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我有个天猫店卖年糕,一年多时间里,只靠淘 宝直播卖货,已经播了300多场,累积播了2000多小 时。只靠直播,带动自然流量,不烧钱“开车”, 不投钻展,不上活动,直播团队里的主播是由客服 兼任的,利润可观。淘宝直播已经是和传统运营分 庭抗礼的一种运营模式了,不能再当成鸡肋看待, 它意味着消费者变了,必须要转变思路了。 ——本书作者 马涛老师 欣闻马涛老师新作完成,一口气读完,读后感 有三:一是选题切中电商发展新趋势,分析透彻, 深入浅出;二是淘宝直播和电商内容新玩法的案例 丰富,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价值;三是新电商,新 玩法,这本书可以用作行动指南。 ——奢侈品电商从业者 二师兄 马涛老师对直播的见解很深刻,有很强的前瞻 性。在我们珠宝行业,客单价贵,电商的信任问题 很难解决,而用直播就会更直观,更可信。所以无 论新手,还是电商老玩家,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老K文玩创始人 王磊 武林高手习武之道有两种,苦练内功心法,修 炼武功招式。《淘宝直播与电商新玩法》这本书的 精髓在于能够同时把内功心法和武功招式毫无保留 地授予读者,即使一个江湖小白也能通过自己的努 力成为电商武林的高手。 ——乔韵集团执行董事 袁立娜 淘宝主播就是超级推销员!传统店铺受场地、 时间、人数限制,同时向50人推销就是极限,而淘 宝主播一次向50万人推销都不成问题!我们从2016 年就开始玩直播,是比较早的直播红利受益者,现 在我们积累了几百万粉丝,成了大V,慕名而来的合 作机会都应接不暇了。 ——新浪微博百万粉丝养生大V新浪百度视频人 气博主 张淋琳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抢占淘宝直播风口的5类典型代表 第1章 如何抓住淘宝直播的风口 1.1 梳理网络发展历史,直播现象有其必然性 1.2 围绕网红需求诞生的四大业务 1.3 企业与网红合作的重点是产品和网红相互匹配 1.4 淘宝主播需要培养粉丝并且积攒谈资才能可持续发展 1.5 做网红的前提:定位独特的IP和好文案 1.6 网红要火必做的第三件事 1.7 企业如何利用网红走向成功 第2章 错失了淘宝第一波机遇,直接切入第二波直播风口 2.1 新人如何迎接直播风口 2.2 直播15天后日交易额达2万元 2.3 深刻理解用户通过直播购物的真正需求 2.4 全国各地的微商和经销商也看直播 2.5 直播满足了痛点需求且创造了价值 第3章 对娱乐平台网红转战淘宝直播的忠告 3.1 良好的互动可以弥补颜值和其他不足 3.2 选好直播时段可以减少竞争压力 3.3 选产品不要一味地追求低价 3.4 对话:自带粉丝的主播如何在淘宝直播上发挥优势 第4章 职业模特转战淘宝直播 4.1 首次直播可以准备文案 4.2 不能粗暴地推销产品 4.3 建议安排三个人一起直播 4.4 对话:如何收商家的费用以及对商家有什么要求? 第5章 用直播挖掘老客户和铁粉的购买潜力 5.1 淘宝政策重点:内容化、社区化、娱乐化 5.2 如何做好私域运营 5.3 红利期日销120万元,淘宝直播越来越精细化 5.4 持续做内容来沉淀粉丝,再用直播进行转化 5.5 对话:如何获得流量,淘宝直播的权重指标有哪些? 第二篇 电商运营新玩法 第6章 争夺爆款位置,把竞争对手拉下来 6.1 做淘宝快速盈利的三要素:产品、方法和维护 6.2 对话:单坑产出理论实战案例 6.3 对话:产品不过关,早晚会被别人从爆款位置上拉下来 第7章 整合后端资源,提升供应链水平,应对海量订单 7.1 从零开始到年销百万单的电商经历 7.2 整合电商后端资源,打赢电商下半场 7.3 对话:淘宝客推广不增加搜索权重,但增加流量 第8章 抢占细分类目的野蛮打法 8.1 野蛮人闯入电商细分类目 8.2 左手买,右手卖的搬运工要消失了 8.3 放弃游击队式玩法,聚焦长线品类 8.4 对话:关于打法的问题 第9章 凭借运营能力与供应链转战小众类目 9.1 只选有核心产品和供应链的小众类目做 9.2 微商很大方,电商很抠门 第10章 线上线下以及产业园的立体玩法 10.1 粗暴且短平快的打法:多店不停地上活动 10.2 返现30元吸引客户,发一条朋友圈能多卖500单 10.3 