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折叠的时光(方华散文作品集)/中国新锐派作家作品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方华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方华著的《折叠的时光》精选作家方华近几年在国内外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130余篇,其中一些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文史博览》、《中外博览》和《农民文摘》等转载,文章以优美的笔触,诗意地抒写生活和心灵的感悟,在文字的流淌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怀的洗礼。作者的文字重意境,情境浓,如滴落在宣纸上的一团徽墨,渲染,浸透,极具古韵,如一曲流淌在山涧的小溪,蜿蜒跳跃,清纯清新。 作者简介 方华,笔名泥人,安徽巢湖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记者协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皖维集团《新皖维》报主编、民刊《巢》主编。出版诗集《蓝——泥人诗选》《虚拟的村庄》、散文集《攀在树上的童年》等。 目录 第一辑 行吟 枫桥情境 乡关何处 西湖寻梅 浮槎山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理三月好风光 梦想草原 泾县漂流 亲近秋天 处处有风光 徽州古村 楚歌岭散记 旗山探秋 彳亍在一篇游记中 塔川之秋 千古悲歌霸王祠 烟雨黄屯 老街行吟 消失的街市 在九华山过年 城市问路 第二辑 啖香 春韭 卷起春天 春薹 清欢有味是茼蒿 异香徽州 江淮臭干子 天下味 巢湖三珍 毛草鱼 唇齿间的鲜花 乡野蚕豆味 凉拌夏日 苦夏 清爽西瓜皮 火辣小龙虾 荷味绵浓 莲花茶 美味豆丹 萝卜缨 啖一朵菊花 茭白 说说红烧肉 肥美 鱼羊成鲜 鸡头果 冬来品火锅 天寒狗肉香 第三辑 品味 荼?花事 朝颜之美 清平乐 断肠清明 殇情端午 槐花白槐花红 榴花如火 清爽西瓜吟 书中凉风起 江南可采莲 舌尖桂花香 秋音洗心 诗意话重阳 中秋一杯酒 海棠花语 木芙蓉 红叶传奇 一枝红梅报春归 守岁 人生听呻吟 心无垢尘 第四辑 时光 一杯清茶啜春味 春到四月柳如诗 正是赏叶时 胜日寻芳 人间四月天 梅雨天 六月 草色人眼来 小水潭 邂逅一池荷香 女性之秋 秋夜听风 呢哝秋音 清朗秋心 秋叶为琴雨作弦 闲散冬日 咀嚼春天 泡桐花开 乡村五月 探荷 月是故乡明 芦花千秋白 第五辑 闲情 莫负春光 春耕 春种一棵树 陌上花开 婆婆丁 香椿情浓 栀子花开 开在童年的红花草 枇杷缘 蔷薇蔷薇处处开 紫藤花开烟雨中 莲池 楮树丛生 窗外(三章) 看云去 月落日升 又到菊黄蟹肥时 又见牵牛 曾经的菖蒲 侠客豪情暖严冬 第六辑 尘事 鱼的报答 消逝的琴声 那棵树 只需倾听 阳台上的仙人掌 阳台上种草 最后一片树叶 放归 留得绿水青山在 美好城市 美女如云 都会之春 长发飘起来 忧伤人怀 忽然半百 人生之秋 山芋 诗意的约请 阳台前面有棵树 光阴的故事 平淡的日子 时光不老 导语 生活更多是被这些平淡的日子连接起来的。因为平淡和琐碎,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存在。就像一片片树叶,在秋日里飘零,在满地的忧伤中,我们已认不出它们的模样。最终,它们融入了岁月之土。 一片又一片相似的叶子,被岁月重叠,或者删节,使生命显得如此短暂,而时间,却被这一个个的日子拉长。 方华著的《折叠的时光》以优美的笔触,诗意地抒写生活和心灵的感悟,在文字的流淌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怀的洗礼。作者的文字重意境,情意浓,如滴落在宣纸上的一点徽墨,渲染,浸透,极具古韵;如一条流淌在山间的小溪,蜿蜒跳跃,清纯清新。 精彩页 西湖寻梅 到杭州,已是早春时节。落脚旅馆,电视上正播报,孤山上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欲放?不是“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吗? 求教得知,梅花的绽放就是在早春,而非岁寒。傲雪斗霜的应是腊梅,而梅花与腊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于是揣测,“隆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怕是骚客及士大夫们的一种凭枝吊怀与抒情吧?