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孔子的故事(全新修订插图典藏)(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长之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李长之著的《孔子的故事》是李长之先生的经典代表作,是他送给青少年读者的珍贵礼物。作者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串联起孔子上下求索的坎坷一生:有十五志于学的少年意气,有问礼老聃的虚心向学,有夹谷会齐时牛刀小试的喜悦,有遭人排挤出走鲁国的无奈,有周游列国如丧家犬的艰辛,有命悬一线却不改从容的气魄,有至死不渝追寻理想的执着……翻开本书,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他会自黑、会无奈,在诱惑面前,孔子也会动摇。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孔子“直率而又含蓄,热情而又严肃,活泼而不失分寸”。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学院);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读书期间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等。 目录 引子 一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 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 在挫折中前进 四 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 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九 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十 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十一 从中都宰到司寇 十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十三 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十四 孔子终于出走 十五 在卫国受到监视 十六 过匡城被拘留 十七 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十八 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十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十 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十一 孔子绝粮 二十二 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十三 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十四 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十五 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十六 编写《春秋》 二十七 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十八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十九 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 导语 李长之著的《孔子的故事(全新修订插图典藏)(精)》入选教育部、团中央推荐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重新认识孔子的经典著作,畅销逾60年经久不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知名编剧史航推荐书目,200余条脚注言必有据,100余条注释解疑答难,大圣人的小故事,小故事里大智慧,最新修订,插图典藏。 后记 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李长之对于现在的读者或 许已经陌生了,但在20世纪50年代那却是一个耳熟能 详的名字。 李长之,191O年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北京师范 大学教授。《孔子的故事》出版于1956年,是年李长 之46岁,却已经发表了六百多篇文章,出版了二十多 种专著。他是诗人,出版有《夜宴》和《星的颂歌》 ;他是翻译家,翻译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出版 有玛尔霍兹的《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以及歌德的《 童话》;他尤其在批评界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享有盛 名:他出版有《批评精神》《苦雾集》《梦雨集》。 他的《鲁迅批判》,写于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 那是经过鲁迅过目的研究鲁迅的第一部专著;他的《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 》都是蜚声中外的古典文学研究名著,日本有其译本 ;他的《中国文学史略稿》是20世纪50年代的热门教 材。他勤奋,也有才气,曾经创下一天写一万五千字 的论文外加两篇杂文的创作纪录,使得朱自清先生赞 叹不已。 李长之写作《孔子的故事》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 的。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个饱学的 秀才,懂英文和法文,又写得一手好古文。李长之在 中小学读书的时候正赶上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他的 复古读经政策给李长之打下了良好的儒家经典和古文 阅读的功底。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李长之撰写《伟大的思想 家》一书时他就有写关于孔子的专著的打算,不过当 时赶上抗日战争爆发,兵荒马乱,他只写了《伟大思 想家的孟轲》,而且即使是此书也没有写完。此后, 李长之对于孔子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他是从中国文 化的历史和现状去观照孔子的。他不同意五四运动简 单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五四运动“不但对 于中国自己的古典文化没有了解,对于西洋的古典文 化也没有认识。因为中国的古典时代是周秦,那文化 的结晶是孔子,试问“五四”时代对于孔子的真精神 有认识吗?反之,那时喊得最起劲的,却是打倒孔家 店”(《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见1942 年5月4日《大公报》)。1939年他写《积极的儒家精 神》,发表于《新民族周刊》3卷18期,后收录于《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41年他写的《孔子与屈原》 一文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经宗白华推荐,他得 以担任中央大学的兼任讲师,讲授《论语》和《孟子 》;1942年他写《孟子所传之孔子》《从孔子到孟轲 》,后者发表于《理想与文化》第2期;1944年他写 《司马迁和孔子》,发表于《读书通讯》第91卷。 