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历史研究青年学者萧西之水最新力作,且中国日本史史学会会长汤重南作序推荐。
第一次用文字重演历史上的第零次世界大战——针对日俄战争,国际史学界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是“第〇次世界大战”,即认为日俄战争与后世一战、二战关系甚密,可以看作两场世界大战的预演。本书以这一理论为根基,从日俄战争全过程中寻找出14个点位,在全景式再现历史的同时,解读为什么日俄战争会与一战、二战有所联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〇次世界大战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萧西之水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〇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历史研究青年学者萧西之水最新力作,且中国日本史史学会会长汤重南作序推荐。 第一次用文字重演历史上的第零次世界大战——针对日俄战争,国际史学界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是“第〇次世界大战”,即认为日俄战争与后世一战、二战关系甚密,可以看作两场世界大战的预演。本书以这一理论为根基,从日俄战争全过程中寻找出14个点位,在全景式再现历史的同时,解读为什么日俄战争会与一战、二战有所联系。 内容推荐 萧西之水的《第〇次世界大战》以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为起点,以1905年《朴茨茅斯条约》签订为结束,在10年历史中讲述了日俄战争从缘起到结束的全过程。书稿内容主要分为“开战”、“战争”、“战争侧面”3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详细讲述日俄两国如何在东北亚地区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在谈判中一步步互相失去信任,进而在国际上英俄对立的背景下走向战争;第二部分以一手史料为根据,全景式再现了日俄战争全过程,对日俄两军战略战术、将领性格、组织结构都有着详细的描写;第三部分描写了5个不同人物在日俄战争中的命运走向,以此展现日俄战争的不同侧面。 目录 第一章 火药桶,如何引发? 第二章 同盟,跨越洲际 第三章 谈判全球化 第四章 军部,雏形 第五章 偷袭,始于安全困境 第六章 现存舰队与堵口 第七章 火力战,想打也打不成 第八章 愚将?只是不适应要塞堑壕战 第九章 营前不和 第十章 T字战术,不可一意孤行 第十一章 打仗最怕什么?信息不足 第十二章 海上六万里,要过多少国家? 第十三章 T字战术,实战能用吗? 第十四章 谈判全球化,第二期 第十五章 借钱打仗很流行——高桥是清 第十六章 这个间谍有点吹——明石元二郎 第十七章 鹰派?鸽派?——小村寿太郎 第十八章 两位“军神”的末路——乃木与东乡 第十九章 哪来的“第〇次世界大战”?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火药桶,如何引发? 为什么会有火药桶? 19世纪末期,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宗主国,一种是殖民地。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埃塞俄比亚,就打退了意大利人进攻;再比如大清朝,也并不全是殖民地。但除此以外,世界上的土地,大都烙上了人的印记,一个国家不是控制着别人,就是让别人控制着。 这有什么,不就是瓜分殖民地么? 不一样,现在这种格局下,瓜分殖民地已然不是拿着枪就可以占,因为其他大国已经捷足先登;别说人家不让你占,没准人家还想占你的殖民地呢!于是在殖民地交汇处,甚至在宗主国交汇地,常会爆发冲突。 这便是19世纪末的世界格局:围绕殖民地、势力范围,宗主国明争暗斗。 这让19世纪末的世界局势变得非常迥异。 本来两国对立,由头大多是领土、民族、宗教、经济,但现在,殖民地、势力范围成了新矛盾。而且比起前几个矛盾,殖民地、势力范围的产出利益实在太大,居然成了主要矛盾。于是新现象产生:国家矛盾,往往不是因为两国本身矛盾,而是两国都觊觎一块地方,在这块地方发生了一些摩擦,于是两国就干了起来。 想想一战吧,塞尔维亚远处欧洲一隅,冷不丁让人杀了大公,看起来和其他国家无关,结果英法俄、德意奥互相宣战,然后美国、日本也加入,蔓延成国际灾难。 有些地方,大家都觊觎,很容易出摩擦,兵家称“争地”,现代给了一个新名字——火药桶。整场日俄矛盾中,火药桶首次在近代亮相——这就是中国东北(满洲)、朝鲜半岛(韩国)两地。 满洲、朝鲜,这两块地方不能分开 一提日俄战争,大部分国人直接想到: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居然在我们国土上打仗,实在是岂有此理! 的确,日俄打仗,跑到中国地面儿上,老少爷们很不爽,正常。但也要注意,日俄争夺的重心,绝不仅有中国东北(满洲),更有朝鲜半岛(韩国),而且日俄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两地的争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先说日俄矛盾的起点——三国干涉还辽。 