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亲、女儿与事业
第二章 受到母亲精心抚育的女儿?
第三章 对母亲工作方式的反弹?
第四章 职业选择:有其母,必有其女
第五章 隐秘的抱负
第六章 女儿对做在职母亲的憧憬
第七章 各代人如何做在职母亲
第八章 养育中的伴侣
第九章 母职与工作兼顾的实施
附录 参与人员表
参考文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虎妈的女儿(职业女性如何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精) |
分类 | |
作者 | (英)吉尔·阿姆斯特朗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母亲、女儿与事业 第二章 受到母亲精心抚育的女儿? 第三章 对母亲工作方式的反弹? 第四章 职业选择:有其母,必有其女 第五章 隐秘的抱负 第六章 女儿对做在职母亲的憧憬 第七章 各代人如何做在职母亲 第八章 养育中的伴侣 第九章 母职与工作兼顾的实施 附录 参与人员表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五章表明,在职业生涯初期,许多年轻女性像男性一样雄心勃勃。然而,她们很快就失去了成功的信心,原因有几个,包括生育对职业的影响、自信心的问题,以及不适应职场主流文化。本研究表明,母亲通常是女儿的职业导师,跟女儿交谈职场经历,帮助女儿获取有用的技能,从而增强女儿的自信心。 不过,女儿也把母亲的事业成功归功于母亲的辛勤工作和能力。这也从侧面表明,本研究中的母亲倾向于淡化或不谈论自己的职业成就。多数母亲也不大谈论升职给自己带来的个人满意感和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如此看来,女儿和母亲两代人关于工作时间的谈话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当下,而鼓励女儿升至高位的谈话较少。开展这样的谈话令母亲和女儿都不大舒服,背后的原因很多。本研究表明,口头传递事业成功的雄心很重要,母女之间缺乏这类谈话,可以将其形容为“隐秘的抱负”。本章还指出,成功的定义应包含能激励女性的工作价值观。这些对话也会帮助母亲培养女儿的自信。 第六章主要探讨女儿希望兼顾母职和工作的目标与愿望。几乎所有还没做母亲的女儿都希望生孩子,并且就如何围绕母职打造事业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女儿也打算(或已经在)做兼职工作。本章讨论了当代母职文化的各个方面,即众多从事专业性和管理类职业的女性会考虑大幅缩短工作时间。主流观点认为,兼职工作可以“两全其美”。从本质上讲,这种观点认为,父母之道通过在家时间和外出工作时间的多少来衡量——尽管女儿认为,母亲在外工作的时间虽然比兼职的时间长,自己也同样得到了妈妈很好的抚养。 本章将探讨“两全其美”何以更可能阻碍职业上的性别平等。兼职工作可能适合一部分人,对另一些人来说也可能不存在事业妥协的问题。但是,很多研究发现,兼职影响了许多人的职业满意度和事业进步。女性倾向于低估影响个人选择的社会压力。因此,本章建议社会和各机构提出解决方案,为在职父母提供帮助。本章也有力地挑战了父母决定论和“强化责任”的观点。 第七章探讨在兼顾工作和母职的看法方面,母亲和祖母两代人如何影响女儿一代。本章通过历史、个人和生育时间的差异,探讨代际之间在工作和工作时间态度传递上的连续性和断裂。本章表明,几乎所有女儿和“女儿母亲”都打算效仿母亲,或者已经效仿母亲,即生完孩子后继续工作。祖母和“女儿母亲”之间的交流很多围绕在职为母展开,因为代际链条增加一环时,女性之间的代际关系会更亲近,这是女儿成长过程中最容易接受母亲影响的一个时刻。本章也会讨论祖母鼓励或者反对投人工作的理由。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是,很多母亲会跟还没有生养孩子的女儿进行关于在职为母的谈话。 P30-31 导语 如果看到其他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取得好成绩,女性们更容易受到激励,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也能担任高级职位。还有谁能比母亲更适合做你职业生涯中的模范人物?然而,吉尔·阿姆斯特朗著彭小华、傅懿译的《虎妈的女儿(职业女性如何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精)》却讨论了:一个模范妈妈,即使是顶尖大学的毕业生,也难以保证女儿们是否能在她们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这本书认为,职业妈妈虽然能够极大的影响女儿们职业生涯的选择,但却很少能够在她们自己取得进步的同时指导女儿的职业。这也许可以用“沉默志向”来做部分解释:女人们对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往往试图保持谦虚态度,更大的问题则是来自现代职业母亲的压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导致职业女性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当一个“好妈妈”就意味着要做多份“兼职工作”,这将会极大影响她们的职业发展这本书观点源自广泛的、跨代的定性研究,在关于领导阶层的性格平等上提出了及时而新颖的观点。 序言 当代职场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高级职位, 专业性和管理型岗位往往需要她们为之付出更多的 时间和心力。研究显示,女性在生育后,职业生涯 和个人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退居家庭养育责任之后 。 