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篇:每个宝宝都是最棒的
1.“对牛弹琴”要趁早
时光树:宝宝21天
从出院就开始每日坚持给笑笑做婴儿被动操、抚触、洗澡;每日坚持读儿歌和故事给笑笑听。每个人都觉得我是在“对牛弹琴”。
前20天,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我,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从第21天起,我开始正式并坚持每天记日记。
教育,只有在准备充分,我心情好她状态佳的时候才能进行。其他时候只能任她自然生长。
孩子就是一个空瓶子,你装入丰富生动,她就是丰富生动;你装入空虚无聊,她就是空虚无聊。你如果先装了丰富生动,那么空虚无聊就没了场地:反之亦然。
妈妈私房话
孕期的一系列“变故”,加上生产时是产钳术,生完孩子之后,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我,能每天跟上孩子的节奏,照顾好她也照顾好自己,并休息好,就相当不错了。在当时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下,我完全没有力气和心劲去执行更多,不得不对生孩子前就定下的早教计划望洋兴叹。
对于认为我是在“对牛弹琴”的人,我只在心里轻问一句:如果你相信胎教,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早期教育可以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呢?
2.我从未想过要培养神童
时光树:宝宝2个月
在院子里带孩子晒太阳时跟几个妈妈谈起早期教育,她们都对此不以为然,说孩子这么小,只要快乐就好,不要给孩子压力,反正也不指望孩子是天才神童,更不指望孩子未来能成名成家……
知音难觅!
我从未想过要培养神童,只是不想让孩子这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前3年被错过、被耽误,只想给她提供与身体、智力发展相适宜的环境,给她及时的教育。难道教育就等于不快乐,就等于给孩子压力?
妈妈私房话
早教有很多流派。比如:冯德全教授的0岁方案;西方引进的蒙氏教育:反对早识字、早阅读,认为任何早教都是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一派。另外还有亲子阅读派、台湾王财贵先生的读经派以及杜曼和七田真派。对了,还有在家上学派等。每一派都有其道理。客观地说,无所谓哪个是绝对正确或是绝对错误。
不管我们家长选择了哪一派,这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但是,不管你是哪一派的,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快乐教育为根本,做到孩子和大人都轻松愉快,而且在这一路上都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去努力、去坚持,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任何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流派,其目标都不是培养高大上的神童、天才和富翁。
补充篇:九年半之后,宝贝9岁8个月
现在,我每天接收到的微信群的信息:来自老师的就是各种竞赛、各种培训班、各种升学知识的储备;来自孩子同龄人的家长的各种信息无外乎最终的指向都是考名校、读名校、成就成功人生!
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会去说,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不要给孩子压力……我仍然感到知音难觅!
十年前,我从未想过要培养神童,只是不想让孩子这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前3年被错过、被耽误,只想给她提供与身体、智力发展相适宜的环境。给她及时的教育。难道教育就等于不快乐,就等于给孩子压力?
十年后,我常常问:难道教育就等于升学+考试+读名校?早期孩子能力发展的各个关键期,大人们关心的是孩子快乐与否。后来,到了该关心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孩子是否有学业上的压力时,大人们关注的却是升学!考试!名校!唉,人很难不被所处环境中的某些力量一路裹挟着走下去。
神童、天才、富翁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我培养孩子的目的。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件事,是外可以助人,内可以养家,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三件事情还是同一件事情,我认为,这个人就足以称为成功人士了!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
P2-4
读书,工作,成家,生娃娃……30岁那一年,眼看着生娃娃这个事儿不能再拖下去了。好吧,我认为我准备好了。
我的2004年是这样度过的:
1月13日确认怀孕,欣喜;
2月22日出血先兆流产,害怕;
2月23日至4月29日,卧床养胎,失去人身自由;
4月29日至5月8日,住院保胎,担心;
5月9日至8月5日,做正常孕妇,心平气和:
8月21日至8月24日,再次住院,习以为常;
9月8日至9月9日,待产室及产房,永生难忘:
9月9日至9月14日,产后住院,新生命的开始!