整合线下资源,为线上促进销售或吸粉 10.4 培养自己的电商人才,还能发展分销商 10.5 向电商产业园的升级 10.6 对话:产业园、培训、客户的相关问题 第三篇 付费推广和免费流量新玩法 第11章 直通车的另类玩法 11.1 跟着淘宝规则走 11.2 选款和测图同步进行 11.3 关键词的选择 11.4 创意优化秘诀:四个相同标题的创意轮播一起比较 第12章 千人千面时代的SEO 12.1 SEO的发展历程 12.2 与达人合作 第四篇 品牌商和供应链的新玩法 第13章 从阿米巴小组到操盘人 13.1 羊奶粉品类线上全渠道布局 13.2 淘宝规则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无奈 13.3 操盘人制的概念和成果 13.4 消费者运营体系 第14章 靠分销发展一万多家代理的秘诀 14.1 从400个分销商做到10000多个分销商 14.2 从分享开始,听众就是潜在代理 14.3 分析分销商的心理 14.4 用价格体系和价格政策管理分销商 14.5 没有销量的分销商如何处理 14.6 价格政策、管控、代理的利润空间 14.7 招募代理及团队分工 第15章 把握爆款风口,精通运营供应链 15.1 这家工厂为什么总能生产爆款产品 15.2 微创新与知识产权 15.3 产品火爆,如何选择销售伙伴? 15.4 创新需求哪里来? 第五篇 转型 第16章 跨境电商冲击下传统代购如何转型 16.1 澳大利亚代购的兴起与被迫转型的历程 16.2 《淘营销》对我的影响 16.3 运用“长尾效应”应对跨境电商的冲击 16.4 长尾理论把我从淘宝卖家、代购人变成了IT工作者 16.5 客户要不要加微信,有不同意见 第17章 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多方合作的转型 17.1 一份简历吸引很多老板 17.2 依靠成功案例、资源和人脉成立微客岛 17.3 联合企业、学校实现三赢 17.4 想拍《夫子的淘宝梦》那样的微电影 第18章 西部开发:电商企业地域性转型的完美契机 18.1 起步期市场一触即发 18.2 茶卡盐湖爆红始末 18.3 卖青海产品最好的都是外地人 18.4 邀请省内外的人才去西部淘金
精彩页 第1章 如何抓住淘宝直播的风口 1.1 梳理网络发展历史,直播现象有其必然性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关键是要站在风口,而不是站在风口之后。微电商领域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电商时代,第二是微商时代,第三是网红时代。 电商时代诞生了很多品牌商家,例如三只松鼠。他们只是一个基础性电商,“我做电商,我卖我自己的货,推我自己的品牌!”他们的单品很好、很厉害,而且抓住了风口,敢打、敢推,加上策划、包装等都落实到位,最终他们成功了。 无论是品牌的形成还是个人或企业的盈利,一定是跟时代有关的。并不是我们创造了时代,而是我们跟着时代走。时代走到哪里,我们都要跟到哪里,那么个人或者企业就能盈利、赚钱。在电商时代,自己卖好商品,自己做好事情,自己打造好品牌,钱就赚到了,企业就盈利了。 微商时代是怎么产生的呢?在电商时代,诞生了很多有实力、有前景的平台化电商,例如网仓,给所有的电商供货,这就是网仓供货平台;再如电商产业的孵化培训,帮助电商实现梦想,这也是一个平台化的产品。 后来这些平台就慢慢地发展成微商。大家都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做微商。最初的微商是靠“一款产品走天下”.即使只有一款产品,但只要模式设计得好,就能畅销。就这样诞生了很多知名微商品牌,如TST、花红,它们就是把单品做到极致。但是,后来他们慢慢发现自己开始失去竞争力,这时候大家就会“抱团取暖”,其实这就是一个平台化微商的转型。多个企业抱在一起,共同做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里孵化各企业的产品。从理论上讲。这些企业的流量都是不同的,所以平台化微商也曾诞生好的平台,例如云集导,它没有自己的主营商品,但是它就相当于进口商品的一个搬运工,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这里面来。 