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化腾跑赢互联网的26个竞争策略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宋振杰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策略1兴趣转化商机

——玩也是一种生产力

发现自己的兴趣、渴望、理想,专注地去发挥自己最擅长的那个部分,就是有梦想有行动力的创业者,在哪儿都能创造和贡献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重点倡导的创业精神。

——马化腾

【策略看点】

技术达人不是攀比而是实用

熟知马化腾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玩也是一种生产力。”从玩中找到乐趣,把玩的心态和现实的价值与利益结合起来,不仅是马化腾发展事业的原则,也是他开发软件的一个宗旨。

一、从技术达人到赚钱能人

当年,还是大学生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沉醉在计算机程序的汪洋大海里,一行行代码让他好奇,一个个程序让他兴奋。很快,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成了各种病毒的克星,为学校电脑维护乐此不疲;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以显示自己的能耐,让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这时候的马化腾就是一典型的技术达人——通过彰显自己的技术,显摆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

中国第一波股市浪潮袭击着深圳,也影响着马化腾。1993年大学毕业前夕,马化腾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很快一家公司找上门来,问他多少钱才卖,马化腾也不明就里,不知道多少钱合适,就让对方出价,对方给了5万元。一个小小的软件就值5万元,这“第一桶金”让马化腾大喜过望。从此,马化腾明白了一个道理:实用的技术可以转化为金钱与财富。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参与炒股的同时,他发现一种通过网络实时显示股票走势的板卡。有了这样的板卡,股民在家里就可以看即时行情,而不用天天再往证券公司跑,马化腾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他就和几个朋友把市场上的各种股票板卡买过来,拆解研究,博采众长,开发出了一种性能更强的股霸卡。此卡一投放深圳市场就出现了断货的情况,价格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2000多元。股霸卡让马化腾的第一桶金更加丰盈,也奠定了他创业的原始积累。

二、理性务实的腾讯基因

从技术达人到赚钱能手的转换,体现了马化腾的实用态度,而这种理性、务实、实用的风格也成为了马化腾一贯的行事原则,并决定了后来腾讯的企业基因。开发“股票分析系统”和“股霸卡”的经历不仅让马化腾收获了金钱,更让马化腾收获了三个方面的成长。

第一,马化腾明白了一个道理,技术达人不是攀比而是实用。开发软件的意义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回顾这段经历,马化腾说:“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写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希望自己写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第二,技术创新不一定就是闭门造车的原创发明,了解其他技术与产品的缺点与短处,以此为契机进行创新与升级,是创业成功的捷径。学习借鉴先行者的优点和长处,运用前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参与竞争,也从此成为了马化腾和他的腾讯竞争制胜的法宝。

第三,个人兴趣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生产力。这时的马化腾已经明白了兴趣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商机、商机转化为财富的过程和意义。

【深度解读】

玩儿出来的QQ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进入当时深圳最大、全国知名的寻呼公司——润迅通信做软件工程师。也是在这一年,一些日后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大都和马化腾一样默默无闻。网易创始人丁磊走出大学校园,回老家宁波电信局上了班;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还是杭州的一名英语老师;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忙得不亦乐乎。也是在这时候,一个概念悄悄流行,一种趋势暗流涌动,这就是互联网。

一、互联网上的ICQ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马化腾被公司派到美国的电信设备企业哈里斯集团接受培训。这时候,计算机网络在新科技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也正是在美国培训期间,马化腾才第一次如鱼得水地接触到了Web网络。当时的互联网,是黑白的、无声的、无趣的,每天花几分钟处理邮件,花半小时看看新闻,就没什么事可做了。在漫游网络的过程中,一款名为ICQ的聊天工具引起了马化腾的特别关注和兴趣。

ICQ是以色列四位大学毕业生制作出来的一种互联网聊天工具。ICQ是“I Seek You”的谐音,意思是“我找你”,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通过互联网实时进行对话沟通,而且是免费的。这种软件被赋予一个新的类型名称:IM(即时通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小软件,将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P2-4

目录

第1章 创业与生存

 策略1兴趣转化商机

——玩也是一种生产力

 策略2三问哲学

——做最有把握的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策略3第三者跟随

——“后发”是最稳妥的竞争方式

 策略4死扛

——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第2章 产品与研发

 策略5体验为王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策略6体验设计

——让产品自己召唤人

 策略7简约

——实用方便就好

 策略8极致,爽!

——极客精神,匠人品质

 策略9用户研究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

 策略10洞察人性

——发现需求,投其所好

 策略11产品经理制

——用杰出的产品经理催生杰出的产品

第3章 创新与超越

 策略12先模仿再超越

——模仿有理,更有道

 策略13微创新

——表面类似,本质不同

 策略14快速迭代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策略15敏捷开发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策略16试错成长

——灰度法则,宽容失败

第4章 市场与营销

 策略17止痛

——让用户由“痛”变”痛快”

 策略18挠痒

——揪住欲罢不能的虚荣心

 策略19娱乐化

——让产品好玩儿有趣

 策略20病毒营销

——让大家告诉大家

 策略21人以群分

——“群”与“圈子”的巨大商业价值

 策略22人聚财聚

——QQ空间:网络版的“清明上河图”

第5章 发展与模式

 策略23颠覆与革命

——三个月河东,三个月河西

 策略24跨界与逆袭

——不在跨界中重生,就在逆袭中死亡

 策略25平台战略

——“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策略26移动的船票

——微信:站在移动互联网的潮头

序言

腾讯:中国互联网的鲜活标本

写完这本书松了口气,就跑到乌镇参加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一个论坛互动中马化腾说,今后腾讯要做互联网的“连接器”,不仅要连接人与人,还要连接设备,连接服务,连接场景,“连接一切”。

马化腾提出“连接器”的概念和愿景,意味着腾讯竞争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调整,也搅动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格局,成为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新名词之一。

一、为什么写这本书?

