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藏在量子中(量子生命进化简史)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柳振浩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来源于外太空吗?生命与物质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从有机物质到生命细胞是如何过渡的?植物是否拥有意识?包括人类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动物是否拥有思考能力?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DNA是否是遗传的终极解释?基因本质是自私的吗?DNA遗传之外的遗传因素是否存在?人体与微生物的关系?读了柳振浩所著《生命藏在量子中:量子生命进货简史》这本书,你将会得到答案。

内容推荐

柳振浩所著《生命藏在量子中量子生命进货简史》从量子角度,用有趣、简洁的事实解释这些现象。这是比分子生物学更有深度的一个量子领域。这会加深对生命,传统生物学更好的理解。用大量现代科学及探索,探求了生命元素在太空中的存在形式,生命中的量子现象,量子的记忆,自我组织,系统组织等特性,从而帮助人们更多的理解生命起源的量子逻辑。讲述了基因本质是量子信息的流程,道金斯的自私基因的错误所在,表观遗传学的最新证据,第一次表明了遗传的多重性。人的意识是几百万亿微生物的代表,多细胞生命的智能演化,微生物也参与了生命进化。你会了解,母子情深的生物学依据,肠胃系统的第二思维能力,人体健康与细菌之间的关系,动物的情感,思维,人类进化的两栖路线,及植物世界的意识等。

目录

第一章 宇宙中的生命

 第一节 生命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二节 量子意识

 第三节 太空中的生命元素

第二章 生命中的量子特征

 第一节 生命极端环境下的量子特征

 第二节 太空与地下的生命圈

 第三节 生命中的量子力学效用

第三章 量子的智慧选择

 第一节 量子的智慧选择

 第二节 量子生命演化的逻辑

 第三节 “人造生命”的发展

第四章 物质与生命的界限

 第一节 依靠叶绿体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像动物一样行动的植物

 第三节 病毒、有机物及生命的演化

第五章 细胞与基因的量子信息逻辑

 第一节 一台精密的量子计算机

 第二节 细胞里的活性物质

 第三节 基因的本质是量子信息的流程

第六章 地球自发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 奥巴林生命起源的三部曲

 第二节 地球生命的形成

 第三节 细胞的形成

第七章 拉马克:谁动了我的进化论

 第一节 拉马克表观遗传学与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冲突

 第二节 非基因表观遗传

 第三节 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信息”

第八章 细胞环境与DNA的双重遗传

 第一节 非DNA记忆

 第二节 双重遗传

第九章 人的意识是500万亿个微生物的代表

 第一节 人体生物心理学的依据

 第二节 人的意识是500万亿个微生物的代表

 第三节 挑战达尔文:微生物也是进化的主角!

第十章 意识是群体生物体的进化反映

 第一节 微生物的集体意识进化选择

 第二节 向多细胞动物演化的智慧有机复合体

 第三节 植物的意识

第十一章 思维的疆域——人类起源的两栖进化

 第一节 有感情的动物世界

 第二节 动物的智慧

 第三节 人类起源的两栖进化

第十二章 生命奇观

 第一节 意识的选择

 第二节 中医属于科学吗?

 第三节 道金斯错了,人不是自私的基因机器

总结 社会达尔文主义请带上拉马克的气息

试读章节

人们经常说“心里如何想,”可是理性经常告诉我们,大脑才是人的思维与意识主体。不过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尔松教授最新研究发现,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T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同大脑一样,为第二大脑提供营养的是神经胶质细胞,还有负责免疫、保卫的细胞。另外,像血清素、谷氨酸盐、神经肽蛋白等神经传感器的存在也加大了它与大脑间的这种相似性。

科学家发现,胃肠道细胞的数量约有上亿个,迷走神经根本无法保证这种复杂的系统同大脑间的密切联系,胃肠系统之所以能独立地工作,原因就在于人体第二大脑。第二大脑的主要机能是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分泌。十分有意思的是,像大脑一样,人体第二大脑也需要休息、沉浸于梦境。第二大脑在做梦时肠道会出现一些波动现象,如肌肉收缩。在精神紧张情况下,第二大脑会像大脑一样分泌出专门的荷尔蒙,其中有过量的血清素。人能体验到那种状态,即有时有一种“猫抓心”的感觉,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如惊吓、胃部遭到刺激则会出现腹泻。所谓“吓得屁滚尿流”即指这种情况,俄罗斯人称之为“熊病”。

