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购房者的日益成熟,房地产销售业务的难度越来越大,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房地产销售业务已经成为了高难度、高技术、高技巧、高专业化的职业。摆在广大房地产销售代表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行业专家的理念和经验,并通过自我学习,迅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成为一流的房地产销售精英。 基于此,我们特组织资深售楼专家范志德编写《售楼高手这样说这样做》,为在迷途中不知所措或者即将入行的同行们指点迷津。通过丰富的情景案例、生动的语言、活泼的体例,一步步启迪你的思维,教你如何赢取客户,促成最后的成交并获取客户的满意。 本书不仅是房地产销售代表提升自身素质、提高销售业绩的必读书,也是房地产企业及销售经理做好员工培训的重要范本。它是一本立足于中国国情,并取材于销售一线的实用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接待客户情景演练 情景一: 客户表情冷漠,不爱搭理售楼人员 情景二: 售楼人员要为客户讲解,客户却说“我随便看看” 情景三: 客户看了看沙盘,什么话都没说就转身打算离开 情景四: 客户是朋友或熟人介绍来的,不知该如何接待比较好 情景五: 高峰时期需要同时接待多位客户 情景六: 客户问的问题很专业,像是业内踩盘人员 情景七: 客户不愿意留下名片或联系方式 情景八: 接听售楼电话时,不知该如何掌握接听时机 情景九: 接听售楼电话时,客户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高兴了 情景十: 客户在电话中询问楼盘情况,不知该怎么回答为好 情景十一: 向客户索要电话号码和相关信息时,客户不愿告知 情景十二: 邀约客户前来售楼处洽谈时,客户却说没空或无动于衷 第二章 楼盘推介情景演练 情景一: 和客户沟通时,客户总是不爱言语 情景二: 客户说话模棱两可,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情景三: 客户问:五楼的还有三室的吗? 情景四: 客户对售楼人员的讲解好像没有什么兴趣 情景五: 客户有点心不在焉,不知该如何才能吸引他注意力 情景六: 客户对房地产一窍不通,总是听不懂售楼人员的介绍 情景七: 和客户讲解了半天,客户竟然还不知道楼盘有什么优点 情景八: 客户总是抱有怀疑态度,不愿相信售楼人员的话 情景九: 客户总是拿其他楼盘来和我们楼盘做对比 情景十: 客户在去看房途中,好像没在售楼处时兴奋了 第三章 处理异议情景演练 情景一: 不怎么样,我不喜欢(这套房子) 情景二: 这里太偏了/交通不便利 情景三: 周边环境不好/都是农民房/太杂了 情景四: 这个朝向(朝北/朝西/东西向)不好 情景五: 我不想买这样的楼层(高楼层/中楼层/低楼层) 情景六: 靠近马路/铁路/飞机场/广场,太吵了 情景七: 算了,期房风险太大,还是买现房好 情景八: 你们是小开发商吧,以前都没听过 情景九: 你们户型太大了,我不需要这么大的 情景十: 楼盘存在某些明显缺陷,怕说出来会让客户退却 情景十一: 客户所提出的楼盘不足之处确实存在 情景十二: 你们为什么要请×××代言啊?应该请×××更好 情景十三: 客户提出来的意见或看法是错误的 情景十四: 客户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态度不好 第四章 讨价还价情景演练 情景一: 还没听售楼人员介绍,客户就问价格 情景二: 一听报价,客户随口而出“太贵了吧” 情景三: 听到总价后,客户马上做出反应:“那么贵?” 情景四: 不会吧?人家××小区每平方米才卖15000元 情景五: 这么贵,我还不如去别的地方买—套三居呢 情景六: 我上个月来看的时候每平方米才18000元, 怎么现在又涨价了 情景七: 多打点折/多优惠点,我就买了 情景八: 明明已经给了最低价,客户还是不满 情景九: 客户—还价就还得非常低,一看就是会杀价的 情景十: 太贵了,我还是等等看吧,说不定会降价呢 情景十一: 谈了好久,客户说“我还是感觉你们的价格太高了” 情景十二: 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客户突然产生不满 情景十三: 你一下就能帮我申请到98折,说明还有空间, 再多给点折扣我就买了 情景十四: 我和开发商的—个经理是朋友,怎么说也得再优惠点吧, 我只是不想麻烦他而已,要不我给他打个电话 第五章 促成交易情景演练 情景一: 我再考虑考虑,过两天再说吧 情景二: 我还要和家人再商量商量 情景三: 客户已经产生兴趣,还想再比较比较后做决定 情景四: 客户看上去已经动心了,但不知为何还是犹豫不决 情景五: 客户拖家带口前来看房,大家意见不统一 情景六: 客户带着朋友一起看房,担心客户受朋友影响 情景七: 客户带着律师前来签协议,担心律师从中作梗 情景八: 客户带风水先生—起看房,担心风水先生“搅局” 参考书目
