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悲咒如斯(萧红和她的时代)(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端木赐香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端木赐香,原名李桂枝,网名三糊涂。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作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暗香袭人:历史的吊诡与幽昧》《小手术:解剖鲁迅与许广平的精神世界》等。 后记 萧红和她的时代 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个黄金时 代,那么民国就是他们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如果说母 系社会是中国女权主义者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民 国就是她们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有人惊呼,中国现在 马上进入母系2.0的时代,且慢,女人身与心的大放 飞、大解放,民国才是真正的高峰期。 民国那个时代,女人可当“剩斗士”,终身不嫁 ,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却不弱于强势的男性。比如金陵 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 、中国第一位女院士林巧稚、中国第一位女“网红” 吕碧城、中国第一位女博物院院长曾昭炳…… 民国那个时代,不嫁只是主义之一种、时髦之一 条,却并不意味着女人不可以吃喝嫖赌抽;相反,一 者是苏联的性爱杯水主义,二者是易卜生的娜拉可以 出走,三者是国内女权主义者的实践推动,四者是媒 介张扬的社会舆论,五者是张竞生之类的《性史》科 普女子性高潮时泄出“第三种水”等,导致中国进入 一个时空颠倒的时代:古代与现代、前现代与后现代 、原始与返祖、贞洁与放荡、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 蛮,各个层面你争我抢,杂糅并进,很多女性因此失 重,跌入了空前绝后的“飘”的层面,开始上演速度 与激情:睡男人像喝杯茶水,换男人像换个茶杯。比 如陆小曼、丁玲、佘爱珍、余美颜——后者江湖人称 民国第一欲女,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有三千,把她叫 成“集邮女”都行,三千男人,每个男人不过她集邮 册里压扁的一枚小小的邮票而已。再比如我们的主人 公萧红,也算是阅男如翻书……总之,你现在能找到 的风流浪荡事、我行我素人,民国全有,并且不比现 在不轰动,不网红! 萧红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直接把 她送进了崭新的民国时代。不只是皇帝没了,就是家 庭,也被蔡元培、康有为等先贤认定是未来社会的绊 脚石了。蔡元培1904年就做了新年梦,康有为更是做 了一生的大同梦。在康有为的大同世界里,没有家庭 ,没有婚姻,男女双方相中了,签个合同,短者一月 ,长者一年,过得不好,到期分手,过得好,到期续 签。就跟租房似的。蔡元培更体贴,干脆合同都不用 签,多麻烦,男女就在公园里订交,然后上公家的交 配室,交配完分手。要什么婚姻,扯什么证明,来就 来了,走就走了,爱就爱了,睡就睡了。 民国比现在凶猛。 愈是乱世,人愈是动物凶猛。 萧红呢,不但赶上一个好时代,还赶上一个好家 庭——地主家的闺女有花戴。时代的激荡之风,个人 的性格不羁,造就了萧红任性的一生,遇鬼杀鬼,见 佛降佛,她就这么一路走过来。只不过,她能降了自 己不? 直到今天,中国诸多年轻人,还是巨婴的症状。 要自由,要独立,要我行我素。但就是没有自由独立 、我行我素的基本前提。 你经济独立吗? 你能养活自己吗? 就像萧红,做个女工你愿意吗? 萧军还能给人做家庭教师甚至武术教师。你萧红 能做什么呢? 技术含量高的,你做不到;没有技术含量的,你 不屑于做。 幸亏遇到了萧军,把你生命中朴素的文学自觉给 唤醒了;也幸亏萧军与鲁迅的通信,把你带到了大师 面前;也幸亏大师的提携,把你托举到上海文坛的高 处。你的经济终于自立了。 可是自立之后的你,又都干了什么?自尊自爱在 哪儿呢? 你和萧军的关系彻底恶化。他甚至伸手打你,打 了还和朋友炫耀一下,生怕朋友不知道似的。