2004年9月9日,孩子出生,迎接新生命的同时,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的生命之旅。到今天,整整十年过去了,我的生活,因为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生命的状态,因为孩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之前工作的关系,我知道:
人生头3年,对于任何一个宝宝来说,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贵!
人生头3年,宝宝就是一个空瓶子,家长应该往这个瓶子里装什么至关重要;
人生头3年,身体的发育,是重中之重;
人生头3年,语言能力,可以优先发展;
人生头3年,是行为、习惯、性格的播种期。
所以,我决定排除万难,陪宝宝度过她人生中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人生头3年。
以下是宝贝成长大事记:
身体
2004年9月9日出生:从出院就开始每日接受妈妈做的婴儿被动操、抚触、洗澡;
22天:趴在床上,练习抬头;
26天:第一次“爬”;
29天:视觉训练;
1个月16天:踏步反射;
1个月21天:被竖立着抱;
2个月2天:俯睡;
3个月11天:翻身了,从仰卧到侧卧,俯卧抬头超过90度;
4个月13天:抓、撕、扯、舔、啃、咬;
5个月:坐得笔直,能坐上十来分钟;
6个月:抓着东西站起来,站很长时间,站得很稳;
7个月:爬;
9个月1天:走,迈出人生第一步;
10个月:大步流星、快步如飞地走;
10个月3天:赤脚训练;
1岁:能行走自如,会爬高上低,几乎会跑了,会跳摇摆舞,会跳踢踏舞,会跺脚,会爬上爬下,拇指、食指动作熟练,会打开和盖上瓶盖,会打开盒子拿里面的东西,会一页一页地连续翻书N次以上等;
……
认知
2004年9月9日出生:从出院就开始每日听妈妈读儿歌和故事:
23天:第一次看字卡,看了11秒:
29天:《低幼儿歌》可以坚持长时间听了,而且她黑黝黝的眼睛一直都紧紧地盯着书看:
1个月:形成固定的学习时间;
1个月11天:专心地看墙上的汉字;
1个月22天:开始认人;
2个月15天:说话时间总和达到40分钟,且是与大人交流着说的;
2个月21天:把学习当成了享受;
2个月22天:一口气看了一百多张字卡;
3个月6天:《低幼儿歌》坚持一口气听完100首儿歌,持续四十多分钟;
3个月11天:可以独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个把小时没问题,对字卡百看不厌;
4个月8天:“口不能言,心已默识之”;
8个月22天:再次爱上“字宝宝”;
9个月24天:自发地拿起书来,一口气看了7本图画书和1本儿歌书;
……
1岁6个月10天:第一次准确、完整、独立地唱歌;
1岁6个月23天:会讲故事;
1岁7个月9天:会读九十多首儿歌;
1岁7个月16天:说了一句英语;
1岁11个月5天:成了一个小小读书王;
2岁4个月5天:开始说英文;
……
跟宝宝每一天的成长、变化、进步相比,做妈妈的,每一天也都在成长着、变化着。
感谢宝宝,让我在走出校园多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以新生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养育孩子的学习中;
感谢宝宝,让我这十来年有缘结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育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感谢宝宝,让我有机会成为《双语“小天才”养育实录》和《口语不好也能教宝宝学好英语》两本书的作者;
感谢宝宝,每一天,我都确信自己是个不断提升的人,而且也在不断地帮助他人提升。
笑笑妈
2014年10月13日
《妈妈教出3岁双语小天才》是从0岁开始的一份全面、详尽的中英双语育儿记录。作者笑妈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一个“普通”孩子的“不普通”的成长经历: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不到2岁就会读中文书,3岁能阅读英文书,3岁半以前读了近千本中英文儿童读物,2岁会编儿歌,3岁能口述写信和日记,她的运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习惯和性格品质等各项指标都超前发展,笑笑的成长经历相信会对各位妈妈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笑妈,一个口语不好的普通职场妈妈,她的宝宝笑笑2岁就会读中文书,3岁能阅读英文书,3岁半以前读了近千本中英文儿童读物,她的运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习惯和性格品质等各项指标都超前发展。
《妈妈教出3岁双语小天才》以日记的形式,展示了笑笑的成长经历,相信会对各位妈妈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