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创作的《海底两万里(导读版)》是一部融合了科幻元素的小说,这使得读者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于青少年更是拓展了他们的思维领域,是青少年在成长中非常值得一看的佳作。
故事是由一个“海怪”的出现引起的,围绕着阿龙纳斯和他的同伴在这个“海怪”身体内的生活,和奇幻的海底之旅的所见所闻展开。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个“海怪”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叫做“鹦鹉螺号”,它的主人叫尼摩。阿龙纳斯及其同伴在尼摩的带领下,开始了环球海底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充分领略了大海的魅力,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最后阿龙纳斯知道尼摩船长心中隐藏的巨大仇恨和残忍,离开了“鹦鹉螺号”,结束了他们的海底航行。
儒勒·凡尔纳创作的《海底两万里(导读版)》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想象力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所展现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更令人兴味盎然,同时也能使人从中学习到有关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飞逝的“巨型怪礁”
1866年,对于欧洲和美洲所有的海员乃至政府来说,都是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年。当时,许多在海上航行的船都碰到过这样一个形似纺锤,不时发出磷光,体积比鲸鱼大好多倍,运行速度也比鲸鱼快许多的“庞然大物”。不少航海日志都记载了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惊人的移动力、天才的特殊本领等等。这个东西的出现给生物学家们带来了困惑。它最初被看做是鲸鱼,然而它那过于庞大的体积又远远超过了生物学家们曾经加以分类的任何一种鲸鱼。因此,一些著名的生物学家声明,除非他们亲眼看见,否则他们绝不承认有这样一种怪物存在。然而,这样的否认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人类天生就具有对神秘之物的好奇心理,这一超自然物的出现很快在全世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骚动。
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伯纳西汽船公司的“黑金森总督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遭遇了这个正在移动的巨物。起初,贝尔船长还以为这是一座无人知晓的暗礁,然而正当他打算测定它的准确位置时,两道高达150英尺的水柱突然从这座“巨礁”身上呼啸着喷射而出。由此可见,除非这座“巨礁”上有一眼间歇喷泉,否则它一定是某种还不为人所知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同年7月23日,也就是在“黑金森总督号”遭遇这个怪物以后的第三天,西印度洋——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号”在与上一地点相距2100海里的太平洋水域也看见了它。从这一事件可以推断出,这个不同寻常之物能以惊人的速度从一处移到另一处。两周以后,在距离上述地点6000海里的大西洋海域,又有两艘轮船同时看见了它。根据两船观察到的结果推断,这个怪物至少有350英尺长。而我们知道,最长的鲸鱼也不过才100英尺长。
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各种各样的奇闻在报刊上应运而生。这一切使得这一怪物在各大城市成为时髦的话题,在学术团体间也产生了争论。向来以客观性自居的新闻记者们和以想象力为生的文人们之间爆发了空前的论战,甚至出现了流血冲突。六个月当中,争论双方各执一词,吵闹不休。最后,一家著名讽刺报的一位著名编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个怪物存在的说法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大家的笑声中把它结束了。
在1867年的头两个月,这个话题显然已经寿终正寝,不会再有复活的可能了。然而就在这一年的3月5日,新的事件又发生了。当时,蒙特利尔航海公司的“摩拉维思号”在夜间高速航行到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域时,其右舷撞上了一座在地图上没有标记的暗礁。要不是船身质地优良,“摩拉维思号”连同它从加拿大搭载的237名乘客全都会葬身海底。事后经过检查,发现船底的一部分龙骨被折断了。这件事本身是严重的,但要不是一个多月以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它很可能会像其他一些事件一样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同年的4月13日,海面上风平浪静,著名的库纳德海运公司的“斯各脱亚号”行驶在北纬45度37分、西经15度20分的海域上。下午4点17分,乘客们正聚集在大厅里享用茶点,突然,左舷稍后一点的地方发生了轻微的碰撞,要不是船舱里的工作人员冲到甲板上来喊船在下沉,或许没有一个人会去在意它。旅客们闻讯十分惊慌,但安德森船长很快就使他们安静下来。危险并不大:“斯各脱亚号”的七间船舱都是由防水板分隔开来的,因而个把漏洞造不成什么致命的危险。安德森船长下到底舱,发现第五间船舱已被海水侵入,从海水的涌动速度来看,漏洞不小。幸好这间船舱没有蒸汽炉,不然炉火就要熄灭了。尽管“斯各脱亚号”一半的船身浸在水中,但它必须继续行驶。当它终于驶入利物浦的码头时,已经耽误了三天的航期。工程师们把“斯各脱亚号”架起来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船身吃水线以下八英尺的地方,有一个极其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缺口。这个缺口的形状相当完美,即使是精密的工具也不见得能比它做得更好。显然,弄成这个缺口的物体一定非同寻常——它在以惊人的力量撞人船身1.5英寸后,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抽身而退。
这次事件的发生又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兴趣,但人们对怪物是否存在已经从好奇转为恐惧了。不可解释的海上遇难事件都被算在了这个怪物的账上。此后,这只怪物便因此而受到了人们公正或不公正的谴责。人们认为它的存在威胁到了各大洲之间的海上安全,因此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将它彻底铲除。
P1-3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法国西部港口城市南特。他的父亲是一位颇为成功的诉讼代理人,一心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但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的生活。18岁时,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巴黎攻读法律专业,可是他对法律没有兴趣,而是喜欢文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尔纳结识了著名作家大仲马,并与他成为好友。后来,经大仲马的推荐,凡尔纳的剧本《折断的麦秆》于1850年6月上演并获得成功,凡尔纳在文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863年,凡尔纳创作出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并最终得以发表,从此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探索时期,他尝试多种写法,创作了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的系列作品,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绕月球》等。进入创作上的成熟期以后,凡尔纳又创作出《八十天环游地球》《米歇尔·斯特洛戈夫》《太阳系历险记》《一个十五岁的船长》《机器房子》和《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凡尔纳的晚年创作了《机器岛》《喷金的火山》等作品。1905年3月24日,凡尔纳因糖尿病急性发作与世长辞。
