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元故事课堂(一起来编故事玩)
分类
作者 彭执中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澳门大学教务长彭执中先生提倡为孩子有选择地讲故事,将正向价值观融入故事中,以此引导孩子。

《开元故事课堂:一起来编故事玩》是一本写给父母看的亲子书。父母都喜欢给孩子讲故事,但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么用故事来教育和引导孩子。着者彭执中秉承“仁爱共勉,忠诚表达,情境共鸣,多元宽容”的核心教育理念,创造了教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和创造故事的“开元故事法”。希望父母学着用故事传递教育理念,用故事共渡亲子时光,最终达到让孩子喜欢这个简单而实在的目的。

内容推荐

让每一位父母和儿童教育工作者,在读完本书后,都能成为“故事大王”。

通过阅读彭执中编著的《开元故事课堂:一起来编故事玩》这本书,读者能学到如何与孩子即兴互动创作故事,以此激发孩子的创意基因,发挥想象力,和孩子一起共创美丽的故事童年。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学到和孩子在创作故事的亲情互动中,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处事能力。

目录

推荐序一 故事是最好的陪伴

推荐序二 叹为观止的开元叙事

推荐序三 为孩子讲个故事吧——一种亲子间最温柔的陪伴

自序

第一单元 用故事为孩子创造有幻想的童年

 第一章 旧瓶旧酒,用亲身经历和孩子一起说故事

用孩子的成长经历来说故事

与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

家长自身的有趣经历

作者的话

 第二章 旧瓶新酒,和孩子一起创编有生活经历的故事

用孩子喜欢的人物来做故事的主角

 第三章 新瓶旧酒,用经典故事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以西方科幻故事的经典主角来创编新情境

经典的儿童冒险故事

用经典桥段编冒险故事

编身份调换的故事

作者的话

 第四章 新瓶新酒,内涵与趣味兼备的故事

营养派VS美味派(内涵VS趣味)

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与孩子一起创作

作者的话

第二单元 主要的创作技巧

 第五章 人物的创造

人物的外在特质

人物的内在特质

人物的关系

以故事人物作自我认识

由同一人物带出不同的故事

从孩子的角度看人物

作者的话

 第六章 用故事创造现实

以故事作为情境教育

回顾成功

预演成功

以现实故事情境培育孩子

以虚幻故事情境去培育孩子

作者的话

 第七章 用故事情境引起孩子的共鸣——隐喻的应用

亲子关系的隐喻

自我激励的隐喻

隐喻亲子冲突的故事

作者的话

第三单元 即兴互动创作有趣的故事

 第八章 和孩子互动,创作有固定主题的系列故事

用经典故事做创作的框架

小肥羊和大灰狼的举重比赛

小肥羊和大灰狼的厨艺比赛

作者的话

 第九章 你一句,我一句,互动创作的故事集

为什么要互动创作?

故事互动的形式

为人物即兴搭配生活情境

作者的话

 第十章 角色扮演,为大孩子创作更有情节的故事

为故事即兴构造冲突

为故事即兴设定主线

作者的话

第四单元 创意与激励

 第十一章 漫谈想象力与创意

创意从哪里来?

如何将不同人物联想起来?

悲欢离合大狂魔

如何联想不同故事的人物关系与情节

用经典人物编怪诞故事——信耶稣得水牛?

太阳之下无新事?

作者的话

 第十二章 向创意大师学习

向武侠小说大师学习

莫言的启示

故事改编与人物形象的颠覆

本土文化的特色

作者的话

第五单元 总结

 附录一 教师分享

 附录二 家长分享

 延伸思考与参考数据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当您慢慢培养出说故事的能力与习惯之后,就可以开始自己创作故事了。创作是不是很难呢?不一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些都是故事。当然这些故事是需要进行筛选的,不是所有的日常小事都可以拿来说,而是要选一些重要的、有趣的经历作为故事的素材。这方面的题材很广泛,可以是您小时候的经历或亲戚朋友以及街坊邻居的故事,更可以是您跟孩子一同经历过的故事,因为这样对增进亲子感情很有帮助。

用孩子的成长经历来说故事

孩子往往不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因此家长可以多和孩子重温他们成长的故事,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经历的事。可以是开心有趣的(如旅行);可以是艰难痛苦的(如生病);可以是奋斗成功的(如比赛);更可以是意外或奇遇等等,让孩子记得并理解他们成长中父母的参与、爱护及支持,故事可长可短。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例如,学走路、说话,刷牙吃饭,以及上洗手间,这些都可以是故事的素材。

我们大人都经历了儿童的阶段,本来应该很明白儿童的心理。但很奇怪,我们这些过来人,似乎完全忘记了我们在那个阶段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似乎完全不懂儿童的心理,所以难以和孩子有效地沟通,甚至会产生冲突。我特意为开元说她的成长故事,有一个特别的目的,就是希望她以后能记住儿童阶段的感受,对她的孩子除了要关怀爱护外,还要爱得包容。