母亲工作时间长,不能日常性地陪伴孩子左右 ,是否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成年女儿如何评价 事业有成的母亲,又将如何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母 亲关于工作、养育乃至人生的价值观在何等程度上 传递给女儿? 本书作者通过对30位已经担任高级职位——其 中有些甚至早已到达其行业巅峰的职业女性,以及 她们的成年女儿进行的调查和后期跟踪访谈,最终 发现,几乎所有受访女儿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妈妈很 好的养育,并不觉得母亲工作时间长对自身成长有 负面影响,于她们而言,未必母亲时刻在场才能感 受到母爱与呵护。 更进一步说,职业女性会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她 们的女儿,给予其大量正面引导,或塑造她们的职 业价值观,或直接提供经济和资源的支持,这些都 对女儿的成长和职业生涯不无助益——可以说没有 人比“亲妈”更适合做榜样了,这便是本书作者的 核心观点。 然而,问及将来是否追随母亲的脚步、从事全 职类型的工作时,大部分女儿仍然给出了否定回答 。她们更倾向于兼职工作,以留给子女更多的时间 ,而且,她们的职业女性母亲也支持这样的做法。 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引出了“文化脚本”的概 念。 在一般认知中,一个父亲只要好好工作、努力 挣钱、不家暴不酗酒、按时回家,便几乎可以获得 传统意义上的认可。但是,一个母亲仅仅做到以上 几点并不足以满足社会期待,甚至可能比工作时间 同样长的父亲感到更深更普遍的内疚,责难不仅来 自周遭世界,也来自自身——“母亲”一词天然地 比“父亲”一词更深地与孩子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换言之,在社会集体意识中,母亲,而非父亲,负 有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的义务。 时至今日,女性兼顾职业与家庭早已不是什么 稀奇事,生育后重返职场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与此 同时,具有普遍性的是,女性并没有从担当子女主 要养育人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懂得并愿意照顾子女 的男性伴侣更像是一种额外的“赏赐”。仅就这一 点而言,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束缚在事实上有增无 减。 家庭、职场、社会都预设女性迟早(无论自身真 实意愿与否)会成为母亲,而是不是一个“好母亲” 几乎是对女性最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的本质 仍然在于她们能够为子女牺牲多少自我。很多女性 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没有时问参加社交活动 ,不能发展其他兴趣,很难重建浪漫关系,等等, 即便如此,她们仍然心怀强烈的内疚感:职场要求 她们更果毅自信,家庭则要求她们更耐心温柔,“ 生活一工作平衡”变成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这便 是当代强大到几乎无法抵抗的“文化脚本”。基于 这样的文化脚本,将所谓“选择权”交还女性显然 不太现实。 针对上述种种纠结与困难,本书作者给出了极 具实操性的建议,既包括家庭养育方面,也包括社 会政策方面。 在本书的启发下,读者或许能够重建关于何为 “良好养育”的信念,挑战成见,反思严苛的“文 化脚本”。那么,也许有一天,孩子们将不再只为 自己拥有一个无微不至牺牲自我的好妈妈感到庆幸 ,也可以看到母亲投身所热爱的事业之时闪闪发光 的样子,可以为自己拥有一个热爱工作、积极生活 的母亲感到骄傲,正如在未来,母亲也会为他们感 到骄傲一样。 这样良性互动的愿景,需要男性、职场文化、 社会机制共同努力。 内容推荐 女性担任高级职位,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对子女的成长和职业选择有何影响?时至今日,女性生育后重返职场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这一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吉尔·阿姆斯特朗著彭小华、傅懿译的《虎妈的女儿(职业女性如何影响女儿的职业选择)(精)》作者采纳代际视角(generational perspective),通过对30位已经担任高级职位——其中有些甚至早已到达其行业巅峰的职业女性,以及她们的成年女儿进行调查和后期跟踪访谈,探索母亲工作时间长短与女儿成长的关系,以及事业有成的母亲在多大程度上引导女儿追随其脚步。 研究发现,对于母亲长时间从事令其满意的工作,几乎所有成年女儿都怀有积极感受,但尽管如此,女儿们面临自己的职业选择时,往往考虑兼职工作,以期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两全其美”,而相关研究往往证明这一做法于任何一方都无益,且会导致女性职业生涯的停滞,有碍于实现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更宽泛的性别平等。由于这一选择并非是对母亲全职工作的反弹,而是受到强大的社会“文化脚本”的影响,毕竟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人们倾向于认为是母亲而非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主要责任,这一观念的改变仍需社会政策、职场建制和家庭分工的共同努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