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爷爷教你学知识》系列图书取材经典,内容不仅丰富有趣,同时能让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身边的世界,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寓教于乐。书本选用的纸张上乘,排版清晰易读,彩色插图精美,不仅有游艺园(叶圣陶爷爷教你学知识)很高的阅读价值,更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这本《说话行文(叶圣陶爷爷教你学知识)》是其中一册,图文并茂,是孩子们课余生活不可多得的精神伴侣。
《叶圣陶爷爷教你学知识》收录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著名作家叶圣陶及与吴研因、王志瑞等合编作品。丛书套装一共四本,内容包括算术、音乐、美术、竞技运动、运动会、玩具制作、模型制作等内容,语言通俗流畅,适合当代儿童阅读。《说话行文(叶圣陶爷爷教你学知识)》是其中的一本,以介绍怎样写信读报、怎样写日记等方面知识为主,另外还有些经典的好人好事小故事,图文并茂,是孩子们课余生活不可多得的精神伴侣。
当着大众的面前,把某一件事实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或是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意见,尽量地发挥出来;或是把某一种的科学,详详细细地讲出来,这都叫作演说。演说的人演说终了便好了,辩论却不是这个样儿。对于某一个问题,有人主张正面的,有人主张反面的,大家把理由像演说样地说了出来以后,可以互相驳复。甲方说乙方的理由怎样的不充足,乙方说甲方的证据怎样的不完备,最后受公正人的批评,这叫作辩论。
辩论不是争论
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发生了误会,往往会分成甲乙两派。甲派说乙派有什么错误,乙派也说甲派有什么错误,口讲指画,哓哓不休地争论起来。大家不肯认错,便变成谩骂,有时竟致打架,这就是辩论吗?不对,不对,辩论不是这个样儿的,这样的叫作争论。
辩论的态度很严正,很郑重,双方只是对于辩论的题目上尽量地发表意见,尽量地指出对方的错误,不羼入一些意气。谁胜谁负,全凭公正人的批评。胜的人没有傲态,败的人也不会债气。
小朋友们时常还有这样的情形:
做错了一件事,说错了几句话,有人来替他纠正,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告诉他怎样做或怎样说才对,在理应当感谢那纠正他的人,可是有的小朋友却会不服。明知自己是错的,还要想法掩饰自己的锴,和人辩难。这就是辩论吗?不对,不对,辩论不是这样的,这叫作强辩。
辩论的材料,理由很正当,证据很充足,只是从理论上或是事实上证明自己的主张,或是指摘别人的主张,不该有服气不服气的杂念夹在里头。
在实行辩论以前,像搜集辩论材料,预拟辩论纲要,练习辩论时的姿态等等,都要先事准备。假使不先事准备,见对方讲得头头是道,理由十足,态度自然,自己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是能说几旬,也都是空泛的话,既没有充实的理由,又没有确切的证据,更不能扼住对方的弱点,提出质问。语句的组织不能适当,语调的高低不能自然。这怎么能够博得听众的同情呢?
以下的两事,应该事先准备:
1.拟制辩论纲要;
2.练习。
拟制辩论纲要,须分作四步手续:
第一步是分析题目:凡是一个辩论的题目,都可分作正反两方面。譬如说:“夏天时的生活是不是比冬天时的生活舒适?”这一个问题,便可以分出正反两方面。说夏天时的生活舒适是正面,说冬天时的生活舒适是反面。参加辩论的人,先该认定自己主张正面还是反面,再仔细辨别题目中的重要涵义,最后还应该去搜集材料,调查证据。
就拿上面的一个问题说,重要的涵义是说明生活的舒适,便该从生活的舒适上着想。
第二步是搜集材料:材料要搜集得多,辩论的内容方可以充实。普通都从下面的三方面去搜集材料:一是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二是征求别人的意见,因为个人的见解,个人的知识,难免不很正确,不很充足,所以须访问别人,以谋集思广益;三是查阅书报杂志,因为个人的知识和访问得来的,或许有错误,或许不翔实,书报杂志记载的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对方主张的理由也须预想一下,并搜集驳斥的材料,使对方的理由不能成立。
第三步是调查证据:要说明自己的主张,最好不要空口说白话,要引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或是提出有力的证据,像调查表统计表等等来充实自己的理由。
要驳斥对方的主张,也不要空口说白话,因为空口说白话,理由不很充足,决不能使对方心折。最好能引出事实来证明对方的主张错误,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对方的理由不成立。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