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玲等编著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第2版)》第一版于1991年由金盾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起源与形成、科学意义、延伸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地区规律,依据二十四节气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等。20多年来几经重印,总发行量已达17.2万册。近年来,无论是农业生产、农业教育、农业科研,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在接受金盾出版社提出的修订任务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思考,除对原版书中的若干错误进行修正外,还融合近年来的有关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是农业气候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希望对当代农业生产能起一些作用。本书作为科普读物,适用于初中文化以上的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学生和科普工作者阅读。
韩湘玲等编著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第2版)》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教授韩湘玲等编著修订。本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已重印11次,销售量达17.2万册。此次修订,除对原版书中的陈旧内容和若干错误进行更新和修正外,又融合近年来有关农业气候方面的科技成果,对该书进行了充实完善。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及其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地区规律,二十四节气的量化。本书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适用于广大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气象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第一章 二十四节气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二)二十四节气的宇宙规律
(三)二十四节气——农业生产活动精炼生动的指南
二、二十四节气的延伸与发展
(一)延伸——从起源地扩展到全国
(二)发展——多类杂节气
(三)渗人生活民俗养生,融入诗词文化
三、二十四节气的内涵
(一)古农书的功绩与启迪
(二)内涵
第二章 二十四节气的地区规律
一、二十四节气的地区普遍性
(一)大气候背景
(二)中国的气候特色
二、二十四节气的地区特殊性
(一)不同地区比较
(二)实例分析
三、农业生产对气候的要求与适应
(一)要求
(二)适应
第三章 二十四节气的量化
一、二十四节气量化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应用二十四节气的多种形式
(二)量化的基本方法
(三)四季的划分
(四)物候与农事
二、农业的基本特性
(一)基本特性
(二)系统性
(三)整体性
(四)特殊性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