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能股份在2005年4月19日公布不利的季度收益报告,当天股价接近跌停,投资者根本无法作出快速的反应。但是在当天之前,权威性的一份研究报告已经在内部流传,该报告对韶能股份作出了降低评级的意见。对应的几天,二级市场上该股走势出现一个平台整理的格局,普通投资者从市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危险性,而且股价企稳的形态还会吸引一些人参与,但是实际上这种“反向性”的效果总是无处不在。因此,从股票投资主体的不完全公平性来看,中小普通投资者更需要把握这个反向技术。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游戏规则”。
充分把握价值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内容以后,投资者应该理解分析股票为什么需要一个如此复杂的流程:正是由于公司基本面的可计量性,所以我们矫正了价值定价的合理地位;又因为预期的误差以及其他波动的难以把握,为了分散这种集中性的价值风险以及给普通投资者更多的可操作性建议,所以又提出寻找一种技术方法来判断这些综合因素;在技术方法的辨别采用中,分析了规律与突变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只有当所有的投资者对一个股票的看法体现在价格走势图上时,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把握这种复杂的波动性;而所谓的“所有投资者的看法”实际上指的就是博弈的方法。很明确的是:股票市场是一个公众性博弈市场。如果投资者对这种场合的游戏规则全然不知,那么所有的建议都是倾向于不要操作股票。因为普通股市场正如本杰明所说,不是一个称重的市场,而是一个投票的市场。关于博弈这个话题,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社会性游戏规则,所以非常适用于股票市场分析。作为一种技术突破,用博弈均衡的过程来解剖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跌变得非常必要。另外,虽然认为所有的波动风险都被包含在对博弈的判断上,但是对大盘进行单独评估,可以获得一份额外的保险。因此,投资的整个过程就是:用价值评估,以博弈参与,借大盘保险。
在炒股的游戏中,除了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变幻莫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必须被投资者充分把握,这就是所谓的大盘,或者说市场、行情。因为这是一个总体的系统,所有的个股都在承担着系统收益与风险的波动。而少数几只完全不理会大盘指数的股票是因为其公司基本面、技术上的影响力过分强大,导致对第三因素——大盘的影响反应不大;但要因此而忽略大盘那是完全错误的,绝对多数情况是市场分析处于第一个步骤。在现行方法中,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不但从宏观经济和行业选择开始分析,也从市场环境开始分析,然后才是提炼个股;而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既然强调了个股的自我表现,那么对公司基本面、技术上的把握要非常到位,否则风险就会加大。投资者如果对2004—2005年的A股市场统计数据还记忆犹新的话,应该记得当时能够逆大盘而走强的股票不足100只,而能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更是不足30只。这些都足以说明大盘因素在股价波动因子中的重要性。
在分析大盘这个系统风险的时候,必须引入政府这个角色。自股票市场诞生以来,对政策的依赖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像中国A股这样的新兴市场,政策市说法一点都不为过的。当然这也是正常现象,组织一个游戏需要构建一个平台并且维护它,而在建立的初期,政策影响权重自然要大一些,顺利的维护期间影响会小一点。政府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显然是通过大盘来实现的,所以说在市场系统分析中必须强调政府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大盘本身也是具有技术走势的,与个股一样,大盘的格局也是可以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来分析的。绝大多数的政府政策影响了大盘指数的走向,而我们从技术上也可以配合着来解释这种运行规律,这就是关于大盘分析的方法,最终这个市场格局就成为个股分析的其中一个要素。而在所有政府政策影响中,有一点值得我们特别理解,那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我们进入这个市场之前,或者要对市场在较长时间内的总体环境定性的时候,必须提前对此进行研究。因为体制建设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就好像是这个平台的基本支柱,它对大盘指数的影响如果要用技术方法来分析,那样的意义是很小的。到现在为止,可以认为:对股票市场起着彻底作用的因素就是体制这个东西。所有外来资本要真正参与国内的金融市场,如果从其他分析方法开始研究,那可能会是输得非常彻底和非常冤枉的。因为体制若有变动,那么对这个平台上所有内容的研究都失去了分析的依据和意义。而对于国内的体制研究与其他绝大多数的国家是不同的,这种特色我们可以从2001年前后中国A股市场所遇到的在政策上的难题得到一些启发。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