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趋光者(革命烈士杨殷新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品成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张品成,男,1957年生于湖南浏阳。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70年代末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长篇小说《可爱的中国》、《红刃》、《北斗当空》、《红药》等二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我是一条鱼》、《长冈七日》、《纸蝶》等十三部;其文章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冰心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七丈有杰
耳濡目染
羽翼渐丰
初到广州
第二章
风起云涌
思索徘徊
身处旋涡
第三章
曙光乍现
人以群分
任重道远
第四章
特殊任务
义不容辞
亲密接触
第五章
任重道远
杨殷出山
初战石井
第六章
再战粤汉
顾而有问
省港风云
第七章
离奇武装
谋乱在即
重拳出击
第八章
斩除祸根
暗流汹涌
激流勇进
按部就班
第九章
西关奇案
伸手必擒
血腥暗杀
临危受命
第十章
黑云压阵
大开杀戒
逃出生天
火线营救
第十一章
地下地上
一触即发
箭在弦上
第十二章
起义狂潮 敌众我寡
星星之火
第十三章
异国参会
军事部长
突发事件
第十四章
雨中龙华
慷慨赴死
永垂不朽
附录:参考书目
精彩页
七丈有杰
对于只有两岁的杨殷来说,村里的那座新楼房,色彩鲜艳,样式殊然。那时杨殷年幼,这一切或许不会存留在他的记忆里,但一定会有些模糊的印象。村里的人却很明白,孙家在村里修建的那幢楼房与别家的房子完全不一样,特立独行。村子里都是那种飞檐青瓦的建筑,但这座楼房方方正正,窗户上有五颜六色的玻璃;村里的房子大门多向东,但这座楼房的大门院门却朝西。
杨殷当初当然也不知道,这幢楼房,和他同时诞生。那是1892年年初,楼房主人的长兄孙眉从檀香山汇来了一笔钱,孙家人利用这笔钱在当年的下半年建了这幢小楼。据说,这幢楼房的设计,孙中山先生曾亲自过问。 杨殷就是那年8月12日出生的。 一百多年以后,我怀着一份虔诚和庄严,当然还有强烈的好奇,走过绿荫遮蔽的纪念园,就看见了那座显眼的西洋风格的建筑。
刚刚出生的杨殷对于与他家相距不远的这座洋楼当然没有丝毫的印象,但两岁时,他就和那座楼渐渐亲近起来,印象也渐渐深刻。先是蹒跚学步的杨殷由母亲牵了去看那簇新的洋楼,他的记忆是模糊的,对于那座楼的标新立异,也不会有太多的感觉。所能记住的,是堂叔带他无数次走进过那幢楼房。杨殷一直记得,两岁的时候,一旦屋主人回村,族里总有人带他去看望房屋的主人。杨家与孙家那个叫孙逸仙的医生交往甚密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堂叔杨鹤龄,另一个是他的堂哥杨心如。有时候,杨殷坐在堂叔的肩膀上,有时却是被堂哥抱着,去那座洋房子里见那个留有两撇与众不同胡须的男人。房屋和那个男人对于杨殷来说,也只是个模糊的印象。那个男人当时在澳门、广州设馆行医,年节时才偶尔回到故乡住进这幢房子里。在杨殷模糊的印象中,那个男人谈笑风生,总是和堂叔、堂哥聊到很晚。杨殷总是在那几个大人的交谈声里悄然睡去。
那个男人就是孙中山。
那些年的事,都发生在香山县(现中山县)南朗镇的一个叫翠亨的小村子里。好多年后,杨殷也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和那个男人有那么多的交集和亲密来往。
关于翠亨村,你不得不感叹它的神奇。这个名字很普通,猛看上去,这两个字的组合不太符合汉语规范。“翠”居然能和“亨”组合在一起。“亨”在金文中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难道是绿色的盛食物的器皿?“亨”又多形容顺利通达,如世俗常说的“官运亨达”“财运亨通”。从这两点看,其实都不是。相传清朝康熙年间,蔡姓人在此建村时,因地处山坑边,就随口取名蔡坑。在广东话里,“蔡”与“翠”、“坑”与“亨”谐音,让人听了常误为翠亨,就将错就错叫了此名。翠亨这名字好啊!翠则青翠满目生机,有生机则万事亨通。清道光初年正式改称翠亨,一直沿用至今。
孙中山出生时,翠亨村仅有70多户人家,这么个村子在当时的广东,绝对是个小村落。可这70多户人家就有杨、陆、冯、孙、苏、谭、麦、陈、钱、梁10个姓,其中以杨、陆两姓人数居多,仅辛亥革命,翠亨就出过“四杰”,分别为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和杨心如。
从革命这一意义上来讲,翠亨确实是革命圣地。作为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的杨殷,是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的革命后起之秀。此前除了孙中山外,这方水土还孕育了不少名人,如“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的陆皓东、变卖祖业资助辛亥革命的杨鹤龄、舍命参加辛亥革命却“爱国不求官”的杨心如等。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形容人杰地灵的说法,叫“七丈出个伟人”。这六个字,用在翠亨村实在贴切。
