安市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被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多次为安徽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先后有近600篇教育教学及教研论文在CN类期刊上发表,其中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教育言论篇
谁让劳动蒙冤
小议教育考察
教人为善
我们要为王万森教授点一万个赞
要让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需求
把高中课程分为主科与副科,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有感于“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常动笔写写
也谈成功与失败
从学生拿笔姿势看习惯培养的迫切性
家长,请留意你的孩子
家长应该担负起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任
学会阅读,受益终身
我的家庭教育观
如何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
论文,不再一发了之
师德师风建设须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开始
浅谈新形势下和谐校园建设
职高不应成为“差生”无奈的选择
实验班,是管理创新,还是被逼无奈
郸城取经,切不可邯郸学步
什么是校园正能量
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补充
学校管理篇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问题
对路子,也就有法子
班主任工作要有新行动
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班主任的生存状态
班主任理念要有新变化
对班主任工作的新理解
做实“五个一”,提升班级管理诊断效果
班级管理要从源头抓起
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的理性思考
从职评材料看学校管理
关于临界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从学科诊断到班级管理诊断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抓住关键,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失分因素
突破“三关”,做到“六防”,努力实现高考备考阶段后期管理精细化
也谈“最后一千米”的问题
高考备考阶段后期管理的十个关键词
高考经典语录解读
关于备课规范的问题
关于教师听课与评课的问题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规范问题
坚持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教学管理贵在坚持
学校后勤管理“十要”
拉练,让学生接受挑战
老杨的德育观
略论行为的三种属性
浅谈校园的显性文化建设
强力推行“6+1”睡眠模式
确立“八无”目标,建设美好校园
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
让坚持成为品质,探索永无止境
文明礼仪五句赠言
品德教育歌
新“三好学生”歌
新编拍手歌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必见成效
小议午预自习的设立
也谈强化考试功能
教育科研篇
起始年级教学,应遵循入境易缓的原则
备课,应该备什么
比较,把思维引向深刻
关于语文学习的思考
大兴推门听课之风
方言,也是教学资源
用数字谈高考备考
做实高考二轮复习,努力体现“六个精心”
提高二轮复习效率,努力做到“六要”
浅谈高考后期复习的效率问题
也谈二轮复习“回归课本”问题
课题开题须论证
两个人交换思想,则是两种思想
从餐桌到课堂
让知识有滋有味
推门听课之发现一:研究不够
推门听课之发现二:效率不高
推门听课之发现三:过分依赖
在有效教学行动研究中探索
线索问题是备课的首要问题——以一节公开课为例
学生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有效教学,说爱你真不容易
在教中学才能有效——《有效教学》读后感
教学改革篇
我真正理解了高中新课程
鱼牛的启示
再教新收获
走进新教育
再说新教育
新课程新在哪里
经验也可以建构知识
教学反思后的反思
课程改革,到底改了什么
课堂教学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
教学反馈做到“四快”,向教学常规要效率
遵守教学常规要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回归教与学本位,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让每节课都精彩
感受新课程
从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想到的
把握课堂教学的先与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谈语文教学改革
有感于安徽省高三微课资源审查
浅谈选修三“分子的立体构型”的教学
心语杂感篇
责任与担当
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什么
党员干部也需要讲点幽默
再谈个人文明
平常心态,莫闯绿灯
也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也谈心态教育问题
双休日、节假日,我们的孩子去哪里
环校皆生也
“闲事”也得管
关爱与资本
不法商贩,请你离孩子远点
也谈生育“二孩”
天职
再谈为了谁
也谈文明停车
戏里戏外的古天乐
刹歪风,堵邪气,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只为多看你一眼
视角误差引发的尴尬
人民利益应高于一切
大家都来写教育博客
不妨来个会议订餐制
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民生问题
莫让“公干”披上了“私为”的外衣
创文明城市,先做文明市民
依法评议,全面促进工作
序言
在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下,《老杨树下——杨明
生杂文集》即将出版,万事俱备,只欠写序了。按照
惯例,我得找一个知名人士为这本书撰写个序,以提
高这本书的影响力。后来出版社的编辑们说,你自己
就是名人,又那么能写,不如来个自序更合适。想一
想也是,写序还得麻烦人家,即便是别人愿意为这本
书写序,还得千恩万谢人家;如果别人不愿意写或没
有时间写,你还得帮人家代写,这样的话,也就不如
自序方便了。确定了自己写序,就得谋划写什么内容
了。既然是《老杨树下——杨明生杂文集》,那就以
这本书的内容为主题来写吧。
《老杨树下——杨明生杂文集》收录的主要是从
2007年“霍邱教育博客网”建立以来,本人所撰写的
700多篇180万字博客文章中精心挑选的135篇经典博
