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贵清山传奇
分类
作者 常兴荣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常兴荣所著的《贵清山传奇》主要讲的是贵清山及中峰寺的来历。古往今来,关于中峰寺兴衰的故事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精选了80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关于贵清山的传奇故事,它们或感人肺腑,或缠绵悱恻,或脍炙人口,或惩恶扬善或歌颂美德。

内容推荐

由常兴荣所著的《贵清山传奇》是一部民间传说故事集。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精选了80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关于贵清山的传奇故事,它们或感人肺腑,或缠绵悱恻,或脍炙人口,或惩恶扬善或歌颂美德。故事通俗易懂,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

目录

第一回  玉帝喜游度索山 王母欣办蟠桃宴

第二回  群仙聚会南天门 豺狼横行贵清山

第三回  佛祖光临蓬莱岛 东海龙王迎嘉宾

第四回  小白龙王搭彩桥 迎接如来游贵清

第五回  伏羲女娲迁贵清 造人补天创仙境

第六回  玄武神投胎人间 小安武父母双亡

第七回  赵大爷率众逃生 河南寨安武成长

第八回  秦俊流落河北寨 立功赎罪办学堂

第九回  玉女星如愿下凡 老两口喜得爱女

第十回  神仙托梦指迷津 法门寺中遇知音

第十一回 恩师赠银五十两 欢送安武返故乡

第十二回 牛金花心狠手辣 包月娥受尽折磨

第十三回 白龙仙赠言献剑 小英雄勇杀豺狼

第十四回 赴京求援遇知音 太白老人指门道

第十五回 房玄龄启奏民情 李世民梦游仙境

第十六回 天子召见受封赏 李勇陪同游长安

第十七回 钦差大臣察民情 贪官污吏落法网

第十八回 多行不义必自毙 苟仁鬼魂入地狱

第十九回 钦差奉旨送帑银 赵清设宴待贵客

第二十回 牛金花自食苦果 包月娥得道成仙

第二十一回 民众祭奠唐太宗 玄武功成返天庭

第二十二回 唐武宗下诏灭佛 中峰寺在劫难逃

第二十三回 佛祖派员降人间 铁牛重建中峰寺

第二十四回 断涧仙桥雷劈石 雪壑禅院西方景

第二十五回 贵清有幸逢盛世 大雄宝殿矗中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代跋)

附录

常兴荣:想让大山“飞向遥远”

那些日日夜夜 

后记

试读章节

龙王一边说着,一边起身,顺手从一棵桃树上摘下两颗水灵灵的大红桃子,用袖口细心擦过后,恭恭敬敬地献于玉帝、王母面前,道:

“请玉帝、娘娘品尝。”

龙王此举,正合玉帝、王母心意。原来,他俩从南天门降临度索山,望着满目水灵灵的大红桃子,早就垂涎欲滴,只是碍于身份而不便亲自动手。此刻,见龙王摘桃献上,他们非常高兴。现在且不表王母如何举止文雅地细嚼慢咽、缓缓品桃之情,只说玉帝迫不及待地抓过桃子,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片刻工夫一颗大大的桃子已没了踪影,手中只剩一颗鸟蛋大的桃核。桃子一落肚,玉帝顿时觉得清心明目、精神抖擞,不由仔细观赏起桃核来,只见其形状椭圆、小巧玲珑、花纹缠绕、鲜红如血,既像一枚朱砂仙丹,又像一颗赤诚的红心,不由跷起大拇指,称赞道:

“此乃蟠桃也!太上老君赤胆忠心,东海龙君劳苦功高!若非二位仙君齐心协力、辛勤耕耘,精心改造度索山,即使再过一万年,这里依然如故,决不会变成此等令人赏心悦目的世外桃源!”

龙王闻言,不禁受宠若惊,连忙叩头谢恩道:

“小神何德何能,岂敢接受吾皇如此夸奖?”

玉帝这番话,何故令龙王如此激动不已?要说缘由,说来话长:原来,这东海龙王并非天生龙种、玉帝嫡亲,而是昆仑山下通天河源头的一条大黑蟒,历经万年苦修才成为一位龙仙,故而青面獠牙、其貌不扬。据说他当年修炼成仙出山之时呼风唤雨、横行天下,所到之处无不暴雨倾盆、洪水汹涌,顷刻之间可将好端端的一块大平原毁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现在天下各地的千沟万壑,无不是他当年横行天下的“杰作”!

后来,玉皇大帝替天行道收伏了他,经过一番教化之后,量才录用,册封他为东海龙王。此后,他便一直掌管着天下行云流水、刮风下雨……一时权倾下界道教诸神!