医学界有一种叫神经胃的术语,主要指胃灼热、气管痉挛这样强烈刺激反应。如果加强刺激,那么胃将根据大脑指令分泌出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的物质。相反,第二大脑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的活动,比如,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头痛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人体有时对一些物质过敏就是第二大脑作用于大脑的结果。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他们还没有弄清第二大脑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罗伯特·马格斯基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舌头上的能检测甜味的蛋白质,也存在于胃肠道,在这里,它们同样能尝出糖果的味道。肠道也能品尝出食物的味道,肠道对味道的感觉与舌头品尝甜味方式是一样的。马格斯基认为,人有意识的体验肠道品尝甜味的味道,也可能失败,但是肠道对味道的感觉,会以其他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人们吃了某种食物后,会有特别满足的感觉,尤其是鲜美多汁、香甜可口的食物会让你产生非常幸福的感觉。

当人吃完东西,嚼碎的食物就会进入胃部,胃部得到进一步消化后就进入小肠。在这人体小肠里,食物会被分解成各种组分,比如葡萄糖。糖分子与肠道上的蛋白质受体结合后,就会促使肠道释放激素,调节胰岛素的生成量和我们的食欲。马格斯基说:“在肠道上,很可能存在会对糖分子、脂肪分子、氨基酸分子甚至‘苦味分子’作出反应的细胞,这与舌头对酸甜苦辣作出反应的机制很相似。因此,我们的肚子也能品尝味道。”

不仅仅肠胃能够有味觉感受,最新研究表明,血液也能够识别食物的气味。2013年,一个科学家彼特一谢伯尔勒带领的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血液能够识别到食物的气味。谢伯尔勒指出,血液细胞不仅是鼻子中的细胞,也是气味接收体。仅有少量食物的味道被鼻子和舌头的接收体所识别,食物气味分子的主要成分进入人体胃部,与血液发生接触,最终抵达人体内部器官。多年以来,我们曾猜测人体内部器官可能具有第二种功能,可以探测到气味和味道成分。他和同事重点调查研究生物胺,例如,巧克力、热可可、肉类、牛奶和奶酪等都含有这种“化学信使”。研究小组隔离人体血液样本中的主要血液细胞,观察研究它们如何发生反应,包括各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他们发现像鼻子跟踪分析刚出炉肉桂小圆面包一样,血液细胞会朝向巧克力等食物的“引诱剂”气味成分移动。谢伯尔勒指出,血液细胞不仅是鼻子中的细胞,也是气味接收体。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心脏、肺和其他身体部分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肠道细菌能影响情绪: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居住在肠道里的细菌居然也有可能会影响大脑,从而导致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肠道细菌会通过大脑影响你的情绪。你肯定会不相信,但是在看完下面的一项研究后,你或许会开始重视你的肠道细菌,因为它有可能就是你火爆脾气或者软弱不堪的“源头”。

来自科克大学的贾维尔·布拉沃博士和他的团队是这项研究的发起者。他们将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在酸奶和很多乳制品中都含有的乳酸杆菌属鼠李糖乳杆菌制成的特别食物,而另一组则不使用含有这一物质的食物。在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开始了测试。

P189-P190

序言

高中时代,我有些梦想,好奇,希望寻找宇宙本质的答案,希望寻找生的疑惑。

我想明白,卑微的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万物到底如何而来,生命如何生,物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这种求解兴趣涉及广泛,不仅仅是对宇宙物理的兴趣(高中就懵懂地读大学物理),还有对生命的起源的思考,生命与物质的逻辑,生命与物质界限,动植物有没有思维,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等。这似乎看上去属于哲学领域了。

整本书的看点:

第一,量子意识:量子实验本身证明了光子、电子的一些性质。比如在缝实验中,一个光子或者电子,能够同时穿越两条缝隙,而历史求和表明子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千万个路径。在另一个分光延迟实验中,光子在传播表现出了智慧性,光子似乎看见有人或者物质档在光子分光的另一条路径,于是提前就没有通过该路径。而在电子双缝实验中,当有人在一边放上个摄像机,试图记录电子传播路径的时候,电子似乎知道有人在看,于是择了另一种传播方式,摄像机的观察影响了电子的选择,这也正是人类对子不可了解性之一。第二,被冷冻的意识:生命在缺氧、干旱、太空、地底、深海、低温。热、有毒等极端环境中依然保持活力。人体胚胎在冰冻状态下能够保持十而保持活力,而有的细菌能够在冰冻状态下保持千万年甚至亿年。生命在端情况下保持的奥妙在哪里呢?奥秘就是量子参与了生命的组成,在极端境下,生命体内的量子秩序主导了生命本身的可复苏性。