在哈尔 滨,在青岛,没听说他打过你,那咋在上海,开始打 你了呢?有人怀疑,你和鲁迅暖昧上了。我坚决否认 。对你来讲,不过想找一个生命中像你爷爷那样宠溺 你的男人——当然有女人这样宠溺你,你也是乐意接 受的。只不过,你没有遇到,或者说,一般的女人接 受不了你的那种性格,所以,只有鲁迅,各方面都可 以充当你的爷爷。但是鲁爷爷的宠溺,毕竟跟你亲爷 爷的宠溺不同。第一,他时间与精力有限;第二,他 的健康与生命都有限了。更关键的是,许广平愿意不 ? 不知道是你和萧军的关系恶化,影响了鲁迅的生 活,还是你和鲁迅的亲近,影响了你和萧军的关系, 总之,上海你都待不下去了。看许广平的回忆录,虽 然她够节制够含蓄了,但是对于你祥林嫂般的天天上 门絮叨,她是烦不胜烦的,甚至打发小海婴出面招架 你,即使这样,还是影响了鲁迅的健康,导致他生病 发热。 幸亏你在鲁迅去世前,选择了前往日本。否则, 鲁迅的死,你都得承担二两责任。 萧红在日本休养期间,晚上,当窗上洒满白月的 当儿,她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 中,忽然像有警钟来到她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 金时代吗?此刻。” 是的,就连她自己也承认:此时此刻在日本,自 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窘迫,这真是 黄金时代! 只不过,相对于她自己的要求来讲,她认为这是 寂寞的黄金时代!她说,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 膀过的,而自己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这话 要是说 目录 引言 女人凭嘛不能为难女人 地主家的闺女有花戴 地主家的闺女也憋屈 萧红的童年与两千平米的后花园 走不出的童年 别说后娘,就是亲娘能落什么好 闺女也坑爹,张廷举就这样“被乱伦” 与汪恩甲订婚,却与已婚表兄陆哲舜私奔 与陆哲舜同居受困,又改与未婚夫汪恩甲同居 回家,再出逃,第三次与汪恩甲同居并怀娃 天上掉下个萧军哥哥 二萧哪有什么爱 萧红,走到哪里哪里黑 萧红抛弃了自己与汪恩甲的亲生女 萧红本来属意的是林郎 从哈尔滨到青岛 鲁迅不错,但许广平有些烦 日本也不是你的后花园 北京并不欢迎尔 天上掉下个端木蕻良弟 怀着萧军的娃,与端木蕻良同居 武汉,萧红与端木蕻良别扭的婚姻 谁弄死了她与萧军的儿子 香港,我来了,又……走了 哪个女人经得起这般挥霍与放纵 余绪:孙陵眼里的骆宾基 后记 萧红和她的时代 精彩页 别说后娘,就是亲娘能落什么好 1919年,萧红虚岁9岁,母亲姜玉兰病故,留下萧红与萧红的两个弟弟——张廷举把最小的儿子送给了自己的四弟(这孩子随后也夭折了),给萧红留下一个大弟弟张秀珂。几个月之后,父亲又给她娶过来一个后娘梁亚兰(1898—1972)。梁亚兰本名梁秀兰,嫁过来之后,与萧红这代儿女辈同犯一个“秀”字,于是张廷举给她取名梁亚兰。一个“亚”字,不知是表示排行第二的意思呢,还是亚于前妻姜玉兰。总之,这个后娘就这么被“亚”了。 在中国,后娘有几种当法:第一种是热暴力,尽情虐待、打骂、苛责前妻的孩子;第二种是冷暴力,惹不起躲得起,你们不亲我,我也不亲你们;第三种是比亲娘还亲,还端得正,孩子与其也没甚隔阂。当然我们也可以派生出第四种,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轮换使用。比如民国才女吕碧城的娘对前妻的两个儿子,谭嗣同的后娘对谭嗣同,我们就说不清是哪一种,只知道吕碧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一个受到苛责自杀了,一个因病早夭了,谭嗣同更是觉得人生没意思,早就不想活了。 至于第三种,我们也可以在历史人物中寻找到。我说的是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的继妻陈氏,具体来讲,她是袁世凯堂叔父袁保恒的后娘。袁保恒少年丧母,陈氏视其如己出,并且对子女们说:“薄待前妻子女,稍有自爱者不为。然而有些后母为了避嫌,只是一味地宠爱,却不去严格教育他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之所以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为的是造就你们,你们应该明白我的苦衷啊。”袁保恒与后娘及后娘的儿子保龄亲密无间,后来更是做到内阁中书、刑部左侍郎,并且在河南赈灾中不顾时疫,以身殉职,背后绝对缺少不了这位后娘的慈爱与教导。 