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樱主编的这套《自然课》不是课本,它是大自然发给你的邀请函,邀请你来——送别迁徒的候鸟,访问精灵的云雀,偷拍松鼠的晒台,观察春天第一朵花,秋天第一片落叶,记录夏天那场大雨,冬天那场暴风雪。《自然课》是一套兼具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书,是一堂极有意义的自然课,它不仅让你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更让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本书是分册《自然课(春)》,在这堂自然课中,你会充分感受到春天的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一起
杨红樱主编的这本《自然课(春)》将带领孩子们跟随大自然的脚步,走过四季,去感受不同节气,动物、植物、气象、物候等的点滴变化,探索自然的奥秘。融入大自然——参与大自然的活动 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的好奇,将在自然探索“活动”中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些活动都需要孩子们亲自实践,可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如:草莓、水仙花等不同植物的种植活动,到观测站观察鸟类的活动、追踪雪下的生命……这些活动能让孩子用观察记录的形式探索自然的奥秘,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渐渐地,孩子们会像马小跳一样,学会在自然笔记上涂鸦,追踪鸟儿的迁徙,做一群小蝌蚪的“妈妈”,照顾一朵属于自己的小花……
杨絮满天飞
“又是一年春来到,杨絮满天飘!”四月,一个个轻软飘忽的白色小精灵——杨絮漫天飞舞,轻轻飘洒,以它们特有的方式又来拜访我们。天空中、操场上、河沟里、墙角边,到处都是杨絮,一片片,一堆堆……
千万不要以为这幅画面很浪漫哦,马小跳和他身边的人们都被这些杨絮弄得鼻子过敏,浑身难受。这是为什么呢?马小跳决心解开这个秘密,于是他开始了对杨树的“侦查”活动。“侦查”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查百科全书,上网搜集资料,弄清楚这些杨絮的身世。
原来,杨絮是杨树的种子。杨树的小绿果发育成熟后,逐渐裂开,那些白色絮状的茸毛就像小伞一样带着种子漫天飞散,科学上叫它杨树飞絮。
第二步,请教轰隆隆老师,弄清为什么有的杨树飞絮,有的却不飞絮。
结论:杨树有雌雄之分。雌树为了传播种子,繁衍后代,所以飞絮;而雄树则没有絮,所以不飞絮。
第三步,咨询身边的人和植物学家,了解杨絮的危害。
马小跳经咨询后得知,杨絮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危害有:
1.杨絮会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小红疹、脱皮、瘙痒等症。
2.杨絮容易黏附在汽车的冷凝器和水箱上,影响汽车散热,使车辆发生空调不凉等故障。
3.杨絮还会带来不小的火灾隐患。
4.如果杨絮“不小心”飘进实验室,会影响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
哎呀,一看见马小跳的“侦查”结果,尤其是最后一条,很多同学都震惊了。丁文涛说:“应该将杨树赶出我们的生活,以防它害我们过敏。”可是马小跳却认为,杨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请看他们的精彩辩论:
丁:真是不懂,种这些杨树有什么用?弄得人们一到春季就深受杨絮扰人之苦!
马:说这种话就是没良心。杨树作为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发芽早,落叶晚,绿期长,速生,叶面积大,净化空气能力强,为我们的绿化和美化环境作出了这么多贡献,难道因为一点儿过错就要把它们的功劳销毁吗?
丁:我听说有一种专门治飞絮的“针”,只要给飞絮的杨树打上就行了,可以强制它们不飞絮。
马: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干吗要因为人的苛刻要求而让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受限呢?杨树飞絮可是为了繁殖下一代啊!
丁:那也可以通过喷药来抑制啊。
马:嘿!难道喷药就不污染环境了吗?到时候你吸入的可就是有毒的农药了。
丁:那就全种雄杨树嘛!
马:不知道你的书都看到哪儿去了!告诉你,雄树的花粉很多,到时候你同样会过敏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丁:哼,那你说,难道我们就必须忍受这些痛苦吗?
马:我们可以想办法嘛,我们可以戴口罩,可以通过人工降雨减少飞絮,也可以在杨树下种植小灌木,挂住飞絮,不让它们到处飘,等等,方法很多,只要不伤害杨树就好。
丁:你……
“马小跳,好样儿的!”没想到路曼曼先鼓起了掌。这次没有错哦,她真心地为马小跳鼓掌,为他的好学,也为他的善良……
P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