第三,从量子到生命的过渡:本书以碳的结构为例子,创新性指出量子因为结构不同,造成不同的表达,一个是量子向有机生命演化,一个是量子向无机物质演化。量子的自我意识正是生命的原始动力,而以量子为基础的记忆、聚合、排列及量子本身等,特质恰恰造就了生命的逻辑。书中指出物质转变生命的三要素:第一,物质的系统感知性。第二,物质的记忆性。第三自我组装性。

第四,基因的本质是量子信息的流程:人们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越认识基因,反而对基因的概念越不好定义,基因丧失了最初科学赋予的意义。本书创造性的提出——基因的本质是生物体内的量子信息的流程。

第五,表观遗传学的新证明:拉马克是表观遗传学的代表,他早于达尔文提出了现代进化生物学。一百年来,生物学界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以达尔文主义为代表,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表观遗传学有其科学性。生物可以不通过DNA把症状遗传给后代。科学证明,小RNA分子也可以帮助生物进行遗传,卵母细胞环境、蛋白质等因素对遗传同样重要。

第六,有机物质在生命中的地位:细胞是蛋白质,DNA等有机分子集体意识的反映。细胞、细菌都是有有机分子组成的,从微观结构讲,任何分子都属于量子。在生命进化历史中,DNA只是一个有机物质集体合作的后期角色分配与演化的结果。

第七,人的意识意识500万亿个微生物的代表:一个成年人的细胞大约是50万亿个,但人体内的细菌是人体细胞的十倍。在人的肠胃系统,免疫系统内,这些微生物已经形成与人共同生存的共体,它们帮助人们分解食物,抵抗疾病,而有益菌与有害菌时刻在做着斗争。人体其实就是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多细胞的合作团队,你不是你,你是500万亿个微生物的代表!

第八,植物是拥有意识的:在自然界中,一些动物拥有叶绿素,可以直接从阳光获得能量,而一些植物可以象动物一样的迅速行动,捕捉昆虫。植物之间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素进行沟通,警告其他植物敌人来袭,甚至会发出信息招来害虫的天敌。而植物的意识,必须从生物进化角度获得更高的理解,因为从多细胞生物向植物与动物分化之前,多细胞生物就已经拥有了意识与智慧选择。而后期的动物与植物,只是多细胞生物为了更适应生存而进化的形态。如果说,更加低等的细菌、细胞、多细胞生物拥有意识与选择,那么更加高等的植物将会继续保持这种意识的能力。另外从量子角度、人、动物、植物、细胞都是基于量子集体合作下的生命体。基于量子的角度,植物不仅仅能够拥有意识,而且拥有思考的能力。

第九,书中还讲了动物世界的情感语言,人类进化历史的两栖生活,基因并非是完全自私的,中医是否科学等现象。

不可思议的东西太多,但是似乎又符合常识。而今天我们就开始,从宇宙到地球,从生命的量子特性到量子的感知,从有机物,细菌,微观细胞生物学来思考问题。用生命的演化进行一个跨越时间的旅程。

参考注解:这本书,比单独写作更困难,如果搜集这些科技关联资料,而且按照科学本身的逻辑,安排在每个章节,再体现出自己的系统感悟与研究创新,是一个二十年的思考积累,更是这些科学家辛苦付出的结果。要感谢科学研究者,科技新闻写作,翻译者及各个网站的贡献。个别内容由于科学追求事实与表达的原因,参考原文比较多。有异议者可与本人联系。

在这里我还要说明一下,有些内容重复是希望反复强调,也为反映当时塑造的环境。一些图是允许使用的并做了标注,一些图属于商业图片公司的购买用图并做了标注,没有标注图片来源的属于自创图。一些少数的图属于科研用图,应该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但是尽力标注线索。如果一些图片涉及到版权问题,希望原创作者直接联系作者本人洽谈补偿事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