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健康城市和中国健康城市建设
(一)健康的定义
(二)全球健康城市建设和新进展
(三)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历程
(四)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
二新时代中国健康城市的五个维度
(一)新时代健康城市的新理念
(二)“健康城市”的五个维度
三2016年与2017年《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简析
(一)凸显了新时代健康城市建设的新理念
(二)研究报告的城市样本扩大,分析更加深刻
(三)两年《健康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核心指标的重点分析
(四)省会城市福州、武汉的重点分析
四新时代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对策和举措
(一)提升城市爱卫会协调能力,强化规划带动落实
(二)深化医改,建立中国城市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
(四)继续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
(六)支持推动医药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
第一章 中国健康城市综合指数
一进入新时代,研究中国健康城市指数的新背景
(一)国家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更加重视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硕果
(三)城市建设面临考验
二 中国直辖市健康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一)直辖市健康城市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
(二)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得分排序
(三)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同比排名
(四)4个直辖市健康城市指数综合分析
三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129个城市健康城市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
(二)129个城市健康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三)129个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综合分析
四 26个省会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指数得分排名
(二)省会城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五5个计划单列市的健康城市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一)计划单列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二)计划单列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六98个地级市的健康城市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城市综合指数综合分析
七福州: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宜居城市
(一)福州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和基本概况
(二)福州健康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福州健康城市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健康城市服务指数
—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排名得分与核心指标综合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排名
(二)4个直辖市健康服务指数核心指标综合分析
二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一)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
(二)中国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四 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得分与综合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得分与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六“世界长寿之都”南通的健康城市建设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世界长寿之都”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中国健康城市环境指数
一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环境综合指数得分与同比
(二)4个直辖市健康环境核心指标同比图表与分析
二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得分及排序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环境指数综合分析
四 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得分综合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数综合分析
(三)前五位地级市健康环境指标比较
六深圳:蓝天花海的绿色国际宜居城市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三)未来深圳健康城市建设展望
第四章 中国健康城市保障指数
—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与核心指标比较分析
(一)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二)4个直辖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同比图表和综合分析
二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二)中国城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三26个省会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与综合分析
(一)26个省会城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与排名
(二)26个省会城市健康服务指数综合分析
四5个计划单列市的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
(二)5个计划单列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五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一)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排名
(二)98个地级市健康保障指数得分比较分析
六 中国129个城市健康保障核心指标比较
(一)公共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支出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吐
(三)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五)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