1948年他和冯友兰、朱光潜等人联名发起孔子诞辰 2500周年纪念活动,在《大公报》上发表《孔子可谈 而不可谈》,高度评价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和影响,同时联系当时的形势,痛斥了贪官污吏借祭 孔尊孔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丑恶嘴脸。 195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邀约李长之撰写有关孔 子的通俗读物,李长之非常高兴,这是他多年的心愿 ,也是他长期研究孔子的一个虽只是部分却开花结果 的机会。 《孔子的故事》虽然只是薄薄的小册子,但在李 长之的心目中,它是占有特殊位置的。李长之在书后 的跋中写道:“1954年8月1日至8月21日写毕,8月30 日修改一过。1955年9月16日至9月28日,重改誊抄一 过。1956年1月27日,改定。同年5月22日,再改定。 ”这样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修改,在才华横溢、下笔 千言的李长之的创作经历中是十分罕见的。这一方面 反映了《孔子的故事》撰写的难度,反映了李长之的 严谨和不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的故事》在李 长之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他希望笔下的孔子的形象 完美无缺,以无负于历史11962年,头戴右派帽子, 被剥夺了教书和创作权利的李长之又提起笔来修改《 孔子的故事》,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也应承改后再 版,但终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搁浅了。接下来的“ 文化大革命”使得李长之的修改稿连同修改意见一起 灰飞烟灭。现在,国家昌盛,万象更新,《孔子的故 事》有机会再版了,而斯人已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 的遗憾。 记于2001年11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孔子在古代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 中国影响几乎是最大的。而孔子坎坷求索的一生,也 是被历代人说了又说。本书作者用最浅显轻松的文字 ,把孔子一生的轮廓生动地勾画出来。请翻开这本书 细细咀嚼吧。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周作人的诗,咏叹的是孔子一生遇到的几个路人 ,没打算当他粉丝的路人: “往昔读论语,吾爱长 沮生。接舆何多事,荷蒉亦有心。丈人供鸡黍,徒尔 招讥评。唯有耦耕者,不知所问津。挥手不复顾,妙 在无人情。向往不能至,如望秋月明。冷气彻人骨, 清光自难名。”宜与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对照看, 清挚有情。 ——知名编剧史航 精彩页 三 在挫折中前进 孔子慢慢长大了。 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加上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体也很健壮,这是他日后之所以能经受得起各种困难而精力始终充沛的缘故之一。 孔子是有志气的。据他的自述,在十五岁时就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①。 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②。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于是他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 这时一位老太太——一个名叫曼父的人的母亲——便走来指点孔子说:“你父亲葬的地方我知道哇,那地方叫防。”防是指防山,在现在山东曲阜东面,孔子因此才知道了父亲的坟地,便把母亲也葬在那里。 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穿着孝服跑去了①。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 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 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他在十九岁结了婚,二十岁得了一个儿子①。鲁国的国君昭公向他道喜,特地送了一条大鲤鱼来。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便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鲤,字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因为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儿子呵。——可是孔子也只有这一个儿子。 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②原来在当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仪、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被认为是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孔子后来告诉他的门徒说:“我往日没有得到从政的机会,可是我因此有了学会各种本领的工夫。”③ 孔子大概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他担任的不是行政官职,而是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另一回是当“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孔子说:“叫我管会计,我就要让账上不会出错儿。”果然他管的账都是一点儿岔子也没有①。他在青年时期工作就是这样踏实、这样负责的。 在孔子三十岁这一年——公元前522年,执政二十多年的郑国大夫子产逝世了。子产是使郑国秩序得到安定的人,是使郑国虽处在晋、楚两大国之间而外交上常常获得胜利的人。子产是十分博学的,他也熟悉当时的诗歌。子产善于组织人才,使用人才。他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一般是先向熟悉各国情况的公孙挥探询一番,再同善于出计谋的裨谌到郊外去一起研究,同时征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见,然后又请善于判断的冯简子加以决断,最后才让长于外交的游吉去办外交,正是因为经过这样审慎的步骤,所以子产执行的政策很少失败了①。郑国在公元前536年,即孔子十六岁时,把刑书铸在金属制的鼎上⑦,这是中国有记录的、最早的成文法,是子产在法律上的一个贡献。子产最初执政的时候,郑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 提倡节俭,提倡节俭, 人有好衣服也不能穿; 整顿军事,整顿军事, 人要种地也没法子干; 谁杀子产, 我们心甘情愿!P13-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