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高莉娟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为什么你会假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为什么你会感觉生活力不从心?
为什么你不愿做让自己舒服的事?
为什么你感受不到爱?
为什么你不愿意去表达真实的感受?
为什么你不能对前任释怀?
……
关于个人成长、爱情婚姻、完美主义、自卑情结、原生家庭关系……
那些你在困惑时向自己提出的疑问,都能在这本由高莉娟著的《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里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高莉娟:著名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从业五年来帮助众多心理患者走出人生困境。她喜欢文字,欲通过文字与这个世界保持真情连接。
个人格言:成长靠的是深入的体验,所有的痛苦只是幻象——你害怕,它就永远恐吓你,你不怕,就能冲破它。
目录
Part 1 你才是自己的陌生人
生活力不从心,是不能准确定位
你的一切,都是信念在作怪
焦虑,是你不敢承认自己很努力
你烦恼,是因为不会感受爱
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真正的成长,都有压力
快乐与否,都是你的选择
Part 2 认识自己,找出内心的“阴影”
接受“阴影”,才能解决“问题”
别让“强迫性重复”吞噬你
承认自己被“障目”,是一种能力
不企图控制,才能更好地去爱
越害怕,越做不到
你不好,是因为没有情感的“流动”
不要去承担别人的“期望”
Part 3 观察自己,看清内心的执念
看清“真实意图”,才能被理解
勇敢说“不”,才能被尊重
有爱的人都是“麻烦精”
尊重不是口号,而是边界
爱是用你的方式去爱你
请重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Part 4 接纳自己,听懂内心的“呐喊”
尊重和满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抛开“控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让生活满意,就是去感受“存在”
你只需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的“无意义感”从何而来
不要总渴望去“拯救”
Part 5 爱自己,获得全新的能量
敢于尝试,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做让你感到“舒服的事”
实现愿望的正确方式
学习做个有趣的人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成长
愿我们每个人都“深情”地活着
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精彩
序言
有一天,我的一个来访者跟我讲了一句话,她
说:“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而不是用别人的眼光
看自己,这样我就有一种稳定的感觉了。”
我首先觉得,这样的反思真是太好了。咨询师
这个职业为什么总会带给人成就感,那是因为有些
来访者的自我成长能力非常高,很多时候你都不知
道自己做了什么,他就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接下来,也许是我刚擦了玻璃,视线的无
阻碍性让人感觉清清爽爽,而窗外的阳光明媚正好
,这让我很乐意站在窗前,眺望尽可能远的蓝天白
云,以及天空下的街心花园。彼时,看已不只是看
,充斥在脑中各式各样的想法有如生动的小人儿,
轮番登场了。
什么是自己的眼光?什么又是别人的眼光呢?
你可以说现在这一刻我只想坐在明媚的窗前喝一口
小酒听一首反复的音乐,完全不用管接下来还有多
少繁重的工作。这很好。但是,你允许自己这样放
松吗?如果你允许,即是说,你不会有冲突,你会
想工作是做不完的,能做多少是多少。那么,认为
“拥有目前这一刻的清闲是对的”这种眼光就是自
己的。但是如果你担心你的老板看到你这么清闲会
责怪你,或者你因对接下来如何继续你的工作没有
把握而感到焦虑,那么你就不能心无旁骛地享受你
的清闲,这个时候,“我想清闲但不能清闲”这个
眼光就变成了别人的。
区分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眼光很简单,前者是
让自己感到舒服的看法,后者是让自己感觉难受的
看法。
不要以为,做一件事情让自己感觉难受,就证
明这件事是错的。事情没有对错。让你难受的是你
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这件事情不该做,但你
