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聚集在一起探索真理时,萨尚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敞开心。有些人发现要敞开头脑是比较容易的,有的人发现打开心更容易些,但更重要的是在此时此地两者都要敞开。当你敞开时,你不会去过滤你的体验,也不会去阻碍你自己。你不会试着去防卫自己,而是透过质疑你所相信的东西而向奥秘敞开自己的心扉。
当你不再试着从一些特定的概念或感觉中去找寻你自己时,你就给了你自己一个美妙的礼物,那时,那份敞开会扩展开来,直到你的身份逐渐变成了敞开本身,自己不再拘泥于头脑称之为信念的参考或者是身体里的特定感受。目前的重点不是要去除掉想法或感受,而只是不要固定在它们里面。
敞开没有特定的方位,它看起来无处不在。它对于任何事物都保有空间。可以有一个想法,也可以没有。可以有一些感受,也可以没有。可以有声音,也可以是静默。没有什么打扰得了敞开。没有什么打扰得了你的天性。只有当我们关闭我们自己,认同于一个特定的观点,一个关于我是谁,我相信什么,或者我感觉自己如何的概念,我们才会被打扰,我们会反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当我们处在自己的天性——敞开——中时,会发现我们实际上不会反对任何事情。在敞开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如此,我们便对生活有了一份自发而明智的回应方式。
萨尚是关于忆起的。它就像是你忘掉你是这个敞开,而以为你是某某。人类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神话来说我们是如何忘事的,至于究竟如何倒并不重要。萨尚的核心不是关于改变或转换你自己,而是记起你是谁。真理只是关于记起、认出以及意识到你的真实本性。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哪怕前一刻它还在你的脑子里,可你转眼就忘了?头脑可能挣扎着想要记起,但它只是使这变得更困难。最终什么能帮上忙?你放松了一点。你忘了你刚才想要记起的是什么,你松了一口气。“噢,就是它!”答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自我实现就像是这样——就在当下。它发生在你放松以及那个不知道的意愿里。
你现在就可以有一个敞开的经验,你无需敞开或者变得更敞开,只是去认出敞开已经在此时此地被经验着就好了。这是一个来自内在、外在以及各处的了悟。只是去感觉它的体验。放下“敞开”这个词,让它消失,而体验进入得更深并且变得越来越沉默。只是“在”那里,在那个超越语言的所在。那么,你就不会为词语所困,你也不会将你的经验限定在你所相信的词语之中。但是只要你一强行加入“敞开”这个词时,你的体验就会被加上某种味道,而它就不太对劲了。它也许很接近,但是,它与你没有概念时候的体会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这种放下能够加深。对于头脑来说,这份深化就像是坠入了未知,头脑喜欢概念化或限制住那个体验,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对于本身存在的更深的了解。在那个更深的体验中,你认为的这个受限制的你开始意识到相反的事实——你就是那个敞开。你也将看到他人亦是如此。当你解放你自己时,它不仅是对于你自己而言的,那个真我也被解放了。你正想起每一个人的真我,因为它同属于~个真我。当这一点被认识到之后,它会给人类的互动带来全然的转变。
开放的头脑,开放的心。意识到没有一个人在那里需要保护。再也无需建立起情绪的屏障、分离感,或者因那个屏障而升起隔绝感。你认为自己需要保护的唯一原因是一个非常纯真的误解。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你在童年早期被给予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也收到一套装备,它们都是要教你如何去构建保护关于你这个概念的一堵堵墙。你还学会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装备。如果一股怒气看起来有用,你就会把它添加到你的装备里,或许你还会加上怨恨、羞愧、指责,或者受害。无论你是把自我的形象附着在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没出息的人上面,你那套身份的装备都会被用来保护这个形象。
这其实是非常无辜的。当它发生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它在发生。它会不停地持续下去,直到你意识到,头脑及身体对“我”的形象的执着,这都源自于你认为你需要保护的信念。这两者缺一不可,它们来自于同一个盒子。
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