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还有一些剧本,以及一册《法国插图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其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凡尔纳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获得了世人广泛的赞誉,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小说《海底两万里》出版于1870年。在此之前,凡尔纳已创作出了《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以及三部曲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作品。凡尔纳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科幻小说的流行是整个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个时代的欧洲正值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升期,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人们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情,各项科学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的自然现象和宇宙中的奥秘得到了成功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人们对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少年儿童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用文学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作者的本意,因此他的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同时也有较为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准确预见。另外,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也较为突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受压迫的民族反抗压迫者的起义不断发生,凡尔纳的小说在注重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受压迫者的I司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贪婪、自私的本性进行了批判。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的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赴美国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个时候,世界各国的船只先后在海上发现了一个q陉物”,这件事情在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科考活动结束之后,阿龙纳斯教授准备回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部长露伯逊的邀请,于是他和仆人登上了“林肯号”驱逐舰,参加了这次追捕“怪物”的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怪物”不但未被清除,“林肯号”反遭“怪物”的重创,阿龙纳斯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来的加拿大籍鱼叉手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原来所谓的“怪物”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性能先进的潜艇。
船长尼摩对他们比较客气,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永远不许他们离开潜艇。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阿龙纳斯教授三人在潜艇上开始了海底旅行。他们看到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见识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见到了传说中沉人海底的大西洋洲、神秘的阿拉伯海底隧道、巨大的南极冰山群和美丽的珊瑚王国,也经历了与可怕的鲨鱼及巨型章鱼群的殊死搏斗……同时,教授也逐渐洞悉了尼摩船长内心的仇恨、残忍和痛苦。十个月之后,三个人终于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逃离了“鹦鹉螺号”,阿龙纳斯教授才得以把这次海底的秘密旅行公开。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从1865年以前就开始酝酿,原先的题目是《水底旅行》,后来改为《海底旅行》,最后又从《海底两万五千里》改为《海底两万里》,并于1870年出版。从成书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品问世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
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对壮丽的海底奇观的描绘,如美丽的珊瑚王国、海底草原、海底森林、沉人海底的大西洋洲和海洋中的洋流等。作者还记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如海蜘蛛、企鹅、海豹、巨型的章鱼、海甲鱼等。此外,凡尔纳笔下的那艘性能先进、功能强大的潜艇也令人叹为观止。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教授等人一次次的海底历险更是扣人心弦,读来不忍释卷。可以说这一切都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想象,令读者惊叹。
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值得称道的:一个身世神秘、非常冷峻又似乎无所不能的船长,一个学识渊博、对科学具有献身精神的生物学家,一个脾气暴躁、技艺高超的鱼叉手和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着迷于生物学分类的忠诚仆人。几个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加之人物对于事件的不同的行为反应、不同的心理活动以及人物之间的一次次对话与交锋,这些使得他们的海底旅行更是让人着迷。
小说在编织故事的同时,也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作品中涉及了大量的地理学、生物学、化学、艺术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对于世界上的各个大洋中不同水域独特的自然现象、生物物种和地理特征的叙述,对于潜艇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折惊险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画面、包罗万象的知识含量是这部作品的主要特点,它既给人丰富的知识,又给人赏心悦目、惊心动魄的感受,是值得用心去读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