已经做了或者非常想去做。这样的看法存储在你身
体里,它已经成了你的一部分。
虽然某些看法或眼光是你的一部分,但它最初
并不源于你。对,它源于关系,和周围最亲近之人
的关系,比如父母。
就像我的另一个来访者对我说:“我很讨厌我
自己,讨厌得想去死。”其实这句话是在暗示,在
她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人很瞧不起她、挖苦她、
讽刺她。当她被瞧不起、挖苦、讽刺的时候,她在
最亲近之人的那面“镜子”里“看”到的是那个丑
陋、糟糕的她,这是她不能接受的,但她又相信这
是她本来的面目,于是就只好“想去死”。然而当
她的心情相对平静安宁的时候,她就“不想去死”
了,她甚至能说出自己的一些很有价值的特点。所
以,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是那个糟糕的她,还是
有些价值的她?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
,片中提到复制人的记忆不是真的,而是被植入的
,被植入记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植入”
这个词很有意思,就是说原本没有,后来被强行安
置进去。我们的某些观念或信条不也是被“植入”
的吗?为了更严丝合缝地“泯灭”于社会大环境、
让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
原始社会只要满足吃饱穿暖不被野兽吃掉,就
算实现了活着的意义,而现代离原始社会太遥远,
我们需要吃得讲究、穿得好看、工作得体面,再用
劳动得来的钱换服务、换精神上的享受。这些都没
错,可是要求也高了。要求高了,总有些环节做得
不尽如人意,于是不满就产生了。一开始是对自己
的不满,渐渐地把这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苛责别
人尤其是亲近的人,然后再一代代传承下去,慢慢
地也就分不清到底是自己从亲近的人那里学会了“
不满”这个方式并用它来和自己相处,还是愤怒于
亲近之人的不满从而反向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责备。
你瞧,我们在难过的时候分不清是憎恨自己还
是憎恨他人;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不明白是讨厌他人
还是太需要他人来爱我们;当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
,我们感觉世界充满了善意,也许不是因为世界友
善才令我们心情愉悦,而是我们对自己符合现实的
评价才导致了世界看起来是那么友善。
我们如此不了解自己、困惑于自己的行为和想
法,以致我们在看待自己的时候就像看待一个陌生
人,这个陌生人的面容、神情和体态,以及说出的
语言经常和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于是,在面对自
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陌生人。
“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你可以把这句话理
解为“我不了解我自己”,但它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初期并不是以“自我”开
始生活,而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构建自我,这是
一个人存在的本质。我们与生命中重要的他人之间
有怎样的互动,我们就会拥有怎样的自我。
聪明如你,你也许会想到,即便与一个重要的
人相处的过程其基调是温暖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也
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即便与
一个冷漠十足的母亲长期生活,她身上也总会有些
你不愿看到的或已经忘记的好处。因为人与事物都
不是单一的,这才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好的关系让
我们产生被爱的感觉,坏的关系导致我们自我厌恶

如上文所说的“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眼光
”无非“在好的关系中产生的认同标准”和“在坏
的关系中产生的认同标准”,并不存在独立的什么
都不依附的自我的标准。
如果你这样问我:“我就是喜欢浅色的素气的
什么图案都不带的衣服,我不管别人觉得好不好看
,反正我觉得好看,而且这样的衣服最适合我,我
一穿上它就显得更美了。”然后你问:“从来没有
人教我这么穿过,这难道不是我自己独特的眼光吗
?”