1895年4月17号,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但紧接着4月23号,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却不约而同,一起跑到日本公使馆,要求日本退辽东半岛。 这件事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欧洲国家直接干涉亚洲主权国家条约,世界历史上这算头一次。 虽是三国干涉,但主谋肯定是俄国,这点没问题。问题在于,很多人都觉得,俄国让日本退地,只是想自己占住满洲,却忽略了另一个因素:俄国还想占有韩国。 这点证据在何处呢?就在俄国给日本的公文中: “俄国皇帝陛下政府查阅日本向中国要求的讲和条件,认为日本拥有辽东半岛不仅有可能危及中、国首都,也会使朝鲜独立有名无实,危害未来的远东和平。因此,俄国政府为向日本皇帝陛下政府再次表示诚实的友谊,劝告日本政府应确然放弃领有辽东半岛。” 文中透露两个重点: (1)拿了辽东半岛,对中国有威胁; (2)拿了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无法中立。 . 其实这都是俄国的关注点:辽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日本一旦拿到这个地方,北可以拓向北满,东可以与日本本土遥相呼应,夹击朝鲜。 俄国这才动用外交手段,说什么也要让日本退还辽东半岛。 从一开始,日俄之争就不仅限于满洲,更有朝鲜半岛在里面插了一杠子。 若想理解日俄矛盾,必须始终明确一个观念: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俄国,满朝两地利益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从来也没人告诉你的日俄矛盾点 但对满朝两地,日俄两国认识却并不相同。 日本要控制朝鲜半岛,是要在国外找一个缓冲地带:即便有战争,也能将坏影响降到最低。但想控制朝鲜,就必须搞个二级缓冲地带,来保护朝鲜半岛。 纵观明治时代,日本大陆战略的第一步便是控制朝鲜半岛。这种理论托生于1870年代的“征韩论”,经历众多波折,到了1890年代,“征韩论”终成主角。1890年3月、12月,日本第3任首相山县有朋为把“征韩论”提升一个层次,特地唠叨过两次: “想来,国家独立自主之路有两条,其一是守护主权线,其二是保护利益线。主权线指的是国家疆域,利益线指的是与主权线安危有紧密关联的区域……我国利益线的焦点,事实上在朝鲜。” 简而言之,拿辽东半岛,是保护朝鲜半岛;拿朝鲜半岛,是保护日本国境。 保护国境不要紧,却侵犯了俄国利益线。俄国远东国境在海参崴、伯力一带,与满洲、朝鲜都接壤,这些地方都是俄国的一级缓冲地带,也就是俄国所谓的利益线。 日本人啊,很抱歉,辽东半岛是你的二级缓冲带,却是我的一级缓冲带,你要占,我怎么可能不插手呢?让你占了辽东半岛,下一步肯定是要拿朝鲜半岛,俄国不能容忍一下子失去两块缓冲带! 换句话说,不得已时,日本可以为朝鲜弃满洲,后来日本提出“满韩交换论”,根源也在这一点。不过,俄国人始终认为两个地区同等重要,不可能为了一方而牺牲另一方。这就是日俄矛盾最大的不可调和之处。 朝鲜就成了甲午战争的火药桶,然后这次日俄战争,又成了火药桶。 …… P1-3 序言 序言 我已经74岁了,因为是日本史与中日关系史学人,近年来还殊为忙碌。可当本书作者嘱我为这部新著作序之时,仍然马上就承应了。 初次与作者相识还是为其首本著作《谁说日本没有战国》作序,已历5年。2012年又得到他的第二本著作《最懂!日本战国》,非常喜悦。近年得知他为研究日俄战争,不仅在国内尽力收集、阅读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前往旅顺、大连等日俄战争遗址考察访学,甚至还专门远赴日本、美国收集相关资料……看到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既是欣慰,又是感佩,发自心底愿意为之尽点心力。 我对日俄战争史研究也确有一份机缘。那还是在1963-1964年间,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这场战争,终身不忘指导教授周一良先生的教益。 其中有个小花絮令我永生铭记:收集资料前,先生为我开了一个几十本关于日俄战争的中、日、俄文参考书目。当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信息技术,我只能前往各大图书馆一本本借出,并将有关内容抄在卡片上。在借阅过程中,心里对先生的博学充满崇敬。但有一天借书后,却发现有一本日文著作名为战争史,却与日俄战争毫无关系,便在先生询问时将此情况不知深浅地告诉了先生。先生核查后,谦虚地表示这是自己疏漏了,以后会更加严谨。 紧接着,先生对我讲了一段话:“学问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的确在中国史、世界史方面比你懂得多。但你千万不要迷信老师,以为我是权威,就什么都知道。你现在做日俄战争研究,虽然还是学生,也一定要有自信,要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你才应该是这个问题的‘权威’‘专家’,要看最多的书,知道最多的相关情况,研究得最广、最深。我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知道得最多,在这个问题上,你就应该比我知道得多!” 先生的一番教诲,振聋发聩!也让我对研究、写作始终不敢有一点轻率与马虎,使我对学问终生怀有敬畏之心。 