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良、吴宝君主编的这本《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地向家长介绍了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如何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所遇到许多心理问题的解决技巧和方法,使父母和孩子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于晓良、吴宝君主编的这本《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地向家长介绍了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如何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所遇到许多心理问题的解决技巧和方法,使父母和孩子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容推荐 于晓良、吴宝君主编的这本《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家庭教育学体系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两大部分共六讲,第一讲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第二至六讲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指南。既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又确保所选内容资料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可作为社区、家庭、学校教育的指导用书;可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读书;可作为社区工作者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讲 做健康的人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三节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讲 做情绪的主人 第一节 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辅导 第三节 提高积极情绪能力 第三讲 做受欢迎的人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常见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良好人际关系培养 第四讲 做有智慧的人 第一节 理解学习的概念 第二节 常见学习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第三节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第五讲 做自信的人 第一节 自信心的特点及教育 第二节 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第三节 增强自信心的辅导 第六讲 做坚强的人 第一节 意志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常见意志行为问题与辅导 第三节 提高抗挫折能力 试读章节 1、父母权威 如果孩子不尊重你,可能有两种主要的原因:一是你对孩子放任自流,根本不管他,在他面前已经丧失威信,当你威胁孩子说要惩罚他时,你却从来不兑现,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刻你总是心太软,你明确订立的管教规则随你的心情而变化;另一种情况是,一旦你觉得孩子捅了大娄子,你就严惩不贷,严厉得近乎残酷无情,跟孩子很难真正沟通,甚至会去监视孩子的行踪和他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对孩子放任自流不仅会引发很多矛盾,让孩子变本加厉,不断地提出更多要求,还会让孩子产生忧虑,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统一的行为准则——到底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又是被禁止的。父母太过专制也同样会有问题,这会让孩子缺少自我肯定,尤其是当他们处在青春期时,这对孩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过于强制性的方式还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抑郁情绪,让孩子从此变得消极。 作为父母,关键的平衡点就是你要把建立自己的权威当成一种责任。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是正确而又必要的?你是否有能力对此作出判断并且执行?你对此信心越大,就越能建立起家长的权威。人人遵守的法律、你的价值观和个人信仰、孩子的个性,这些都是家长建立权威的基础。一个家长应该既专制又民主——他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大家一起讨论,但必须是最后拿主意拍板的人,并且确保这个决定被尊重。你可以每天晚上开一个家庭会议,每次讨论一个主题,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议或批评,最后由家长来综合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做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权威危机。 2、私密性 开明的父母(在家里,大家做什么都互不隐藏),无所不在的父母(我无时无刻不在,无所不知),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孩子的私密权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父母和孩子过于亲密,在孩子面前不避讳爱人之间的举动,缺乏情感和肢体上的适度羞怯等,这些都对孩子有害——孩子难以学会自制,缺乏自信,内心埋下攻击性的种子,随即是一系列的情感和性问题的困扰。 要改善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你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家是由很多不同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由于年龄、家庭角色和个性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尊重孩子要从一些基础概念做起,例如要让孩子知道身体是属于他自己的,孩子的身体不是家长取乐或施加权威的工具。如果说很难界定什么是私密空间,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具体的标准,如孩子有必要拥有自己的空间,拥有自己的秘密,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衣服以及与谁做朋友。孩子的看法和情感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有权表达出来,也可以选择保留一切。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必须要放弃想知道关于孩子的一切的想法,也不要让孩子看到或听到关于成人生活的一切。 3、家庭的等级 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混淆角色是很危险的。你确定在你家里,家长和孩子各自的位置都很明确吗?角色分配不清和等级不明会导致局面混乱。把孩子当伙伴,家长不像家长,孩子承担过多的责任,角色可以对调,做什么一定需要大家都同意…… 当一切混淆的时候,孩子就会像迷路一样找不着方向。我们都知道,各就各位是家庭和心理平衡的基础方程式。要明确各自的身份,界限就应该存在,孩子就应该和成人区别开。方向一旦定了,剩下的就自然不用担心。 家庭成员不是一群一起嬉戏的伙伴,父母和孩子要在家庭等级中角色分明,家长要忠于家长的角色,就是说你要接受自己要扮演“坏人”——命令者和惩罚者。这样的角色并不让人愉快,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比一个万事好商量的家长更有帮助。 在保持成人角色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达成默契,前提就是不要试着去填平两代人之间的沟渠,不要老想着获得自由,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不要逃避你作为家长的责任,也不要疏于管教孩子。你可以借给孩子你的衣服,但是不能一起用一个衣橱;可以向孩子要些建议,但是不能让孩子像一个成人一样来拿主意;可以一起做一些休闲活动,但是不要总是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搁置你和伴侣的生活安排。 P20-21 序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关怀人、爱护人,就必须重视人的心理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不断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的儿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心理基础,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 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正确指导;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合适的教材。近年来,国内虽然出版了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书籍,但几乎没有系统论述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图书。为此,我们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编写了这本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果的图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系统性。本书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家庭教育学体系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两大部分共六讲,第一讲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第二至六讲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指南。 2、具有前沿性。本书由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选聘的优秀教研员和省级骨干教师撰稿,既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又确保所选内容资料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全面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精神。书中典型案例、案例分析、专家指导建议和延伸阅读,许多都是实验课题学校教师们在指导家长实践中的体验。同时,本书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科学地引领家长培养孩子,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社区、家庭、学校教育的指导用书;可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读书;可作为社区工作者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我们深信,本书将为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帮助;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小学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的出版得到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沈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各市教师进修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课题学校校长、教师的参与和配合,在这里我们一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4年2月于沈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