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碰到过一些不愉快的事,但没有一名美国人以及其他另外14名留在当地的外国侨民受到伤害。他们都不错。他们所有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南京所发生的事情上,他们向我们讲述了日军入城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暴行。他们虽然认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又提醒说,这类事情还会继续发生,这座城市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他们描述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恐怖统治就降临到这座城市。他们和那些德国侨民的经历表明,这座城市俨然成了日本人手中的猎物。(南京)不只是在有组织的交战过程中被占领,而是被这样一支侵略军所占领,它的士兵就像在追逐大奖似的大肆抢劫和施暴。更完整的资料和我们自己的观察,并没有获得让人们对他们的陈述产生怀疑的事实。城里的中国平民挤在被称为“安全区”的几个街区内,许多人已经是一无所有。几乎到处都有杀害男女、戕害儿童、破门而入、抢夺财产以及烧毁房屋和建筑的物质证据。
(1)12月10日以来南京所发事件的简述
日军一进入南京,不仅没有实现恢复秩序、结束混乱,相反,恐怖统治立刻降临这座城市。不迟于12月13日晚、14日晨,暴力就开始出现了。一支支日本小分队开始围捕并“肃清”留在城里的中国士兵。他们对全城所有街道和建筑展开了仔细搜查。所有前中国土兵和那些被他们怀疑是的人均遭到有计划的杀戮。尽管得不到准确的记录,但据估计,远远超过两万多人以这种借口被处决。在分辨前士兵和疑似前士兵、但事实上却从未在中国军队中服役过的那些人的问题上,看不出日本人采取了什么措施。一旦稍微怀疑某人曾当过兵,被怀疑者似乎就不可避免地被拖走枪毙。日本人要把中国军队的残余分子全部消灭干净的决心显然是坚定不移的。
……南京发电厂的54名员工在和记国际进出口公司(洋行)避难。日军一支小分队12月15日或16日来到该公司,要求查清这里是否有不属于这家公司的中国人暂住在这里。他们被告知,确有54名电厂的前员工在这里,其中11人被公司雇佣作零工。日本人于是带走其余的43名前电厂员工,并说因为他们曾受雇于中国政府,因而必须被枪毙。……
另一份报告记载了12月25日左右发生在金陵大学操场上的一件事。日军开始登记全城所有的中国人。25日左右,几名军官来到金陵大学,准备对大楼内避难的3万多中国人进行登记。在把约2000名男子集合起来后,日军开始训话:那些以前曾在中国军队服役过的难民如果自报身份的话,他们将会得到保护——“他们将会得到保护”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尽管他们会因此而被迫为日本人干活。但如果他们不自报身份,一经查实,必遭枪杀无疑。由于相信了日本人的保证,将近200名男子向日军坦白了曾是中国军人的事实。随即,他们被押走。后来有4—5名严重受伤的男子逃了回来。据他们说,他们这200人与从其他地方抓来的另外一批中国人被分成几组带到几处荒僻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被日军小分队用刀劈、枪杀致死。只有这四五个受伤的人从刑场侥幸逃脱,成了幸存者。
除了日军的小分队负责追捕处决所有的前中国士兵外,二三人或更多人组成的许多小股日军在全城到处游荡。正是这些日本士兵的杀戮、强奸和抢劫,给这座城市制造了最严重的恐怖。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究竟这些士兵是得到授权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干的事,还是进城后日军已经完全失控。……
数以千计的日本兵成群结队地在大街上游荡,犯下数不清的抢劫和其他种种残暴罪行,这种情况还在继续。
据我们从外国目击者那里听到的反映,日本兵犹如一群野蛮人肆无忌惮地侮辱这座城市。全城有数不清的男人、女人和儿童被杀害。老百姓平白无故地遭到枪杀或刺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得知,在我们抵达南京的前一天,(他们)不得不清理掉众多尸体。尽管如此,在屋内,在池塘里,在街道旁仍能见到尸体。我们从一位美国侨民那里得知,日本士兵侵入一所位于城南的房子,里面有14名中国人。他说,他看见11具尸体,其中的女性先遭强奸,后被杀害,仅有2名幼儿和1名儿童活了下来。不久前的一天,有人在大使馆旁的小池塘里打捞尸体,从中捞出二三十具身着平民服装的中国人尸体。P110-112
本书编者为张宪文,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荣誉资深教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崔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为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博士。
本书在编纂出版过程中,得到《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编委会学者和凤凰出版社领导与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切感谢。