我觉得,这样的衣服带给你的美好感觉在你的
幼年曾经浮现过,只是你忘了:那一天,阳光灿烂
,后来被你评价为自私、严肃、没有人情味儿的母
亲带你去公园,她穿着一件浅紫的纯色衬衫,连扣
子都是那种最简单朴素的样式,那天她心情很好,
她给你买了一只棒棒糖,还亲了你一口,她弯下身
来的时候你闻见了她衬衫上的清香。那个时候你有
没有5岁?3岁?还是更早?时光荏苒,你长大了,
在你的经验中母亲是一个“坏母亲”,她控制、多
疑、喜欢干涉你,你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愿意,很自
然地你也忘记了她在对你做的八九件坏事之后所做
的那一两件好事,但是她穿的那件浅紫的衬衫带给
你的感觉却不经意地沉淀下来,日后演变成了你独
特的审美标准。
你可以不相信,但你不能说这绝没有可能。至
此,你又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你不是那么深地
恨着怨着你的母亲吗?然而当你把和母亲有关的记
忆抽丝剥茧,露出悲伤,再把这悲伤拿到太阳底下
暴晒之后,眼泪蒸发了,这回你才终于看清,留下
的那个莫名的东西不是爱还是什么!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因为我们有不同的面
向,这些面向是在我们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中形成的
,而且有太多的面向我们至今都还不了解。在梦里
,这些面向可能会以不同的人物出现,他们的所作
所为令我们感到惊讶。没有哪一个梦里的人物或现
实中的面向可以代表完全的自己,无论糟糕还是令
人满意的自己,都是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纳那个糟糕的自己,同时
不束缚那个满意的自己。接纳糟糕的自己并不会导
致没有人爱,你要想想是谁或谁的眼光把某个时刻
的自己定义为糟糕的,没有糟糕的眼光,还会有糟
糕的自己吗?
以上,愿与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共勉!
导语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认识自己,才会量力而为;认识自己,才能把握好前进的方向盘。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没有清楚地定位,或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始终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高莉娟著的《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理论和实际结合,通过真实案例告诉读者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本书立足年轻人的思想情感世界,帮助读者重新认识自己,进而努力完善和改变自己,找到自身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精彩页
请重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在小说《罗丹岛之恋》中,女主艾德琳被丈夫抛弃了,她认为自己是个失去魅力的女人,为了抵抗这种挫败感,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女、父亲、家庭琐事和工作上,她拒绝自我思考和犒赏自己,对未来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同时放弃了每一件让人生美好的小事,只为了把自己埋葬。但保罗的出现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在罗丹岛的旅店中剃了腿毛、淋浴、用乳液涂满全身,享受肌肤重生的滋味,然后换了一套漂亮衣服,化了淡妆。做完这件小事情,她的形象就不同于往日了,她因此觉得,自己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变故,但仍可以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好好生活。
什么是好好生活?我觉得能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并从中获得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就算是了,即不小瞧小事,也不认为那是无意义的。
很多人觉得,事情太小,不会对整个生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自动就忽视了。有的人嫌太麻烦,就像一件艺术品制作需要十道工序,自己五道工序就做出来了,跟十道工序的没什么差别,为什么还要多费力气呢?还有的人喜欢凑合,明明向往那些更高的追求,却说服自己没必要那么认真,也没必要去钻牛角尖,现在还是很不错的。
你可能不知道,你这么无所谓地、凑合着过日子,你这样过了一天,就有可能这样过一年,然后再这样过一辈子。就像一个为还房贷节衣缩食的人,他在财务状况不好的时候会想:等我有钱了就给自己置办一套漂亮的网球装,等我有钱了就带上孩子去国外旅游,等我有钱了就买辆房车,等我有钱了……然而真等着他有钱了,他却觉得那些事情不做都可以,因为以前没有做日子不一样过来了么。可他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是什么呢?损失的是生命,这就相当于他本来可以活90岁,可实际上可能才活了50岁。
任何一件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小事都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了一次,就会习惯性地放弃两次、三次、一百次。而这些被我们放弃的小事中,隐藏着生活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和生活,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从而更爱自己。还有什么比主动、积极面对生活而不是放任生活把自己埋葬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对自己和生活的掌控感,因为掌控感会让我们觉得安全,不容易受到惊吓,内心不会像“过山车”经历跌宕起伏。而这种掌控感恰恰隐藏在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当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小”,才更容易控制。就像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这样一段话,感觉挺有道理的:
你必须培养些爱好,不要空洞遥远的目标而是实在甚至庸俗的吃喝拉撒。你必须一觉睡醒清楚今天能干什么。去楼下最辣的粉店吃早饭,去给窗台上的盆栽浇水,去追一集刚更新的新剧,去找一个知心老友唠嗑。你必须积攒这种微小的期待和快乐,才不会被遥不可及的梦和无法掌控的爱给拖垮。
P168-17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