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实践历史自由--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追寻/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李成旺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一项时代课题,要深入诠释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就必须对马克思哲学传统理解范式以及马克思哲学传统研究方法予以全面反思。李成旺著的《实践历史自由--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追寻》立足历史生成的维度,秉承思想比较、文本解读的研究方法,通过揭示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西方哲学的过程、理路与实质,来呈现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及其思想力量。本书认为,追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渴望,构成了西方哲学史上诸多流派的共同主题,但马克思哲学的独特智慧,就突出体现在它超越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和“逻辑在先”思维范式,把哲学探讨的逻辑起点和人类历史展开的现实起点统一起来,指出人类的历史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因而只有通过对生产方式演进规律的科学探求,才能真正找到实现人的自由的途径,这无疑为我们破解“历史—自由”之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李成旺,1970年10月生,河北平山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系列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副秘书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杂志副主编。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8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与传统西方哲学等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并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现代哲学》《学术月刊》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等文摘类刊物全文或摘要转载30余篇次。 目录 一、马克思哲学传统理解范式的反思与超越 1.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双重效应 2.马克思哲学传统理解范式的四种表现形态 3.对马克思哲学传统理解范式的超越 二、当代视野下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 1.“价值中立”是否可能 2.“本体论转向”现象之反思 3.“去语境化”引用与“原理预设”方法再商榷 4.“解释的经验化”与“回归形而上之思”何为 5.“体系哲学重新建构”再检讨 三、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 1.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历史发生及其自我困境 2.马克思哲学革命: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超越 3.马克思消解和超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三个向度 四、追寻自由的三种路径:启示·理性·实践——论马克思的自由 观及其对基督教和康德传统的超越 1.基督教自由意志的开启与上帝救赎观的自我困境 十四、“外史”: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的基础维度 1.问题的提出和实质 2.“外史”与“内史”: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双重视野 3.现实社会生活:马克思内在批判的方法论生成的基石 十五、马克思哲学的消极历史评价及其回应 1.马克思哲学面临的消极评价和挑战 2.回应马克思哲学消极评价的几点思考 十六、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启示 1.启示之一:以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考察并拓展时代生活 2.启示之二:着眼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启示之三:面向现实实践发展创新马克思哲学 十七、马克思经典的力量之源与研读方法 1.经典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为什么要提倡多读马克思经典 3.研读马克思经典需具备何种方法自觉 十八、完整把握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方法论思考 1.哲学的批判本性与把握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视角 2.超越逻各斯中心主义: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深层旨归 3.从自我意识的自由到社会关系合理化: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展开历程 十九、历程、效应与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再考察 1.“以俄为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路径及其影响 2.创新与误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双重效应 3.返本与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展望 二十、影响当代中国文化价值取向的三种前提性因素探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1.文化内涵再解读与影响文化价值取向的前提性因素 2.政治改革环境与文化价值中自由维度的彰显 3.市场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中创造性维度的生成 4.当代社会变迁与文化价值取向中多元开放维度的出场 二十一、当代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创新路径 1.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问题 2.从社会发展规律的复杂性阐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3.诉诸思想比较视域和文本内在理路诠释来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真精神 二十二、把握世界四种基本方式的自觉整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1.人类把握世界的四种代表性方式及其特点 2.人类把握世界四种基本方式之间的交织与分野 3.哲学理性自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十三、何谓“理性”?“理性”何为?——完整理解“理性”内涵对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意义 1.对“何谓理性”的自觉追问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哲学史上解读“何谓理性”的五种视角及其实质 3.多维度考察“理性”内涵的当代启示 结语: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本真精神的三个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