按萧红的说法,她遇上的是第二种。她在文章里说:“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萧红侄儿张抗也回忆说:“继母对萧红姐弟俩虽未打一下,未骂一句,但双方感情是很淡薄的。” 但是我们还得看其他人的说法,不能光听萧红这边的一面之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梁亚兰性格特好。萧红的父亲就是看中梁亚兰性格温顺、待人和气,才多次托人向她的父亲提媒的。据梁亚兰的妹妹梁静芝说,她父亲打听到张廷举先房有两个孩子,开始不同意。媒人不死心,三天两头拎着瓶酒来提亲。父亲把酒倒在罐子里,后来都装不下了。梁静芝的哥哥认为张廷举有文化,有孩子怕啥,他同意;后来父亲也同意了。梁亚兰结婚时23岁。婚前父亲嘱咐她要好好待先房两个孩子。其实不用嘱咐她也知道,因为她自己摊上的也是后娘,自然知道没有亲娘的孩子的苦处。按铁峰的意思,梁亚兰“对萧红姊弟还是比较体贴的。但萧红与继母在感情上始终有着一定距离,不太融洽。”这个判断还比较靠谱。一句话,不是后娘不亲你,是你不亲后娘。当然这也是难为我们的女主人公,因为她跟亲娘也不亲,也很淡漠的。 梁亚兰的妹妹梁静芝回忆说,她姐姐从结婚到萧红出走,对她没有一次声色俱厉、恶言恶语的时候,更不用说打骂了。还有,梁亚兰过门不久就支持萧红进入小学读书。萧红到哈尔滨读中学,有时临走家里没钱,这个后娘就偷偷地到西院做小买卖的杨老三家借,一次就借二三百元给她拿走。有一次萧红从哈尔滨回来对梁亚兰说,想要一件皮大衣,这个后娘笑着说:“你自己去挑,咱家幛子有的是,相中什么颜色就侨什么颜色的,皮料也由你自己去选。”据说,萧红提出的要求,继母没有一次不答应。萧红在家整天看书、写字,继母从来不说她,也不支使她干这个干那个,母女处得很融洽。 萧红家的老邻居王大娘回忆:“老张太太(指萧红继母)那个人行,不是歪歪的不讲理,我们相处近四十年没红过脸,老张太太挺懂人情。我18岁结婚,和他们老张家住对门,相距不到二十米。我家在道北龙王庙西侧开了个小杂货铺,她家住道南,她家后角门斜对着我家前铺门,我们天天见面,在来往中我感到老张太太这个人很好。” 张抗说,萧红二伯父的女儿张秀珉(张秀珉出生于1915年,比萧红小四岁,12岁那年,她与弟弟秀琳一起来到呼兰读书,一直读了三年)回忆说梁亚兰不好好给上学的萧红和张秀珂做饭,经常等他们上学走后,才起来又炒又熘地做早饭,以至于张秀珂经常饿着肚子在街上赊豆腐吃云云。问题是我看到的张秀珉的回忆却不是这样的: 我和弟弟秀琳与萧红、秀珂每天早上同桌先吃饭上学去,三叔、三婶、有二伯、厨子等我们走后才吃饭。 有时在上学的路上碰到卖豆腐的,秀珂特别愿吃大豆腐,就赊一块大豆腐边走边吃,卖豆腐的月末到家去取钱。 做饭的是花钱雇的一个姓张的厨子,叫什么名字忘了。 我三婶那时年龄也不算大,每到冬天放学回来,我三婶就像个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一样,领着我们玩“咬狗”的游戏。 玩腻歪了,就打牌(打麻将)或推牌九。谁输了就拿钱去 导语 《悲咒如斯:萧红和她的时代(精)》这部东北女作家萧红传记,是一位女学者对萧红这种文学女青年最全面最具个性化的解剖与叩问,也是一种价值观下的女性对另一种价值观下的女性最犀利最凌厉的解剖与叩问。作者以女性视角和现代价值观,以通俗流畅、个性鲜明的语言重讲萧红故事,还原了萧红颠沛流离,坎坷曲折又短暂悲苦的一生。在对友人回忆录等有效资料进行辨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站在人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深入探究萧红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认为心智和价值观等内因是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中,作者端木赐香还深入探讨了客观、理性、中立,自立、自爱、自尊等诸多价值。提醒读者摒弃萧红研究和写作中非理性泛滥、“为爱者隐”从而过度美化的倾向,正视女作家的人性弱点。作者认为,学会“为难”自己,才能构成社会和人性进步的梯石。 序言 过分文艺,也是一种农药过度 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写萧红。 萧红,其实是我赌了一口——小气写成的。 事情缘起于师兄张耀杰2014年2月出版的《民国 红粉》。作为师妹,第一时间看了新书,好歹给师兄 写个书评吧,何况我也有话要说。于是三下五除二, 写出一篇《“民国红粉”招架不住李逵大爷和公孙大 娘般的剑与斧》。 