这一章先和各位分享一些开元成长的故事。我希望开元将来也能这样跟她的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提醒她自己要对孩子尽量包容与鼓励。

第一个是她学习刷牙的故事,提示她用游戏方式帮助她的孩子养成好习惯。

我(开元)在一两岁的时候脾气很倔,有时候发脾气哭的时候我会用头撞地板,让自己很痛,哭得更厉害。所以我不愿意做的事,爸爸妈妈很难强迫我去做。我小时候不愿意刷牙,爸爸用尽一切方法去鼓励我。如何做呢?爸爸把刷牙当成游戏。他首先带我去商店,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儿童牙刷,我高兴地选了一个小动物形状的牙刷。回到家,我拿起牙刷放在嘴里刷,感到不舒服,就不愿意刷了。爸爸就鼓励我要坚持刷下去,但我还是不愿意,那怎么办呢?爸爸就唱起《刷牙歌》“向上刷,向下刷,不可放任胡乱刷……”可我还是不愿意。爸爸就跟我说肥熊的故事,说有一个肥熊,妈妈叫它刷牙,它很怕。结果妈妈唱起了《刷牙歌》,它也跟着唱,唱着唱着就愿意刷牙了。说完这个故事以后,爸爸一边唱歌,我一边刷牙。以后每一次刷牙,爸爸跟我都有一个“仪式”,先唱歌,然后刷牙。有时候,不仅肥熊唱歌,还有肥猫唱歌,两个小动物唱得很古怪,一个很慢,一个很快,有时候我还会问,肥鸡又怎么唱?就这样,每次刷牙都刷得很开心了。  在这里补充一下,开元一两岁的时候,我带她去公园看动物,里面有黑熊、猴子、天鹅、孔雀、金鱼、乌龟等等,我和开元特别喜欢看大黑熊,它胖嘟嘟、懒洋洋的,很可爱。最令我们惊讶的是,它身手了得,当它沿着墙壁向下爬到水池里游泳的时候,很滑稽、很有趣,所以我就经常在故事里面用肥熊这个角色。肥熊好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小朋友,每当开元生活上有问题的时候,我就用肥熊说一个短故事,把开元的问题放在肥熊身上,并把问题夸张化、滑稽化,以上就是一个例子。故事中肥熊这个小朋友,很善良,但是不懂规矩,比较爱闹脾气,这也反映了一般孩子的情况。

我平时工作很忙,很难全天陪伴开元,而开元从小就喜欢旅行,所以每年我们全家都要出去旅行,当中有很多难忘的回忆。以下是我希望开元跟她孩子说的第二个故事,提示她自己要用心陪伴孩子:

我(开元)出生后至三岁都住在外婆家,爸爸每天晚上来看我。对我来讲,爸爸好像一个每天晚上都会出现的“大玩具”,每晚都来和我玩。走的时候跟我道别,我通常不会太响应,我觉得爸爸比不上外公外婆疼我。直到我一岁多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旅行。回来时,爸爸送我到外婆家,然后跟我道别,这次我很舍不得爸爸,抱着他的腿大哭。经过这一次旅行,我才体会到爸爸不仅仅是“大玩具”,自此我变得跟爸爸很亲。

另一次旅行的经历也很特别。两岁的时候爸妈带我到韩国旅行。我到了酒店就很兴奋,在两张合并在一起的单人床上跳来跳去,跳着跳着一不小心脚踩到两张床之间的缝隙,失去平衡跌下床去,撞痛了,哭得很厉害。爸爸把我抱起来安慰我,很快我就没事了。然后我又继续在床上跳了,谁料又踩到缝隙里,跌下床去,头撞到地上肿了起来,呕吐得很厉害,我痛得大哭大叫,爸妈立刻送我去医院看大夫。第二天我醒过来,感觉好多了,就继续旅程。那以后我还有没有再跳床呢?大概没有了,因为爸爸买了一个小的弹床给我,我就经常跳弹床了。

P3-6

序言

先谈谈笔者和女儿的故事。我从小有口吃的毛病,比较怕事,在陌生人面前总是很不自然。女儿出生后,为免她“继承”我口齿不清的毛病,我跟她说话时尽量精简。在女儿两岁时,我间中会说很短的生活情境故事。

女儿在三岁时很害羞,在家中说话,到外面就不说了,而且说话的流畅度及完整性都比同龄小孩差得多。我开始觉得,她正是“继承”了我不大肯说话的习惯及比较害羞的社交行为,所以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从女儿三岁开始,我每天睡前都给她说故事。起初我说的故事很简短,但女儿却非常喜欢。每天讲完了,她都舍不得结束,要我继续说,我从来没想到我这个念数学出身、语言乏味的人,竟然会在世上遇到一个这么热诚、真情的听众!所以每一次受到女儿的鼓励后,我都倾力编出新故事。就是这样,我每晚即兴为她编故事,天天都不同,一直维持到现在,她已经八岁了!