序言 售楼人员,房地产销售人员,可以说是众多行业 推销员中的超级推销员。一般的商品从数十元至几千 元,而卖出一套房少则几十万元,多则数百上千万元 。既然是超级推销员,当然就要有更为高超的销售技 巧了。何况,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以及国家 对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加码,万人排队争相购房、一日 售罄的场景已经远去,楼盘的素质以及售楼人员的销 售技巧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您听说过“二八定律”吗?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 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 出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 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 次要的。定律的特点,是可证的,而且已经被不断证 明。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 心理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 管理学家说,企业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 创造80%的财富……在售楼中,同样存在着“二八定 律”。一个销售团队中,20%的人完成80%的业绩, 谁都想成为这20%中的一员,但如何才能跻身到这个 队伍中呢?有什么可以帮助尽快成功的经验吗? 物理学家费曼说过,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 计数。一种方式,你可以像古人一样通过一颗一颗地 数豆子来计数,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花几天或者几 年的时间学习一些计算技巧,而依靠这些技巧可帮助 你数得更快。可以这么说,第一种方式的售楼人员, 通常就是占80%却只完成20%业绩的人,不可否认他 们的吃苦耐劳,但一味地依靠勤奋并不一定能出业绩 ;而第二种方式的售楼人员,往往就是只占20%却完 成80%业绩的人,他们懂得寻求某种方法,提高做事 技巧,从而让自己具有更好的应变能力及效率。而这 些人,往往是各开发商、各楼盘拿着高薪、高提成的 销售精英。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只占20%却完成80%业绩的 人群中的一员呢?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 得更远。同样,学习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的 经验教训,往往是售楼人员提升销售能力的一个绝好 途径。为了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售楼技巧,提升把握客 户的能力,以获取更好的业绩,我们依托多年的售楼 工作经验和销售培训经验,总结了售楼过程中的常见 问题,通过几十个活生生的情景案例,以“情景再现 +错误应对+情景解析+正确应对示例”的方式,全方 位展示了售楼人员应对各种销售问题的方法、技巧。 通过这些情景案例,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 售楼的工作场景,并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场景,如何与 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避免出现不该犯的错误。 要知道,有时候,即使是一点小错误,都有可能让你 失去一单即将到手的生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范志德编著的《售楼高手这样说这样做》依托多年的售楼工作经验和销售培训经验,总结了售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几十个活生生的情景案例,以“情景再现+错误应对+情景解析+正确应对示例”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售楼人员应对各种销售问题的方法、技巧。通过这些情景案例,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售楼的工作场景,并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场景,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避免出现不该犯的错误。 精彩页 情景二: 售楼人员要为客户讲解,客户却说“我随便看看” 按照销售流程,当客户来到售楼处,售楼人员首先要为客户讲解楼盘的情况。可是,有些客户面对热情的售楼人员却丝毫“不领情”,而是以一句“我随便看看”回应售楼人员。对此,售楼人员该如何接近客户呢? 错误应对 1.好的,那您随便看看吧。 (点评:显然,这样应对太过消极,不够热情主动,很有可能客户“随便看看”就离开了,从而失去了一个潜在客户。) 2.一那好,您随便看看,有需要可以叫我。 (点评:和上一种应对方式没有太大区别。在销售中,主动的应该是售楼人员,而不是客户。) 