网红时代诞生了很多知名网红,“我就做网红,我就卖单品,我认为我能成功”。张某奕就是这样成功的.她站在风口,她得到了第一个资源,第一个亮点.淘宝每天有八亿浏览量,在这么大浏览量的环境里,她肯定能变成红人。 以后的发展路线肯定是平台化网红.平台化网红是一个整体的形式,在这里要重点详解。平台化网红是什么呢?现在很多人都想当网红,但问题是如何去当网红.他(她)没有会员,所以就需要这种平台化的对接,在平台上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例如她不会化妆,那她就得学化妆。这个时代,只要围绕网红的一个关键点去做事情.一定会成功。如果是资质好的,可以去淘金,如果感觉自己对网红很陌生,也可以做一些网红的相关周边项目.网红缺什么,你就提供什么,这些都是可以赚到钱的。 1.2 围绕网红需求诞生的四大业务 第一,淘宝直播开通业务。淘宝直播开通就是给所有有梦想的人一张船票,没有这张船票的话,就登不上这条船: 第二,网红的培训业务。如果没有经过正规化的培训,是很难打造成功个人IP的,也很难形成意见领袖的思维。培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企业自主培训,也可以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培训。有一些本身就在做经纪公司的企业,或者专业的“美业(美容美发化妆品等行业)”公司,有很多运作网红的方案,或对化妆特别了解,或对形体特别了解,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培训中来。从培训这个角度讲。需要的资源其实是很多的。 第三,网红的孵化业务。你把网红找来,可能并不能马上带来经济效益,你还需要通过各种定位,各种培训,各种投资,使他(她)成为与企业、产品匹配度非常高的人。再去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P2-5 导语 马涛、王大明编著的《淘宝直播与电商新玩法》是一本关于电商新风口——淘宝直播的实战经验宝典,也是一本深度剖析淘宝平台近年来几乎所有新玩法的笔记。 电商畅销书《淘营销》《淘品牌》作者马涛老师、直播达人王大明老师集合18位各领域电商精英,共同讲述电商运营的那些事儿…… 序言 人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心 路历程,很容易引起共鸣,也很容易让听众获得启 发——因为,分享者是自己身边的人,跟自己的经 历最接近、最相似。 以往的图书大多是个人专著,作者一个人讲, 所有读者看。而社群时代到来后,这种形式慢慢地 改变了,社群里那种大家喜闻乐见又接地气的分享 知识的方式,除了使群成员受益外,也可以结集出 版,让更多人受益。很明显,这个私密空间里说的 大多是真话、实话、有用的话,少了很多套话和废 话。这难道不正是读者所需要的吗?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群化内容的最大特 点。一个作者通常只能表达一种观点,而电商的一 个店铺,则可能有几十种玩法,至于哪一种适合具 体的某一个读者,不同的分享者提供了各自不同的 观点,由读者自己选择。 要强调的是,每个分享者都代表了一段电商发 展史中的故事,而他们都是平凡的创业者,甚至很 多是为了生计才走上电商之路的。他们分享的都是 真实的案例,表述的时候可能会随意一些,因为“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甚至就是读者自己。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的立场和态度.我是坚决反 对刷单的。为什么?因为这与我的价值观不合。我 主张货真价实,在我的第一本书《淘营销》里就是 这样写的,那就是我的思想。后来市场上刷单的人 越来越多,不刷的人反倒成了少数,甚至成了异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开个网店会违反我做人 的原则,那我干脆放弃。刚好微商兴起了,所以 2014—2015年,我开始转向微商的研究,其中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商刷单与我的价值观不合。 刷单就是在进行数据造假,其本质就是造假, 干久了人性会变的。