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国华(1925~),河北阳原人。法学家、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博士点创建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朝阳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朝阳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宣部、 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高级讲师,《朝阳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规划小组成员。兼任全国法院业余大学、高级法官 培训中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央电大、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陕西省委党校、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主讲或客座教授。孙国华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社会主义法理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苏联法的一般理论、现实法理论等。他创作了大量研究社会主义法学和法治理论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50余部,是改革开放以来法学理论领域功勋卓著的学术通家,其许多观点已成为法学理论领域的通识理论。2012年孙国华被中国法学会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目录 上编 公平正义理论的历史脉络 第一章 西方的公平正义理论源流 第一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正义理论 第二节 西方中世纪的正义理论 第三节 社会契约论的正义理论 第四节 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 第五节 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公平正义理论概要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正义理论 第二节 汉代以降的公平正义理论 第三节 中国古代正义观与西方正义观的简要比较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公平正义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公平正义 第四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的学说 第一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术语的界定和研究进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正义理论 第四节 英美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学说 第五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正”追求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理论:从经典文献出发 第二节 关于公平正义的界定:如何认识正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正义原则的核心要求 第四节 对于如何理解公平正义的一点补充 下编 公平正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治与公平正义 第一节 法与正义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以社会主义法治推进公平正义 第七章 立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第一节 影响立法过程中实现公平正义的诸因素 第二节 完善相关制度以促进立法公平正义 第八章 行政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第一节 依法行政:公平正义的体现和要求 第二节 以民生行政践行公平正义 第三节 专论: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中的公平正义 第九章 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第一节 现代司法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司法正义的内涵及构成 第三节 以司法改革促进司法正义 第四节 以公正司法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十章 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公平正义 第一节 公民守法的概念及层次 第二节 公民守法正义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培育法律信仰,促进公平正义 第四节 推进社会多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 内容推荐 孙国华主编的《公平正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简要梳理西方和中国古今公平正义理论,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基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要义,揭示公平正义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利益关系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公平正义理念对实现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意义。下编重点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通过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问题。践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平正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公平正义引导法治的价值走向。法治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都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推进公平正义的重要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