文。其中,教育言论类文章23篇中,《谁让劳动蒙冤
》《教人为善》等文章,观点新、角度新、内容新,
既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又有实践意义,启发性强,耐
人寻味。学校管理类文章40篇,集中反映了我长达18
年担任高中校长的管理经验、育人观念等,尤其是对
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与观
点,对各个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德育实践都有非
常高的参考价值。教育科研类文章23篇,教学改革类
文章21篇,既有作为教师的化学教学体会与感悟,又
有作为学校管理者长期的教学实践体会,对各级各类
教师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心语杂感类文章28篇,最
有代表性的是《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什么》《再谈个人
文明》等文章,具有时代性,文笔流畅,观点新颖,
值得一读。特别是为响应中央八项规定而撰写的《不
妨来个会议订餐制》等文章,文笔犀利,针对性强。
之所以要做出版文集这件事,说来话长。很早以
前,在霍邱二中担任校长期间,就有一种想法,准备
把从教30多年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和管理经验集结,
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版,甚至设想,丛书作为共享的
教育资源免费捐赠给学校,以学校的名义出版,并作
为学校交流往来的礼品,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教职工
阅读的书籍。当初设想出版的丛书主要包括《教坛论
道——杨明生论文集》《“校”话精粹——杨明生讲
话集》《博海拾趣——杨明生博文集》《高中生活,
从这里起步》《名师是怎么炼成的》等,其中作为高
中生入学教育读本的《高中生活,从这里起步》已经
出版发行;反映我个人成长历程的《名师是怎么炼成
的》一书,已经更名为《家乡教育的守望者》,即将
出版。《博海拾趣——杨明生博文集》经过反复酝酿
才正式确定为《老杨树下——杨明生杂文集》。之所
以选择这个书名也是有一番考虑的。由于此书所收录
的文章全部出自我在“霍邱教育博客网”上发表的原
创博文,而我在“霍邱教育博客网”上的注册网名就
是“老杨树下”,这个书名一经确定,大家都说好。
有人说,我写文章就像老母鸡下蛋一样,一会儿
一篇,一会儿一篇。这样类似的说法还有一些。从一
年能在CN刊物上发表52篇文章,相当于一周一篇文章
,到现在每月不少于5篇博文,确实让人感觉到我写
文章思路快,质量高,成篇易。其实,这绝不像母鸡
生蛋那样简单,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也是憋得满脸
通红,好久写不出几行字来。巧得很,就在我开始起
笔写序的时候,我的一位至少20年没有联系的初中同
学到访,当他看到我电脑桌面上的文章时,冷不丁冒
出一句感叹:“你上初中的时候就会写,一直写到今
天,真的不容易!”就在我还发愣的时候,他说起了
我都几乎忘却的事。那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家里面根
本没有可以阅读的书籍,放学之余,除了偶尔翻一翻
从别人那借来的小人书之外,唯一能够持续阅读并能
激发我读书兴趣的就是《毛泽东选集》。我不仅不只
一遍地通读了《毛泽东选集》1至4卷(第5卷当时还
没有出版),而且撰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毛泽东
选集》第1卷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大部分内
容至今都还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这些读书笔记被
学校发现,我作为学《毛泽东选集》的典型受到长集
区教育组的表彰,读书笔记也被送到当时的六安地区
某个部门。经他这么一提醒,我终于找回了记忆。从
这一点来看,书只要能用心去读,总会有收获的,并
不在于是什么类型的读物。老同学的提醒,还让我有
了关于“写”的更早的发现。我记得在小学五年级快
毕业时候,因为写打油诗还被老师狠狠批了一顿。那
个时候小学毕业推荐上初中,由于我家门口的西郢小
学五年级人数太少,开不起来班,按照乡教办的安排
,我不得不与同学们一起来到杜祠小学读五年级。就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有一个重要发现,为了能让自
家孩子被推荐上初中,很多家长都纷纷到校请老师吃
饭。作为根本没有能力请老师吃饭的我,只好选择用
打油诗来讨伐老师,可惜今天已经记不清全部的内容
了,只记得一句:“老师来,八大海,碗碗菜来都带
彩。”
当然,在此之前我的观点并不是这样的,我与某
些同志在探讨写文章这个问题时,曾说了这么一句话
:老母鸡下蛋得肚子里有蛋才行呀,写文章也一样,
肚子里也必须有东西,否则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什么来

也许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写作的兴趣,1984年7
月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我就开始不断地
写文章往杂志社寄,直到1989年10月间,我的一篇《
氧化还原反应小结》的文章发表在《现代中学生》第
9期上。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杂志,我不知道有多兴奋
,奋笔在杂志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播
下的第一粒种子,它一定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果不其然,经过近30年的坚持,我不仅在国内正
式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了近600篇文章,在网络上
发表了近200万字的博文与日志,还写下了100多万字
的会议讲话材料。那个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场所就是邮
政局的报刊售货亭,但不是去买报刊,而是去翻一翻
《现代中学生》《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化学报》
《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上有没有刊发我的文章,以
至于后来我只要在售货亭门口出现,售货员就会告诉
我有没有杂志刊发我的文章。
说来也快,转眼之间30年过去了。这么多年来,
各种兴趣爱好都没有培养出来,很多美好的愿望也都
没能实现,但“写”的好习惯一直保持着,“不辍笔
耕”成了了解我的朋友给我的最中肯的褒奖,每每听
到这四个字,心里总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2017年4月20日于霍邱
导语
