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终南/寻访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山是远离尘埃离天最近之所在,从古至今,总有人不管得意或失意都会走向田园,幽栖林下,那些洞悉天地奥妙、道德高尚的人喜欢住在山上。

每天,我们穿行在都市中,来不及看一看月亮和渺远的星空,乡村和田垄正在被城市水泥丛林所覆盖,辽阔的田园弥漫在浮尘之中。我们都读过陶渊明的诗,但归隐田园似乎是一个梦。

在城市之外,山雨洗清田野;山影幽兰,空谷有清音。你来或不来,南山常在,传承着古老中国精神的秘密。

张剑峰主编的《终南》展现白云深处的心灵秘境,重返古老中国精神的秘密家园!远离尘世,发现美好,探访中国最适合隐居的地方!

内容推荐

终南山中,茅屋洞穴之间的炊烟从来未曾断绝,耕读与山居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消失。如今,那些读着黄卷,嚼着菜根,住在茅屋的人不是古人,而是从都市返回田园的一群现代人。他们的生存没有完全依赖人群,他们的内心没有被信息化干扰,在大部分人向着越来越拥挤的物质世界涌动的时候,他们守住了一片诗意盎然的山野。

张剑峰主编的《终南》展现了当代山居生活,为你的心灵提供一处休憩之地。阅读他们书写在石头或树木上的文字,你会闻到松针的清香或菜根的味道……

目录

辋川寻梦

——王维故居辋川地理寻访

幽幽南山

——终南民间采风

白云出岫

——岩穴之士与终南岩穴地理

山居煮茶

——南山亭茶谭

山居诗钞

高士行迹

山居札记——寻梦桃花源

问道书简

试读章节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一生之中总要芒鞋竹杖负笈千里,以沧浪之水濯其手足,以海岳清岚涤其心怀,畅游沉醉于烟霞林泉之间。凡有山水必有松柏,凡有松柏必有幽禽,凡有幽禽必有兰竹,兰竹之间必有高士。在广袤的终南群山之中,林泉洞天犹如出岫白云。唐朝的王维曾隐居于终南山蓝田辋川山谷,种植着他的田园诗。他的诗歌与他的隐居生活引来众多清流白衣,采集那些茂盛的诗意。

辋川据崤山之胜,辋谷河发源于商山东南,向北流入灞河。在王维之前,辋川早有飘然的身影活跃在那里。《避暑录话》中记载,宋之问在辋川与卢藏用、司马承祯、释怀一等结为方外十友。

王维卜居的辋川,宅邸宽广,山林辽阔。他素衣清容,食草木而吐兰香,临流抚琴而长啸。为了使后来者感受辋川的清韵,王维将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辋川画成山水长卷,名为《辋川图》,并将图卷制成石刻,保留在他后来施为寺院的鹿苑寺内。

这幅图在热爱山林的人群中流传了千年,使很多人掩卷遐思心驰神往。《蓝田县志》中收录了很多阅读珍藏过《辋川图》的人的文章,甚至有文字写到读这幅图可以治病。

时光已经飞度千年,王维的辋川图景早巳堆积了厚厚的尘埃,沧桑到无法辨认。人们都知道美景如同朝露不可采集,但是,千百年来寻访者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止,每个时代总有人展开图卷去寻访传说中的辋川,我们也一样禁不住寻访的脚步……

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生命深处丰茂的诗境,王维已经幽游在那里,屈原则在水边歌吟,陶渊明长醉在菊花丛中,李白与谢灵运一起望月。以文化为根,古人在追寻故乡的方向,我们也正泅渡而去。

辋川风物中,早期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源于王维的一封书信: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雏,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开始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与野老共话桑麻,与故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伙伴。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曾一同隐居在终南山中。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这封信使王维渐渐为名所累,如果没有这些山水,没有诗名,那么他不会被安禄山点名召见并授以伪职,后来也不会被大唐皇帝削职,甚至差点丢失性命。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P2-3

序言

悠然见南山

在中国,山是远离尘埃离天最近之所在。在中国古代,文人们不管得意或是失意都会走向田园,幽栖林下。那些洞悉天地奥妙、道德高尚的人喜欢住在山上

每天,我们穿行在都市中,来不及看一看月亮和渺远的星空。乡村和田垄正在被城市水泥丛林所覆盖,辽阔的田园弥漫在浮尘之中。

在城市之外,山雨洗清田野。山影幽兰,空谷有清音。少年时期读过陶渊明的诗,归隐田园似乎是一个梦,但是幸好南山依旧。

终南山的山谷中,茅屋洞穴之间的炊烟从来未曾断绝,而耕读与山居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消失。如今,那些读着黄卷,嚼着菜根,住在茅屋的人不是古代人,而是从都市返回田园的一群现代人。他们的生存没有完全依赖人群,他们的内心没有被信息化干扰……在大部分人向着越来越拥挤的物质世界涌动的时候,他们守住了一片诗意盎然的山野……

那些住在岩穴或者茅屋中的人,他们穿着从终南山中采集的龙须草编织的蓑衣(自从五千年前轩辕黄帝编织了蓑衣,他们就一直披着那样的绿蓑衣),穿着草鞋行走在天地之间……

在终南广袤的群山中,生长着松竹,在松竹和岩穴之间住着这些高洁之士,他们栉风沐雨,箪瓢而居;他们出作入息耕读修身……

分享当代山居生活,阅读他们书写在石头或树木上的文字,你会闻到松针的清香或菜根的味道……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淡泊、空无、清贫是一种享受,仙佛洞府的终南山,让修道的人有个精进的地方,终南山的茅蓬生活我也学习。

——星云大师

读这样一本书犹如沐浴阵阵松风,忙碌的都市人可以在吃饱饭之后推开朝南的窗子遐想——那是终南山的方向,那里有人在替我们坚守着一片古老的精神家园。

——电视节目主持人 梁冬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终南山,那里是中国文化的圣地和隐逸的天堂。终南山需要《问道》,当今的中国需要《问道》,为这个浮躁的时代注入一丝可以清静的凉风,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让《问道》更好地生存发展,也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刘绥滨(青城派掌门、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得主)

终南山是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之山。现在,仍有一些现代隐士在山中修行问道。此书记录了山中地貌和真实隐士故事,读后让人心驰神往。

——著名出版人 路金波

《问道》和它所分享的终南山田园耕读以及隐居修道生活,是现代人心底里被压抑的梦,同时也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简单、朴素、清洁,是每个人本有的生命状态,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一起上终南山。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