而“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描述的也应是春天里一场暖雪下的盛开了?难怪王安石诗云: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可电视上那些虽不凌寒,却傲过风雪只把春来报的红艳花骨朵儿,仍勾起我寻梅问春的兴致。 那天办完事,正处西湖边,想那湖畔堤上,该有一两枝红梅为我守候着春天吧,于是过断桥,沿白堤一路彳亍而去。 树吐芽,草泛青,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可一路行来,只见柳含烟,不见梅疏影。心中感叹,梅毕竟不同于山野漫布的桃杏,千百年来,恐怕每一叶梅瓣上都被文人墨客们涂写了笔墨丹青,身价也自然高于那些平常的花朵,难得一见了。 行之将久,见一牌坊,立于西湖岸边,上书“复旦光华”四字.语应出《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据说复旦大学的名称也出于此,意指自强不息,寄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教育强国的希望。回转身,见一庭院幽深,信步走入。行百米,迎面一石壁,上刻两朱红大字:孤山。 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电视上播报的赏梅佳境就在此处。 拾级而上,缘径迈步,不由得触目惊叹、提足惊心:文澜阁,西泠印社,六一泉,俞楼,秋瑾墓,欧阳修、苏东坡、苏小小、俞曲园、吴昌硕、蔡元培、林风眠……那一座座亭台、一处处院落、一方方雕塑、一块块碑刻、一个个人物,让我在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面前陡生敬畏而自感渺小。自我感叹,这每一迈足,恐都踩在名人的足迹、文化的卷页之上。 行走在文化与传说之间,一直有暗香扑鼻,却遍寻不见梅影。想必,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就是在梅香中穿行,那些傲立在历史与文化之中的身影,就如隐在林深之处的梅枝吧。 沿水边曲径折转东行,忽见一亭翼然山麓,近观,上书“放鹤亭”三字。看过碑铭才知,原来此处是宋代诗人林和靖的隐居之地。不免暗惭自己的孤陋寡闻、学疏识浅。 林和靖,名逋,北宋人,通晓经史百家,擅书画,工诗词。他曾言:人生贵适志耳,志之所适,方为吾贵。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其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也不出仕,尤喜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诩“梅妻鹤子”。据传,孤山多梅,即始于林和靖也。 林和靖爱梅,也是赏梅高手,每当梅开之季,便经月不出,以诗酒盘桓花下,咏梅佳句迭出,其中《山园小梅》成传世绝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凭吊完林和靖之墓,转过放鹤亭,眼前豁然一亮,满山坡的梅花,似一场热烈的爱情猝然扑人胸怀,浓烈得似乎要将孤山和这个春天点燃。 人梅林,徜徉花下,看洒金梅红白相间,观宫粉梅俏丽袭人,赏黄香梅色重香浓,窥绿萼梅洁白素雅,喜玉蝶梅翩翩若仙,赞朱砂梅紫艳热烈,真是一片妖娆,各具情趣。果然是“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梅林临水处,是一尊鲁迅的巨大坐姿铜像,先生面前是秀丽的湖光山影、大好河山,先生背后是傲过严寒、怒放报春的梅花。其境堪合,其意深远。 “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近观水湄的几棵桃李,枝头刚露出几星小芽儿。由衷感叹,梅花,这个花中的君子,真个是傲骨敢为天下先,香散乾坤万里春。 出孤山,前面就是岳王庙。入得千百年来万民景仰的庙堂,竟与梅花再次不期而遇。在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余音里,一条红梅掩映的石径,把我的敬仰送到武穆的灵前。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心中默诵着咏梅的诗句,登向高处。回首葛岭之下,丛丛红梅如火,处处江山锦绣。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