我怎么可以每天都编故事呢?哪有这么多题材?其实,故事题材的来源很多,有一些是生活化的故事,比如把女儿生活的情境放在小动物主角身上,还有一些是取材于或改编以前听过或看过的故事。在编故事的时候,以前听过的故事就会突然跑出来,我就随手引用,可以用旧人物配新情节,例如白雪公主帮助小动物,也可以用新人物配旧情节,例如孔融让梨变成喜羊羊让巧克力,也可以把不同故事的元素拼在一起,例如《金银岛》的寻宝与海盗的故事可以拼上《木偶奇遇记》的历奇情境。以前听的故事不少,但从来没有融会贯通,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就慢慢想通了不同故事中的共同点和独特之处,大大提高了欣赏与运用故事的能力。后来,我开始用固定的人物发展成为系列故事,更渐渐开始跟女儿一起互动创作,这样每天都可以有新的故事。说故事本来是为了逗女儿开心,结果自己也很开心;本来为了鼓励女儿,结果也鼓励了自己;本来为了培养女儿的素养,如表达能力、情商,结果也提高了自己的素养。说故事就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历程,我变得有勇气去表达自己。

我发现,与女儿说故事后,她的表达能力、思维、创意以及自信心提高很快,而且对阅读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她在五岁时就可以自编故事,与我一起上台面对几百名观众说故事也很轻松,而且不用排练便信心满满地上台。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懂得了关怀及帮助别人。她到公园玩,遇上不认识的小朋友被困在秋千里,大人也拉不出来,她就主动跑到很远的地方找来管理员帮忙。而每天的故事,令我和女儿成为感情很好的知心朋友。另外,我也参与和小朋友说故事的活动,如女儿学校的爸妈故事会。我发现,每次我说故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觉得,如果这些小朋友的家长能够多和他们说故事,他们一定会很开心,能够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便创立了一套说故事的方法,名叫“开元故事法”,并且积极地推广,希望用故事让更多孩子的人生变得更美好。

为什么叫“开元故事法”呢?因为这个方法的来源就是我的女儿,而她的名字叫开元!还有我很向往唐朝的开元盛世,故事法以“开元”为名,亦表示尊崇大唐精神。

“开元故事法”提倡个性化的故事,主张根据听者的兴趣及需要去选择或创作故事,这个方法适合于任何年龄的听者,而本书的内容主要探讨跟孩子说故事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二至七岁的孩子。如果您把“开元故事法”掌握得好,对任何年龄的孩子以及大人都可以说故事。这本书是写给所有对说故事有兴趣的人,尤其是家长和老师。您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耐性、口才和创意去为孩子说故事,其实孩子更需要您的陪伴与关怀、沟通与启发。“开元故事法”正可以解决您所担心的问题。

《开元故事课堂》共有两本书,这本主要讲述如何为孩子讲现成的故事;而另一本名为《开元故事课堂:一起来编故事玩》,则讲述如何为孩子编故事。两本书没先后之分,可独立看。

我很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推动说故事的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发挥创意,一起开始这个说故事之旅吧!

后记

我和女儿说故事这几年,不只是女儿发生改变,更是笔者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改变的历程。多说故事,就会转换角度看事情,更会反思价值观、信念与习惯,人也会变得更为宽容和灵活。我不再害怕与别人分享我的想法,不再介意表达的观点别人会否接受,不再担心说得不够流畅等。因为本来我就不完美,无论长处抑或短处,都是在彰显自身的独特性。此外,我比以前更有自信。例如,在杭州“2010·第二届华人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作报告,以及在《中国家庭教育》上发表文章,还有在各种讲座及工作坊中分享我的心得,这些都是几年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女儿八岁了,我仍旧每天晚上跟她说故事,她正是帮助我成长进步的老师!

写这本书其实十分艰难,因为工作忙,身体差,不够精力去写,而且自己写作能力不足。在《开元故事课堂:一起来编故事玩》书中提到卖酒人的故事,表面上以卖酒解说故事取材与创作的方法,但同时是自嘲,显出我对写书的困惑,其实我创作故事,根本就是随口说出来的,方法哪可说得清。而且又很难把握不同家长与孩子的情况,写出人人合用的方法。我既然提倡个性化的故事,自然不能把方法说得太死,以免家长都按着死板板的方法,这与“标准营养餐”就没有分别了。但方法说不清楚,又似乎太虚,不够具体。而且,我想写的东西很多,发觉很难把自己想说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所以我改来改去,总感觉不满意。其间,我把稿件交给朋友看,请他们给出意见,他们也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但我听完之后,仍是相当迷惘,就好像父子俩带着驴子上市场,不断听别人指点该谁骑谁走。幸得很多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便把书稿慢慢地改好,有迷惘与困惑,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样才会有动力去不断学习及改善。

如果您说故事的时候遇到困惑,要有信心去克服,这正是您学习以及改变的最好时机。您和我都是唐人的子孙,都先天拥有优秀的文化与创意的基因,只要秉持祖先的高度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的精神,不断努力去说故事,就能发挥无比的创意。

最后我想讲的是,故事是人生的缩影,故事与人生是相通的。因此,故事不但反映人生,还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希望各位家长用故事为您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