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傅雷家书(给学钢琴的孩子)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傅雷//朱梅馥//傅聪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著的《傅雷家书(给学钢琴的孩子)》收录了1954至1966年傅聪留学波兰学习钢琴和旅居英国演奏钢琴期间,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往来通信235封。大都是他们之间讨论学习钢琴、演奏钢琴的情况及体会,弥足珍贵。书信中既有父母的对学琴孩子的引导和帮助,又有孩子学琴的热情和困惑,对当今中国学习钢琴的孩子及家长多有启迪。

内容推荐

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著的《傅雷家书(给学钢琴的孩子)》是大翻译家傅雷与大钢琴家傅聪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间的往来通信,实录傅聪留学波兰学习钢琴和旅居英国演奏钢琴期间与父母的交流,其中最宝贵的是傅聪学习钢琴和演奏钢琴的体会,对如今正在学琴和准备学琴的孩子,尤为珍贵。应该说,这是世界上唯一记载父亲辅导孩子学琴、孩子汇报学琴体会的文字实录,对琴童及其家长应是一部“琴艺养成书”。书中楼遥夷初版代序、金圣华中译24封英法文信和全部傅聪家信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能收录。

目录

代序傅聪的成长 傅雷

代序读家书,想傅雷 楼适夷

傅雷百年诞辰纪念版序 金圣华

傅雷夫妇与傅聪往来家信

一九五四年(48通)

一九五五年(34通)

一九五六年(28通)

一九五七年(19通)

一九五八年(07通)

一九五九年(03通)

一九六○年(19通)

一九六一年(24通)

一九六二年(14通)

一九六三年(12通)

一九六四年(07通)

一九六五年(16通)

一九六六年(04通)

附录钢琴讲课录 傅聪

编后记 傅敏

试读章节

十月十二日聪信摘录(波7)

每天的工作是那么累,零零碎碎的事又那么多,音乐会啊,朋友来找我啊,常常耽误我练习的时间,我一定得补回来。这样便常常牺牲了写信的时间。

最近工作紧张,我疲惫不堪而有不能支持的感觉。虽说我只要做到“竭尽所能”,但是想到国家交给我的责任是如何重大,而我又是好强的,还有最使我寒心的,是大家对我的期望太高了,不单是国内,而就是在波兰,现在他们音乐界到处盛传我如何的了不起。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己的根底,自己的才能。若是他们不那样重视我,也许就会轻松得多。

最近我主要是练协奏曲,我的音质大有进步,特别是很重的和弦。这月的二十二、二十三日间又要到华沙去,是波兰最后一次预选,我只去参加和乐队合练协奏曲。

我九月三十日在华沙的庆祝中国国庆纪念会上的演奏,成绩很好,是自己最满意的一次,节目是《牧童短笛》,罗忠镕的《前奏曲》和萧邦的《幻想曲》。会址是华沙的爱乐乐团所在地,钢琴是斯丹威,妙得令人心醉。《牧童短笛》其实是很难弹的,我这回也算弹好了。《幻想曲》尤其成功。十月二日在华沙大学,也是纪念中国国庆的,我也演奏了一次,成绩也还好。九月二十八日在克拉可夫的国际书店俱乐部,也弹了一次(也是纪念中国国庆),节目是两支中国曲子,九支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及萧邦的《夜曲》(作品四十八号之二),三支《妈祖卡》和《摇篮曲》《幻想曲》;加奏弹了德彪西的《金发女郎》《吟游诗人》《小牧童》以及萧邦的《革命练习曲》,那天的成绩以斯克里亚宾、德彪西及中国曲子为最佳,萧邦却不够令人满意。

事先我上了一课,斯克里亚宾丝毫未动,德彪西则学到很多,我非常高兴。我真急于希望比赛快快过去,让我好好的在各方面尽量的学。杰维茨基教授的古典是有名的,我听到他的几个学生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真是使人佩服。又,这几次上台我都完全不紧张。

我近来心情平静,就是总有点急,技巧究竟赶不上音乐。目前我的技巧,在国内也许不算差了,但在这儿,周围全是第一流的技巧,怎么不使我自惭形秽呢!