我的意思是,耀杰师兄太不怜香惜玉了,以他的 火眼金睛以及李逵大爷、公孙大娘般剑与斧的生猛文 风,民国这些红粉哪个招架得住?哪个不得花容失色 大叫好汉饶命?何况据耀杰兄一贯的价值坐标,这些 红粉原本就是经不住考量的。 我参照耀杰师兄的价值坐标和自己的价值偏好, 给“民国红粉”排了个榜。依我的意思,高居榜首的 只能是张幼仪,落在榜末的最数萧红。张幼仪,自立 、自尊、自爱、自我健全,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 ,都表现出较为充分的责任担当。萧红,只有叛逆的 心与放纵的欲,就是没有自立的技能与自尊的身心。 我是女人。但是很奇怪,我不是男权主义者,更 不是女权主义者。我都弄不清自己是什么主义者,或 者说,那些所谓的主义都套不上我。我看男人,与人 不同;我看女人,也与人不同。就拿婚姻来讲,我发 现,很多人,居然搞不清婚姻、爱情、性这三者之间 的界线,你能无缝衔接,三而一或一而三当然好,但 是更多的时候,你明明扯得很累,还扯什么扯。比如 徐志摩,于他的婚姻来讲,张幼仪当然是最佳选择, 但他居然昏了头,拿爱情文艺去格式化世俗婚姻,停 妻再娶不说,娶的居然是陆小曼。不但徐父极大地不 乐意,就是徐的恩师梁启超都极大地不乐意,以至于 在徐陆的婚礼上,这个恩师站起来硬邦邦地扔下这么 几句证婚词: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 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 专的证明! 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 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 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 错,自误误人。 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享 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儿戏,以 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 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让…… 梁老师还没说完,徐志摩打断了他:“恩师,请 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于是梁老师迅速下了结语 : 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 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这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一个版本。还有另一个版 本——由于胡适没去,所以有张慰慈致信胡适。汇报 日: 昨天是志摩与小曼的结婚日子,客人甚多,总有 二百余人,证婚人是任公,媒人与婚书都废除。结婚 礼节只是新郎与新娘交换一块汉玉。梁先生模仿西洋 牧师的方式做他的证人。他起首就说:“徐志摩,你 是自己愿意,并且又得到父母之命,与陆小曼结婚吗 ?”对于小曼也同样的问一句。等他们二人点首后, 他接下去说:“很好,我可以替你们做证人。”此外 ,梁先生还有一个很利害的训词。他说:“徐志摩, 陆小曼,你们是曾经经过风波的人,社会上对于你们 有种种的误会,种种的不满意,你们此后总得要想法 解除这种误会。爱情当然是人情,不过也只是人情之 一,除了爱情以外,人情还有许许多多的种类,你们 也不得不注意。”末了。他还说几句极利害的话。他 说:“徐志摩,你是一个天资极高的人,这几年来只 因你生活上的不安,所以亲友师长对于你也能有相当 的谅解。这次结婚以后,生活上总可以算是安了,你 得要尽力做你应当做的事。陆小曼,你此后可不能再 分他的心,阻碍他的工作。你是有一种极大的责任, 至少对于我证婚人梁启超有一种责任。”这种教训是 应该有的,不过老梁说话的神气未免太硬些,又加上 他训词中间,说了好几十个“徐志摩,陆小曼”,听 的人总觉得不大悦耳。好在志摩是满不在乎这种地方 ,小曼是更加糊涂,恐怕还没有听出他的意思。所以 在场的人替他们难受,他们自己反而不觉得什么。 我觉得第一个版本更可信一点。第二天,梁老师 依然很痛苦,写信给自家孩儿们,完全拿他的徐学生 当自己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 婚。