3.觉得客户没有诚意,扔下客户不管,转身去接待另一位客户。 (点评:很显然,这样应对说明售楼人员觉得该客户没有购房意愿,或者不愿意花心思花精力去接待该客户,选择了放弃。这种潦草应付客户的做法,容易让客户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从而对售楼人员产生不满。其实,客户说“随便看看”,并不是表示客户没有诚意,可能是客户的性格不喜欢售楼人员在边上指指点点。) 4.寸步不离地跟着客户。 (点评:客户已经说明要自己“随便看看”,售楼人员还寸步不离地跟着客户,会让客户觉得不自在,从而给客户造成更大的压力。) 情景解析 作为售楼人员,热情接待客户是职责所在,是必须且必要的。但对于客户就不一样了,客户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购房决策方式。而且,很多客户在与售楼人员接触时,都会抱着防备的心理,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落入售楼人员的“手中”,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因此,虽然售楼人员热情接待,还是有些客户会以“随便看看”应对。 具体分析起来,客户想自己随便看看,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客户本能的防备心理,想自己先熟悉一下售楼处的环境,或者跟在别的客户后面先行了解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客户有些紧张,不想一进售楼处就直接面对售楼人员,而是通过随便看看消除紧张情绪;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客户可能是还没有明确的购房打算,只是路过售楼处进来逛逛。 无论是哪种情况,客户是上帝,所以他可以说“随便看看”,但售楼人员却不能随便地对待客户,而是要引导客户购买,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当然了,既然客户已经表明自己想要“随便看看”,售楼人员就不能寸步不离地跟着客户,否则这种“热情过度”的接待会让客户更感觉到不安,给客户造成更大压力。 既不能随便对待客户,又不能寸步不离地跟着客户,那该如何接待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适当地与客户寒暄几旬,给接下来的销售沟通添加点“润滑剂”。所谓“寒暄”,其实就是寻找一个客户感兴趣的话题共同讨论,营造一个轻松的聊天氛围,从而自然而然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再适时地把话题引入正题。对于销售而言,寒暄就好比是乐曲的过门儿,巧妙的寒暄是交谈的“润滑剂”,是销售洽谈最好的铺垫,旨在创造出一种和谐的销售气氛。 寒暄的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其实,寒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凡是能引起对方兴致的话题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安全的寒暄话题就是天气和客户的专长喜好了。试想一下,如果别人在不经意间谈到你的专长爱好,你是不是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甚至会产生倾诉的欲望,滔滔不绝讲个不停?因此,在销售洽谈之前,我们售楼人员要尽量设法了解客户的专长爱好,并以此为突破口与客户闲聊,以赢得客户的好感。聊天气就更是强保险,因为人人都可以感受得到,也符合中国人的聊天习惯。 虽然寒暄只是随意的聊天,内容也五花八门,但是如果你是精心准备或仔细观察后,针对客户的兴趣和爱好“下药”,那就能快速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并让客户产生好感。中国不是有旬俗话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售楼人员,最好能在平时就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信息量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售楼活动中,并非什么话题都可以拿来寒暄,有一些话题是禁忌,是碰不得的,比如政治、个人隐私、他人坏话等。据说在美国,女婿和岳父什么都谈,就是不谈政治,避免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口角,所以大家都避而不谈。此外,如果客户身上有明显的缺陷,谈话内容最好不要涉及该方面,这容易伤害客户的自尊心,客户不好过,我们一样好过不了。最后,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话题也不应该谈,否则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被客户认为“穷显摆”,对销售一点儿好处也没有。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