翠亨村确实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青山绿水,东拥珠江之生气,西沐五桂山之灵性,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风水的解释,翠亨村毫不例外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地。当然也完全可以说得令人信服。东望珠江口伶仃洋,西靠五桂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案山,中明堂,后靠山。这些风水要素,翠亨村全部具备,据说龙脉就是翠亨村对面蜿蜒起伏的五桂山。当然用风水来解释,这一切听上去也不算牵强,但毕竟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没有太多的科学根据。
P2-4
导语
杨殷是中山市翠亨村人,是中共早期领导人、著名中国工人运动领袖。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张品成著的《趋光者:革命烈士杨殷新传》以长篇非虚构的文字讲述杨殷先烈出生—成长—成为同盟会成员—转变为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作者查找大量资料,实地走访,根据史实再现杨殷先烈的生命历程。让读者对这位革命先烈有真实、完整的了解。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较强,语言平实流畅。本书的出版,既是学习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后人研究、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读本。
序言
我长期研究中央苏区史,知道当年中央苏维埃设了九
个以革命烈士名字为县名的县级行政区域,其中就有杨殷
县。少年时,我在与兴国相邻的宁都县生活了八年。2011
年,我又在信丰县挂职体验生活一年半,知道当年赣州的
兴国与吉安的泰和以及和万安相邻的均村乡就是杨殷县的
区域。不仅中央苏区有杨殷县,鄂豫皖苏区的黄麻县七里
坪有杨殷街,中央红军中的一个营也叫杨殷营。当年的苏
区共有七所红军政治学校以彭湃、杨殷的名字命名,叫彭
杨学校。时至今日,有的地方依然把当地的中学冠名为彭
杨学校。一个人就义后,他的名字被如此重视,一个县、
一条街、一支队伍、一些学校,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在红
色革命历史上非常鲜见。
但我之前从未深入了解过这个叫杨殷的人,我相信我
周围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也很陌生。
有个研究党史的专家朋友问过我,这个人的生平事迹
你了解多少?这话让我顿住了。说实在的,对杨殷,我真
的所知寥寥。朋友告诉我,杨殷是中山籍的中共领袖级的
重要人物,和孙中山同村,两家人屋宅相距不到半里。然
后,他跟我说了杨殷的大致经历。
我突然产生了好奇,说想去中山走走,尽可能多地看
到有关杨殷的资料。于是我找来许多相关的书籍,并安排
时间集中关注这件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将其定为重要的事
,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在做着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这种感觉
于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
在众多的资料中,我看到了1927年12月12日香港《申
报》的一则新闻,上面写道:“十一日下午红军发一赤色
布告,宣言广州苏维埃工农代表会议成立,为政治上最高
机关,职员名单如下:主席苏兆征、人民内务委员黄平、
人民肃清反革命委员杨殷、人民土地委员彭湃、人民劳动
委员周文雍、人民外交委员黄平、人民司法委员陈郁、人
民经济委员何来、人民海陆军委员张太雷、秘书长恽代英
、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徐光英。”
这份11个人的名单,在2009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6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
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的“一百位为新中国
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有七人入选。七
个人中的六个,哪一个听着不是如雷贯耳?只有杨殷似乎
让人难以理解——在几十年里未见有很轰动的宣传,他的
事迹也不大为众人所知。直到近年,才陆续有了一些宣传
。有一种解释是杨殷做的多是情报工作——因为保密所至
,不宜大肆宣传。是不是这个原因所致?我不得而知。但
我想,无论如何,这是不应当的,这不仅对杨殷的不公平
,而且是对早年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诸多无名英雄不公
平。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内容推荐
杨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为普通读者所知,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陆续有一些宣传。
《趋光者:革命烈士杨殷新传》作者张品成亲身走访,重游杨殷生活故地,以长篇非虚构的文字讲述先烈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成为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奉献全部的生命历程。从平实的文字中生出撼动灵魂的张力,向每一个翻开这本书的读者细细刻画出完整而生动的英雄形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