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技术问题 ,是做生意赚钱的一种手段,不用上纲上线,但事 实没那么简单。造假久了,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就 是不再相信数字,不再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用怀 疑眼光看待一切,甚至连真正交心的朋友都没有了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数字造假久了,就会形成 思维定式,那就是一切数字都是可以刷出来的,都 是假的。说白了就是习惯造假的人看待一切都是假 的,性格也会变得多疑,生活中也少了真实和美好 。很多时候总是在内心做斗争,因为必须要消费要 购物,对别的卖家又怀疑,但是又不得不买,把原 有的消费乐趣都变没了。其实人性变了,还会影响 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危害远比我写的这些要深远 。 古人云:“人为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但福已远离。”对待与自己价 值观不同的做法,要防微杜渐,不能对自己放松警 惕和要求。一个正念的养成是需要很久的,但是在 利益驱使下养成一个恶习,却不费吹灰之力。久而 久之,自己都浑然不觉,反倒会以为大家都这样, 自己只是跟随潮流而已,来糊弄自己,违背自己做 人的原则。 刷单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所以本书站在以 上的立场和态度下,坚持把几年以前的一些卖家朋 友的真实经历拿出来分享,希望给有类似经历的朋 友以及后来者提供教训和借鉴。从大家的经历中我 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平台都已经加大力度整改了, 一方面刷单效果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成本也越来越 高。这个成本既包括金钱成本,也包括处罚成本, 平台方面的处罚就是降权、删除、扣分和封店,法 律风险就是违法犯罪。不是儿戏,没有侥幸。 做生意要走阳关大道才能长久,现在淘宝正处 于转型的第二次风口期,以淘宝直播为代表的内容 玩法,取代了过去包括刷单在内的技术玩法,让很 多卖家又看到了希望,通过精密的设计和包装,一 个人就可以实现过去一个团队工作的效果。于是, 大家纷纷把关掉的店又重新开通,或者又开了新店 ,其中就包括我。我又重新回归电商了,因为可以 不用刷单就能把店开好,把生意做起来,关键是能 够赚那些可以让自己睡得着觉的钱。 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对良心卖家最大的鼓励。 抵制不正当竞争,人人有责。 感谢逍遥、王大明、梦婷、安琪儿、陈舒刚、 栾海宏、蔡佳宏、范戈、小山、马军、柳建、志君 、橙云、宫正坤、小蔡、郑泽龙、王元福、杨业义 、洪小松等的精彩分享。 马涛
内容推荐 马涛、王大明编著的《淘宝直播与电商新玩法》围绕淘宝直播平台本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淘宝直播带给淘宝电商的冲击引发的淘宝新玩法展开。内容丰富,贴近实战,对读者有很多借鉴意义。 本书分为五篇。第壹篇介绍抓住淘宝直播风口的那些先行者;第二篇至第四篇介绍的是电商内容时代到来后,由于整个的格局和玩法全都变了,不同的卖家做出的不同的反应,每一种反应都代表了一种玩法;第五篇讲不同类型电商的转型战略。本书汇集了大量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淘宝卖家实战新玩法。可以说,这些玩法几乎就是整个电商群体的众生相。 本书适合各类电商从业者阅读,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提升电商的运营水平,尤其是利用淘宝直播的能力。本书还适合那些希望进入电商领域的读者阅读,可以帮这些读者抓住热点,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