关注与跟踪研究腾讯这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十来年了,青少年沉迷于QQ聊天曾让我忧心,有关腾讯抄袭的恶评曾让我忧虑,反腾讯情绪曾让我焦虑,成为“全民公敌”的马化腾也让我同情,3Q大战更让我捏了一把汗,腾讯建设“互联网生态园”终于让我释然……作为IT行业的旁观者、评论者,眼看着腾讯从一只蹒跚学步的小企鹅,成长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五的互联网企业,马化腾内心的酸甜苦辣我自然无法品味,但腾讯发展的轨迹值得好好总结。

翻阅了市面上有关腾讯与马化腾的书籍,发现大都是一些描述性、故事性、传记性的作品,而对于腾讯为什么一直能够走到现在?为什么有惊无险?为什么网民已经用了十几年的QQ到现在还活力四射、不减当年?微信为什么会出现在腾讯而不是其他企业?马化腾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腾讯一直一马当先、引领潮头?初创企业、互联网企业如何借鉴学习腾讯的经验?传统企业如何触网转型?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与解剖就是这本书写作的原意与初衷。

二、这本书写了什么?

腾讯17年的风雨兼程,马化腾17年的栉风沐雨,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真实写照。这本书从五个方面解析了腾讯引领潮头、发展壮大的脉络,用26个策略诠释了马化腾撒豆成兵、一路凯歌的原因:

1.创业与生存。初创企业如何规避创业陷阱,首先要活下来,然后再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第一章中,马化腾的兴趣创业、“第三者跟随”策略与“三问”哲学,给出了清晰的回答。

2.产品与研发。是什么让用户十几年来对QQ不离不弃?在第二章中,腾讯“体验为王”的产品文化,简约方便的设计理念,追求极致的极客精神,洞察人性的产品策略,以及产品经理推动的内部机制,是腾讯产品成为经典与流行的秘诀所在。

3.创新与超越。为什么微信诞生在腾讯?腾讯是一家只会抄袭不会创新的企业吗?如果说当初的QQ是歪打正着,那么,微信的横空出世则有其基因决定的必然性。第三章,展现了腾讯以快速迭代为代表的微创新模式与文化,深入解析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创新的可行路径与方法。

4.市场与营销。腾讯开启了互联网企业增值服务的先河,那些虚拟的诸如QQ秀之类的产品为什么让用户欲罢不能?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品牌的传播与营销?第四章解剖了腾讯的营销案例与平台,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手法。

5.发展与模式。马化腾近期曾兴奋地表示,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那么,腾讯的“连接一切”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以及传统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充满颠覆、逆袭与跨界的互联网新时代里,传统行业与企业如何转型,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会找到答案。

三、这本书对你有什么用?

有趣、有料、有用,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原则和出发点。为了方便阅读,对每一个策略的解读采用了三段式递进结构,“策略看点”尽量有趣,“深度解读”争取有料,“实操参考”做到有用。

这样的写作结构主要回答三个问题:马化腾是如何做的?马化腾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所以,这本书不是为马化腾树碑立传的书,而是一本感知中国互联网发展脉搏的书,是一本了解马化腾并思考自己的书,是一本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生存与竞争的书。

四、马化腾的未来与我们

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化腾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未来,他的“连接一切”的梦想将与中国企业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过程中,行业界限将模糊,企业边界将消失,不久的将来所有的企业都只有一种形式——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排山倒海,任何企业、任何人在趋势面前都不能置若罔闻、独善其身,焦虑、等待、观望只能错失机遇,只有拥抱变化、主动应对才是良策。

变化如风。风,吹灭了蜡烛,吹旺了篝火!对马化腾与腾讯17年生存与发展策略的解读,我比较深刻的感悟是: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样的感悟?你准备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交流分享!

宋振杰

2015年元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腾讯17年的风雨兼程,马化腾17年的栉风沐雨,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鲜活标本。这本由宋振杰著的《马化腾跑赢互联网的26个竞争策略》从五个方面解析了腾讯由小到大、引领潮头、发展壮大的脉络,用26个策略诠释了马化腾撒豆成兵、一马当先的关键成功要素;同时,也为互联网时代如何竞争、如何创业、如何转型提供了具体实用的实操方法与路径。

编辑推荐

由宋振杰著的《马化腾跑赢互联网的26个竞争策略》全景展示腾讯17年风雨兼程的创业历程

全面解析马化腾一马当先的竞争秘籍

具体指点互联网时代竞争发展的路径方法

作者十几年的跟踪研究与深度思考

一个小软件如何成长为一个超级平台?

一个小梦想为何能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一个小人物如何能呼风唤雨引领潮头?

技术男是怎样成为了影响世界的企业家?

马化腾如何悄悄跟随,后发制人,一剑封喉?

为什么腾讯“一直在复制,一直在进步”?

微信为什么打败了米聊?

微信为什么诞生在腾讯而不是其他公司?

互联网时代如何创业,如何竞争,如何转型?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