……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 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 婚礼矣……。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 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 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 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 。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 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 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我又看着他找得 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对 于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但恐甚难), 免得将来把志摩累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便了 。 梁老师话里话外两个意思:第一,志摩娶了小曼 ,算是完了;第二,当头给小曼一棒,希望她能醒悟 ,免得将来把志摩累死。但恐怕这只是梁老师个人的 痴心妄想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真的如梁老师担心的一样。其 实,根本不需要梁老师的学识与才气,但凡正常人都 能看出徐陆婚姻中的致命伤——这俩人根本不知道哈 叫婚姻!结果当然自误误人了——徐志摩不但误了前 妻张幼仪,还误了自家的卿卿性命!徐是1926年10月 与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飞机失事去世的。但是据 徐的好友沈从文的说法,这家伙早盼着死了。在致好 友信中,沈从文这样评价徐志摩:“近两年他特别爱 说死,比上几年完全不同,家庭方面成为无乐趣的累 赘,也是活得无趣味的理由之一种……” 我不知道,中国的那些爱情文艺教徒们——用梁 启超的话说,志摩乃是“发了恋爱狂——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的犯罪”——为何无视徐陆婚姻中的这种 悲剧性,却喋喋不休于传说中的爱情。真跟吸了文艺 鸦片似的,吞云吐雾,虚幻成瘾。 回过头来说我们的萧红。不得不承认,同为恩师 ,人家梁启超就可以梆梆梆地敲打爱徒徐志摩,相形 之下,鲁迅这方面就没有敲打过萧红。也许是因为两 个恩师的风格不同吧。比如梁启超在跟女人方面,我 们就挑不出啥刺儿来;倒是鲁迅与朱安、许广平,特 别是他与许广平,公域加私域,就被我挑出一本《小 手术》来。只不过没想到,我会接着去挑萧红,更没 想到这种挑会伤害很多“小粉红”和“老粉红”。 细细琢磨那些“粉红”的反应,我大约得出这样 一种印象:相对于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 “粉红”的价值坐标乃是“女子有才便是德”。一句 话,才女是不能批评的,才女是有豁免权的,才女是 可以随便任性的,才女的私生活可以是一塌糊涂且完 全诿过于人的!总之,有才就是正义,文艺就是公理 ! 别说才女能不能批评,是不是才女,我还没定论 呢。 当然我可以说服自己,认同萧红是才女。但是, 我想问的是:有才,就能代替一切吗? 有才仅止于有才。如果你愣说有才有助于婚姻品 味的提升,那我也可以举出完全相反的例子,有才也 根本不适合于庸常的婚姻。具体到萧红这里,她可以 写出让鲁老夫子和胡风力捧的小说,但是小说不是油 盐酱醋,不是相夫教子,不是婚姻,不是生活。婚姻 和生活中有了诗和远方固然美妙,但是,在婚姻和生 活的原始功能没有解决之前,诗和远方,远远代替不 了婚姻和生活本身。比如宝玉和黛玉没有结婚——没 有结婚就对了,一旦结婚,宝玉得考公务员,至少得 去挣钱;黛玉得烧火做饭,相夫教子……等这一切做 完了,晚上在床上给老公唱个葬花吟,也未尝不是浪 漫。但是若厨房冷碗冷灶,孩子哭爹叫娘,你说,相 公,孺子,且听我来一首葬花吟吧——啊哈,焦大都 不会娶你的。一不小心娶了,也会把你打残的,或者 像徐志摩那样,自求速毙!至于顾城那样的深度文艺 农药中毒者,更是悲剧中的悲剧!