当初龙王受封,前往东海龙宫上任,激动地向玉帝拜别:

“感谢玉帝提拔重用之恩,从今往后,小神一定改邪归正,替天行令,忠于职守,决不再让天下老百姓吃苦受罪!”

东海龙王上任之初,牢记在玉帝面前许下的诺言,兢兢业业,十分勤奋。不论白天黑夜,犹如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辞辛苦前往四面八方,替天行令,施云布雨。

由于龙王辛勤劳作,使天下一度出现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大好光景,普天之下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对其歌功颂德。许多地方民众自发行动,在各自居住的村头建造龙王庙,为其塑造金身,每逢初一、十五,争相前去烧香敬奉。

不料,在一片赞扬声中,龙王渐渐产生了骄傲情绪,逐渐变得懒惰起来,不是只顾吃喝玩乐,便是在娇妻美妾间周旋,施云布雨之事则打发子孙前往代劳。后来,龙王暗忖,如此天天派来派去甚是麻烦,还不如将他们每个人一次性定位,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省事,反正自己子孙甚多,即使每条河流中安置一个还绰绰有余。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省事,实在高明,随即便将所有子孙统统封为小龙王,分别派往东南西北、五湖四海,让他们各自分管一片地方。从此以后,龙王只是坐镇指挥,按照天意向各方子孙发布雨令。

龙王这些做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起初执行得也不错,谁知时间一长各方子孙便各自为政,一个个都把替天行令、施云布雨的大事当成儿戏,接到雨令不降雨,不见雨令却乱降雨。该降雨的地方久旱不雨,天天烈日炎炎;不该降雨的地方则连降暴雨、洪水泛滥,致使庄稼人春天播种的种子,不是被火红的太阳与黄土一同烤焦,便是被顷刻间冲天涮地的暴雨洪水连同肥土沃地一起冲人江河湖海,他们盼星星盼月亮,辛辛苦苦劳动,等来的只有贫穷与饥饿。这么一来旱涝冰雹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简直比老龙王当年刚出山时的情况还要严重!然而,由于龙王家大业大,鞭长莫及,故而对那些有令不行、令行不止的子孙们无法可治。为此,普天之下顿时怨声载道,老百姓叫苦连天!

这些情况引起了山神、土地、城隍、社令等地方神灵的极大不满。他们不约而同地前往天宫为民请命,请玉帝严究东海龙王玩忽职守、违抗天意等责任。各方神仙为民请命的举动,引起玉帝的高度重视,几次欲派天兵天将兴师问罪,却都被王母娘娘拦住了,王母娘娘念其以前勤奋,恪尽职守,建议玉帝从轻发落,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玉帝这才饶他不死,要不然他恐怕早已龙头落地!

P3-5

序言

《贵清山传奇》是常兴荣先生花费十多年心血而成就的一部力作。常先生几易其稿,广纳谏言,反复推敲,查经问典,终成大作,其不懈努力的精神令人敬佩。

贵清山是大自然赏赐给漳县父老乡亲的一块风立宝地。在世世代代漳县人民的心目中,贵清山是智力与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对她的歌颂与赞美古有之,今亦有之。在漳县老百姓的意识形态中,对神山圣水的颂扬本身就是一件积善积德的事情。

天地生万物,而人是万物之精灵。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精灵。所以,作为贵清山下的漳县人,因山水而自豪。因山水而得福,既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感恩!

兴荣先生是位土生土长的漳县人。他曾在贵清山麓的草滩乡工作生活年余、他熟悉贵清山,敬仰贵清山。他念念不忘的是在有生之年,能为贵清山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经过多次的思索之后,决定以贵清山的传奇故事为体裁写一本书,以彰显这座神山的不朽魅力!

于是,他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资料查询、文字积累、民俗风情的研究和神话故事的搜集上。时经多年,当他的第一稿完成之时,虽苦而犹乐,那种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当他布兜里提着手稿向亲朋好友请教的时候.当他满怀激情向文人学士征询意见的时候。不求褒奖,只求批评,诚恳虚心,博采众长。一部传奇实为精神之寄托,情感之交流,民风之荟萃。俗中有雅,雅中含俗,相得而益彰。

所谓“传奇”,实乃“奇传”。既有神话故事的演义,也有千古风俗的流变。无论是奇峰峭岩。松涛夜月,鸣禽走兽,山花流泉,在作者的笔下都赋予生命的气息。

书妙贵在意境。有意境尚可联想,有联想方能生动,有生动即可感人。“诚乎然哉!贵清之贵矣。贵于不朽之灵韵:贵清之清矣,清于永恒之和平!”(《贵清山赋》)一部《贵清山传奇》,贵在漳县山水传奇之先河,续贵清文化之源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荣先生功不可没矣!

