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维强著的《双口村(集体化时代的身份地位与乡村日常生活)》是关于集体化时代华北平原一个普通村庄日常生活史的论述。著作以双口村无名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情感体验、观念和行为方式为关注对象,以“身份”为切入点,从生命个体的生活体验和自我表达出发,展现农民的各种活动面相和不同身份的时代意义,揭示在集体化时代农民的物质欲求、社会交往、精神需求以及追求权力、占有资源的愿望如何获得满足。通过展现生命个体的沉浮历程、不同命运和面对国家集体化体制约束的调整适应,本书勾勒出农民丰富的内心和焦灼的痛苦,以及国家建构与普通大众生存策略相互博弈的多姿画卷。 作者简介 马维强,1977年生,山西大同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其他项目5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开放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空间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村民的生活 第二节 村庄的政治历程 第三节 村民的居住空间 第四节 日常生活的习惯与条件 第二章 “红”与“黑”:阶级身份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划分成分:阶级身份的界定 第二节 红色身份:村庄的主人? 第三节 黑色身份:村庄的贱民? 第四节 “抗争”:生存愿望的表达 第三章 “干”与“群”:政治身份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阶级话语里的干部与群众 第二节 乡村干部的“反行为 第三节 “恶霸”式干部与受伤的群众 第四章 生计与生存:社会身份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劳动最光荣 第二节 副业的生产经营 第三节 典型的“自由职业者 第四节 村庄里的“贼 第五章 身体与私人生活:日常中的自然存在 第一节 婚外恋:政治与道德的约束 第二节 习俗:生活习惯的政治规制 第三节 娱乐:身心愉悦与政治教化 第四节 日常言论:言语表达的政治化 第六章 精神世界:教徒身份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宗教信仰:身份政治的一个负相关 第二节 爱国与信教:教徒的信仰改造 第三节 守与变:乡村教徒的因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