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明,萧红的一生固然是悲 剧,但是悲剧的原因,除了社会的黑暗和她遭遇的男 人之渣,就没有其他可谴责的吗?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难道萧红的人生悲剧——比如遇人不淑,比如过早 逝去,就没有她本人的原因吗?正如我微信朋友圈的 刘训国先生所说:“萧红作的程度超过了她的颜值+ 才华,于是人生悲剧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流行起了一种怨妇文学 。宫妇怨、商妇怨、命薄怨、高墙怨、征妇怨、弃妇 怨、红颜易老怨,甚至屈原、李白、白居易这种爷们 儿,都能跟这些怨妇,不同的天花板,相同的怨情。 具体到萧红,基本上是秒杀每一个她遇到的男人—— “粉红”们可以从各方面证明,萧红生命中的每一个 男人都是渣,包括她亲爹。 怜惜美女、才女、薄命女,都是人之常情。可是 ,因怜而怨,就不对了。因为萧红的这些男人到底渣 不渣,渣到何种程度,是需要充分论证的。即使渣, 也首先得怪自己饥不择食——因为没有一个男人是家 庭包办、外力强迫的,全是你自己的个人选择。 我向来不认为中国女人多高洁,而中国男人多浑 浊。能持这种观点的,顶多是宝玉那种想哄小女生高 兴的娘娘腔,当不得真。男女之间其实是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的,说得通俗点,半斤八两。 萧红这本书稿是我赌气写的,就是要气气“粉红 ”们——萧红什么时候摸不得碰不得了?真实的萧红 ,我一定要撕给你们看!反正我的使命,就是专门气 人的。气人的背后,还有一种棒喝与提醒的意思。这 些年,我对文艺农药是相当警惕的,不管是历史还是 现实,文艺还是生活,我见多了文艺农药中毒导致的 婚姻不幸。就是林语堂、俞平伯等名家推崇的《浮生 六记》中的男女主人公沈复与陈芸,我也看出了诸多 毛病。两口子固然可以文艺渗透于生活,情趣渗透于 婚姻,但是婚姻与生活的前提,生活独立与经济独立 ,这两人就做不到。试想,经济独立你都没有,不是 啃老,就是啃友,甚至连一对儿女,你都没有能力养 育,把孩子都抛弃了,那么,你的任何幸福,都是做 梦。自己欺骗自己也罢,还欺骗了多少文艺男女?要 让他们模仿、重蹈这些悲剧的覆辙吗? 总之,生气的背后,其实是我对文艺男女的一腔 爱护。因为时至今天,萧红的悲剧,并不是过去时, 它可能还在神州大地不断地发生。甚至,顾城与谢烨 的悲剧,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所以,虽然这是我有史以来唯一一本赌气写就的 书,但赌气的背后,是棒喝与警醒。“粉红”们的小 心脏可能受不了,娇嫩的小心灵也可能要受伤害,希 望你们挺住。相形之下,“黑红”们就可以放心大胆 地读了。我得承认,内心里我是有残忍一面的,走向 真实需要勇气,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更需要勇气,别 人来不得,我来,反正我从来不打算冒充好人——冒 充坏人的时候倒是多些。我是掂着小片儿刀走江湖的 ,出手一刀就是削骨瘦脸,没有什么鸳鸯蝴蝶醉的文 青毛病。所以大家读的时候,不妨佐二两小酒儿给自 己壮壮胆色。 内容推荐 女性解放不外自立、自尊、自爱。可惜,作为“民国红粉”的萧红,只有叛逆的心与放纵的欲,就是没有自立的技能与自尊的身心。打着女性解放的招牌,不过是为自己的生物本能与情欲放纵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掰开手指数一数,萧红一生共“收割”了六个男人:李洁吾、汪恩甲、陆哲舜、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红粉们跟在萧红身后控诉:这六个男人每一个都是渣,甚至她亲爹都遭遇了深度质疑。这对我们构成了一个课题:萧红,到底是渣男收割机,还是渣男孵化器?换一种说法,到底是这些男人对不起她,还是她对不起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萧红选择不了时代,但她却是时代的宠儿。文学上,她走到哪里哪里亮;生活中,她走到哪里哪里黑。 端木赐香,人称“历史顽主”,自称“历史黑手”,掂着片儿刀走江湖,遇鬼杀鬼,见佛降佛。当萧红这样的“民国红粉”,遭遇端木赐香这样的“历史黑手”,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请看《悲咒如斯:萧红和她的时代(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