二十日下午我参加了演奏会,一共三人。第一个安杰伊-恰伊科夫斯基,是一个犹太人,一个天才作曲家兼钢琴家,今年只有十八岁,是拉扎尔·莱维的学生。(听说莱维是法国最好的教授,霍洛维茨,迪努·利帕尔蒂——罗马尼亚最好的钢琴家,很年轻就死了,——都是他的学生。)他是一个天生的现代音乐演奏家,弹普罗科菲耶夫和拉威尔真是绝妙。但他是属于冷漠、理智一型的钢琴家,他弹的萧邦并不好,气质太沉闷。他是波兰钢琴家中的最大天才。

第二个是利迪娅·格蕾赫托芙拉(她是去年来中国的),也算是这儿比较好的,有极好的技巧,属于大天才而无大艺术家心灵的一型。

这儿有比杰维茨基教授艺术家得多的教授,但好钢琴家却不是好教授,如什皮纳尔斯基(帕岱莱夫斯基的学生。第一次萧邦竞赛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奥勃林),查索罗夫人(埃贡·彼得里的学生)等,都是很好的钢琴家,但以教授而论,却不如杰维茨基多了。就是有一点,和杰维茨基在一起,很少感到人情味;而他们却是那么可爱,另有一种鼓舞学生的力量。

我上课大半是上音乐的课,只是碰到技巧难题时,才教我练习的方法,并没有专门练练习曲。但音乐的课,决非一个一个小节的教,那简直是荒谬,除非学生真是废料;若是需要一个一个小节教的学生,还是趁早停学的好。音乐永远是个整体,而非一个一个的音符。这个轻些,那个响些,这样教出来的音乐,是数学,是死的公式,真正所谓“形式主义”。当然仔细是应该非常仔细的。

我每一次上课总学到很多东西,但都不是死东西。另一方面,说句老实话,冤枉气有时难免得受一些;有时两次课他会教你两种截然不同的弹法,弄得你莫名其妙。其实这也很容易想通,因为教授也是人,不免有时过分一些(尤其是为了纠正过去的错误),到下回又发现学生跑得太过了,又要拉你回来。他常常记不起上次的事,你要辩也无从辩起。说到脾气,我不得不说,杰维茨基教授的脾气实在算是大的了,但是我们做学生的却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做学生的,应该尽量了解先生。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

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是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真正的演奏家也必须是有创造性的演奏家。P62-64

序言

这是大翻译家傅雷与大钢琴家傅聪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间的往来通信,实录傅聪留学波兰学习钢琴和旅居英国演奏钢琴期间与父母的交流。在本书代序《傅聪的成长》中,傅雷首先谈了自己对傅聪教育的基本观念:

第一,把人格教育看做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做次要。

第二,艺术教育只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音乐教育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以此观念为基础,又谈及傅聪的钢琴教育:傅聪三岁至四岁之间,就爱听古典音乐。从而认为:“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正是“存了这种心,才在他八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琴的”。傅聪十七岁那年,因为“他能刻苦用功,在琴上每天工作七八小时”,“对音乐的理解也显出独到之处”,才肯定他可以专攻音乐的。

从傅雷的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孩子学习钢琴,父母要有清醒认识:首先是孩子有兴趣,其次只是存培养孩子的爱好之心,最后要在看出孩子能刻苦有天赋才决定可以专攻。万不可想入非非,徒费财力和精力。

孩子开始弹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得法。所谓“得法”,既有老师的因素,也有家长的因素,更在于孩子自己的摸索。这一切,家书中均有详细实录,对琴童及其家长应是一部“琴艺养成书”。

家书代序“读家书,想傅雷”由楼适夷先生撰写,家书中夹杂外文和英法文信由金圣华先生中译,其与家书中“傅聪家信”之中文简体字版著作财产权均已全部转让我公司,二○一七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自二○一七年始,《傅雷家书》完整著作权由我公司独家享有,仍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合肥三原图书出版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一月

后记

爸爸一生工作严谨,就是来往书信也整理的有条不紊。每次给哥哥的信都编号,记下发信日期,同时由妈妈抄录留底;哥哥的来信,也都编号,按内容分门别类,由妈妈整理成册。可惜在十年浩劫期间,爸爸书信所剩无几。今天,如果能把父亲和哥哥两人的通信一起编录,对照阅读,必定更有教益。

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信,略有分工,妈妈侧重于生活琐事,爸爸侧重于启发教育。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爸爸给哥哥的中文信件共一百九十封,妈妈的信也有百余封。哥哥在外二十余年,几经搬迁,信件有所失散。这本家书集选自哥哥保存的一百二十五封中文信和我仅有的两封信。家书集虽然只收录了一封妈妈的信,但她永远值得怀念;妈妈是个默默无闻,却给爸爸做了大量工作的好助手。爸爸一生的业绩是同妈妈的辛劳分不开的。

今年九月三日是爸爸妈妈饮恨去世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一生刚直不阿的爸爸和一生善良贤淑的妈妈,编录了这本家书集,寄托我们的哀思,并献给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傅敏

一力八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9: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