自古以来,漳县是个明德修道、崇文尚武之地,在传承文脉推广武运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漳县人勤劳朴实、忠厚敬业。如果每一位漳县人都能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大家拾柴,火焰更高。我们的故乡一定会更加壮美!

值此兴荣先生大作付梓之际,吟诗一首。以志祝贺。

十年一剑喜书成,昂首开颜望贵清。

莫笑今生常作念,松杉映水共兴荣。

谨为序。

成倬

2013年7月26日于兰州

后记

《贵清山传奇》付梓之际,回顾17年艰辛创作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在此期间,由于创作遇到了许多困难,我曾多次动摇,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之所以能坚持至今,是因为遇到了知音,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些年来,县领导对《贵清山传奇》创作工作很重视:县人大贾占渊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李淑英部长,亲自上门询问本书创作进展情况,商量出版发行事宜。县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包俊林副县长亲自审阅书稿,并发短讯予以高度评价和真诚鼓励。

甘肃省平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省工商局副厅级巡视员、诗人王兴祥看过初稿后,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西北民族大学宣传部长、著名作家陈自仁先生看了初稿后,热情地鼓励道:“《贵清山传奇》文字流畅,内容丰富,写作难度大,能写成今天的样子,实属不易,特向常先生表示祝贺。”同时,他开诚布公地提出了八条很具体的修改意见。于是,便遵照二位提出的这些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

漳县政协原主席赵玉忠同志,十多年以来一直关心着该书的创作工作,为了鼓励我,便将初稿在县政协文史委主办的《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2008年11月)上节选登载了五回。

2011年8月,赵主席将书稿推荐给甘肃省广播电视台副主编成倬先生修改作序。此后,成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十分认真地看了书稿;并应本人请求,再次看了重修的书稿,于2013年7月26日,欣然为之作序

2007年1月初,定西日报社编辑、记者何环璟,慕名上门采访之后,于2007年1月14日在定西日报“西部周末”第七版“文史长廊”专栏发表了题为《常兴荣:想让大山“飞向遥远”》的新闻通讯。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李雪兰,多年来一直关心重视本书的创作,积极热情地帮助我修改书稿。她原打算将《贵清山传奇》在自己主编的《漳县文化》杂志上连载,结果在第二期登载了第一回“玉帝喜游度索山,王母举办蟠桃宴”后,由于缺乏经费、刊物停办使计划落空。随后,她于2013年6月1日为《贵清山传奇》撰写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代跋。

县离退休党总支第六支部(作者所在支部)书记王明义同志2010年4月看过本书初稿后很受感动,从此便十分重视关心本书创作工作,多次审阅校对书稿,帮助查找相关资料,相继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2013年11月30日,王明义同志在支部党员学习日会议上,胸有成竹地说:“《贵清山传奇》书稿我看过几遍,构思独特,内容精彩,引人人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它的问世,将会引起强烈反响,对宣传贵清山,发展漳县的旅游事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作者辛辛苦苦把书写成了,却无力出版。作者历尽艰辛十多年,其初衷就是为了宣传贵清山,发展漳县的旅游事业,我作为一名党员、作者所在支部负责人,说句公道话,如果因此让其心血付之东流,实在有点太可惜,换言之等于失职。为此,我提议以咱们支部的名义向总支提出建议,请总支再向县上有关部门反映,让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书足够重视,尽快筹集资金出版发行。”他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赞成。

总支书记陆德贤同志接到报告后,十分重视,与王明义同志两次来家中找我进一步了解情况,审阅书稿。随后,于2013年12月16日召开总支全体委员会议,经过研究,讨论决定采纳六支部建议,以总支名义起草了一份向县委宣传部提出应早日出版发行《贵清山传奇》建议的文件。

县委宣传部在接到建议文件后,引起高度重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淑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张向前,县委文联副主席徐霄等主管、分管领导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并于2014年1月6日亲自到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商讨出版的有关事宜,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协调沟通,为该书的最终出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面对这些可亲可敬、雷厉风行、一如既往为党为人民事业忘我工作的老同志、老领导的关怀,我深深感到了温暖。我激动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许多往事,觉得比起他们这种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写的那些东西付出的一点努力又算得了什么?

这本《贵清山传奇》与其说是我创作的,还不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为确切,因为在10多年几易其稿的修改过程中,先后采纳了30多位看过初稿的读者提出的修改意见。如果没有大家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帮助,就没有《贵清山传奇》的今天。在此,谨向多年来所有真心实意支持帮助过《贵清山传奇》创作工作的汪国硅、赵国玺、蔡文选、赵波、任兴国、林其春、冯国桢、朱国宝、杨富忠、王平(陇西)李金换、郭彦斌、马志明、雷晓东、李兴华、蔡玉华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2014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