《老杨树下——杨明生杂文集》精选作者杨明生在霍邱教育博客网及网易博客上所发表的文章,对其进行分门别类而成。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育叙事、心语杂感、科普教育、参访考察等诸多方面。本书稿语言朴实,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长的学校管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精彩页
小议教育考察
谈到教育考察,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是组织教师旅游。我们组织的很多教育考察活动,都会被误解为公费旅游,甚至还出现过教师教育考察是否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争议。
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一片大好,除了课程改革,还有诸如教学改革、教法改革、新教育实验等,很多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样就存在一个学习与推广的问题。一方面,很多的改革项目在取得成效以后需要在面上推广;另一方面,还没有进入到改革层面的学校或老师亟待沐浴改革春风。这就必然存在一个如何对接的问题,即要把改革的成果推广到有热情、有积极性、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去,也就必然存在一个所谓的“教育考察”问题。
事实已经证明,一所闭关自守的学校,一位自我琢磨的教师,很难有什么创新发展可言,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我们的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学校需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策略,借鉴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教师也需要不断充电,尤其是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帮助与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近年来,霍邱二中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借鉴,每年都要举行多个层面的教育考察活动,不仅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而且促进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们组织的教育考察活动主要有:(1)每年的秋学期外出听课活动。每年的秋学期开学不久,我们都要组织高一年级教师外出到兄弟学校听课,而且从2003年开始,已经形成惯例,从没有例外。而且我们的教师已经听遍了六安市所有省级示范高中学校,还走进了市外的很多高中学校,如蒙城一中、涡阳四中、来安中学、阜阳三中、怀远一中等。从2010年开始,我们又把高一年级教师外出听课与高一年级党支部的党员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如,2011年活动时,我们参观了金寨革命纪念馆;2012年活动时,我们参观了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还听取了沈浩书记的先进事迹介绍,观看了介绍沈浩书记的专题片,深受教育。(2)高三班主任及领导班子走进省示范高中活动。每年暑假,我们都要组织全体毕业班的班主任及领导班子成员走进兄弟省级示范高中,每次2到3所学校,听取学校的介绍,了解他们的高考情况,学习与借鉴他们的管理措施与做法。十年间我们已经走遍了安徽省大江南北的绝大多数省级示范高中,已经把此项活动范围扩大到省外。如,2012年我们走进了与我们办学特色相近的枣庄一中,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感触颇深,但2013年暑假,这项坚持十年的非常有意义的教育考察活动不得不取消。(3)一年一度的班主任论坛活动。霍邱二中的班主任论坛活动已经举办了六届,第一届在新安中学举办,第二届在毛坦厂中学举办,第三届在颍上一中举办,第四届在舒城举办,后在武汉和芜湖分别举办了第五届和第六届。为什么要选择以教育考察的形式举办班主任论坛,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可以集中精力开会;二是顺便考察一些兄弟学校;最为关键的是第三点,请专家比较方便,如之所以选择在芜湖召开班主任论坛会议,是因为论坛专家是安徽师范大学的教授和无为一中的两位班主任。
在这些年的教育考察活动中,不仅让我们的教师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还从兄弟学校及他们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可以说,霍邱二中出台的很多政策或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兄弟学校的痕迹,而且我们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条考察经验,就是车载会议,即我们总是利用途中空闲在车上召开研讨会、表态会、经验介绍会等。它实际上是我们教育考察的拓展与延伸,这么多年来一直备受大家的推崇,效果也非常理想。
当前的教育考察活动也是鱼目混珠,有的是真考察,有的是借教育考察之机进行所谓的公款旅游!在过去政策宽松的情况下,即使是真考察也可能出现顺便到旅游景点游览一下的情况。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让那些借考察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的单位没了头绪,可是让我们这些真正行教育考察之举的学校犯了难,惯例已经形成,突然一停,还真让我们有些不适应,总感觉像有件事没有做一样!
今年秋学期开学,又到了高一教师外出听课的时间。教师们又开始议论起来了:今年出去不出去呀?如果出去,到哪去呀?我们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于是就把准备到蒙城一中听课的想法向教育局主要领导做了汇报,还是局领导干脆的表态让我们豁然开朗:正常的听课可以,但借机出去旅游绝对不行!于是我们就在10月21日带领高一66位教师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蒙城一中。虽然没有旅游,没有参观任何景点,蒙城一中也没有高标准的接待,只安排了自助餐,但全体高一教师都感到非常愉快,既完成了2到3节课的听课任务,又在往返途中分享了大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还初步了解了蒙城教育的基本情况。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我们大家都非常拥护。我们也相信,中央的八项规定不是针对教育的,更不是针对教育考察的。借公款旅游、大吃大喝之风确实要刹,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对中央八项规定产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