2005年,恰好是日俄媾和100周年,我有幸参加了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召开的题为“纪念《朴茨茅斯条约》签订100周年”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近10个国家的权威学者面前报告了我提交会议的论文《日俄战争与中国》。这篇文章运用了不少中国档案资料,阐明了中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这次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中国、朝鲜任人宰割的地位,日俄及背后列强的矛盾斗争对东亚和世界的深远影响。 该论文受到日、美、英、德等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更得到俄国权威学者的高度赞同与支持。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绝不要随声附和外国学者的哪怕是一时间成为某种思潮的流行看法,而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勇敢地讲出有理有据的中国学者的观点。 今年是日俄战争爆发110周年,确实很有必要让我国广大读者了解这场战争。众所周知,列宁对这场战争有不少经典论述,如将日俄战争作为帝国主义“最终形成”这一“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标志”,明确指出了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两国为了掠夺中国与朝鲜而互相厮杀,阐明了“英国害怕沙皇俄国势力在远东加强,所以暗中援助日本”。序言 本书题为“第〇次世界大战”,也正契合这一点。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发展,在日俄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帝国主义,又经过十年酝酿,最终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俄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战争双方均是非正义的,日俄战争在性质上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先导,称为“第〇次世界大战”恐不为过。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书很是应景,深入解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原点——日俄战争,讲述日本军方如何在战前积极备战,战争中如何扩大自身影响,自身又存在何种派系斗争,为日本昭和前期军部暴动、国家穷兵黩武、最终发动战争等问题埋下了何种伏笔。为现代人理解日本国家体制,深入了解日本人的性格、行为、处事方式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材料。 日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教益与启示,引发了我们的不少感悟与思考,我以为至少可以列出如下三点: 一是在20世纪前半叶,世界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刚刚进入20世纪,日俄两个军事封建帝国就展开了战争,受到伤害的都是双方人民与被奴役的弱小国家。在日俄战争中,两国人民都有过反战斗争,都识破了政府的欺骗宣传,采取各种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反抗。 二是日俄战争是两个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朝鲜为争夺势力范围与权益的厮杀。两国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不仅严重践踏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更在媾和条约中公然“分赃”:对我国东北进行了重新划分。腐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居然宣布“局外中立”,并在中国领土上划出交战区;战争后又任人宰割,听任日俄侵犯中国主权与权益,对日本从中国夺取特权的要求“概行允诺”,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回看历史,不仅应对帝国主义的本质保持清醒认识,更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三是我们回顾日俄战争,是为了不忘记过去的民族苦难、牺牲与耻辱,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增强我国的软硬实力,早日赢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维护国家利益、尊严与安全,维护东亚与世界和平。 对于日俄战争,各国学界都有着大量著作出版,但比起日本、美国、俄国,总感到中国的日俄战争书籍分量不足。当看到作者书稿之后,便有一种冲动,急切希望学者与广大读者知道并看到这部内容充实、可读性强、多有新意、值得推荐的好书。 汤重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2014年10月1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