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著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风险承担流动性和影子银行遏制过高风险承担同时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10月)》发现,尽管经济收益正在一些经济体变得越来越明显,市场和流动性风险已上升到若不加以解决就会损害金融稳定的程度。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改善经济与金融风险承担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实施有关政策,加强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从而促进承担经济风险),同时,通过设计周全的宏观审慎措施解决金融过度现象。本期报告也探讨了全球范围内影子银行的发展,评估了不同形式的影子银行活动背后的共同驱动因素的作用,讨论了风险和收益,并呼吁对影子银行部门采取更加全面的宏观审慎监管和监测方法。最后,本期报告考察了高管薪酬和治理——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风险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提高薪酬与风险的一致性、增加薪酬延期支付比例等方面的金融改革有助于改进银行治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假设和惯例
前言
概要
第一章 改善金融与经济风险承担之间的平衡关系
经济和金融风险承担是否平衡?
转型中的跨国银行:重新定价、重新配置和重组
市场流动性风险上升
改善金融与经济风险承担之间的平衡关系
附录1.1.资产估值和主权利差
附录1.2.企业条件和投资
附录1.3.监管改革议程:二十国集团(G20)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前的进展
附录1.4.波动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全球范围的影子银行:规模有多大,风险有多大?
摘要
引言
什么是影子银行,应该如何衡量?
专栏2.1.金融危机期间影子银行体系撤资和银行亏损
影子银行增长了多少?
专栏2.2.影子银行的新发展
专栏2.3.中国:银行特征和理财产品发行
风险在何处,什么是新风险?
监管的作用应该是什么?
结论及政策建议
附录2.1.影子银行定义
附录2.2.影子银行实体、业务和风险
附录2.3.计量经济结果
附录2.4.监管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银行风险承担:治理和高管薪酬的作用
摘要
引言
银行风险承担:理论
专栏3.1.管理层薪酬类型
银行治理和薪酬:对风险承担效应的经验证据
专栏3.2.银行家薪酬监管的发展趋势
政策讨论
专栏3.3.银行管理层的薪酬调整:利和弊
专栏3.4.金融机构的诚信
结论
专栏3.5.监管和风险承担激励:《巴塞尔协议Ⅰ》—《巴塞尔协议Ⅲ》
附录3.1.数据和方法
附录3.2.其他结果
参考文献
词汇表
附录代理主席的总结发言
统计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