编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沈阳附近挑起武装冲突,从而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之后,约半年时间即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并迅速将侵略矛头伸入华北地区。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再次挑起事端,由此,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抵抗运动,由局部走向全面爆发。
为了加速灭亡中国,1937年8月13日,日本又在上海制造借口,爆发了中日淞沪会战。这场大规模的战役,使中日双方均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日本为了迫使中国政府迅速投降,在占领上海和苏南各大城镇之后,以约十万兵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统一指挥下,分三路沿京沪铁路、京杭公路及皖南地区,向中国首都南京展开进攻。由于南京主要城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背靠长江,军事上易攻难守,加之中国政府军事当局对南京的军事防守和战后的部队撤退,缺乏严密的、周全的全面策划和部署,致使部队在无力坚守之后,未能组织有序的撤退。中国防守部队除一部分牺牲于南京战场、一部分有效地撤出南京战场外,大部分部队陷于缺乏指挥的混乱状态。大批军人涌到以南京下关为中心的长江南岸,试图渡江北上而未能成功;多数军人则放下武器、脱掉军装,潜人民间或涌入由各国留宁人士组织的国际委员会安全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有计划地在南京实施扫荡战。他们认为放下武器潜入民间的八九万中国军人是对其最大的威胁,必须把他们找出来,因而在南京全市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活动。由于日军无法辨认中国军人和广大普通的劳动者,故将中青年男子统统抓起来,甚至闯入国际安全区进仃抓捕。
日军侵占南京后,主要罪行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施大规模的屠杀活动,其中包括集体屠杀和零散屠杀。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违反战争法规在南京实施暴行的判决书中指出:“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这一估计并不夸大其词,而是可以通过埋尸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加以证实的。这些组织掩埋的人数多达155000人。他们还报告说,大多数死难者都是双手被反捆着的。而且,这一统计数字还不包括那些被焚烧的、被扔进长江的以及被日军以其他方式处理的尸体。”
1946年2月15日,依照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规定成立的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对南京大屠杀案主要战争罪犯、日军第六师团中将师团长谷寿夫的判决书中指出:“查屠杀最惨厉之时期,厥为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峡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十九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十五万余具。被害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尸横遍地,惨绝人寰,其残酷之情状,尤非笔楮所忍形容。”
第二,实施大规模的性暴行。据当时留宁的外国传教士提供的资料,日军在南京实施的性暴行达2万起以上。其暴行不仅规模大、持续久,而且残忍度令人发指。他们不仅强暴中青年妇女,连老年妇女、孕妇也不放过,甚至奸后予以屠杀,或实施丧失人伦的暴行。
第三,实施严重的抢掠纵火和破坏活动。日本军国主义者幻想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是仅在上海一战,就被中国拖住三个月,并遭受惨重伤亡。为了迅速结束战争,日本企图以毁灭中国首都南京为代价,逼迫中国政府投降。日本在占领南京之后,对城市实施大规模的抢掠活动,抢掠范围遍及全市各个角落。就纵火焚烧而言,其区域也非常广泛,城南的繁华市区尤为严重,大片的民居、大小商店、高大建筑,被日军付之一炬。到处是断坷残壁。
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罄竹难书。当时,滞留南京的西方人士如传教士、教授、医生、记者、商人等,不仅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且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存留下来,更多的市民幸存者在多年后回顾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甚至当年入侵南京的日军将领士兵,在其日记书信中也记载着他们在南京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这一大规模的惨案,在大量事实及充分证据基础上,也作出了正义的裁定和判决。
然而,从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以来的七十多年中,日本政府始终未就这一严重践踏国际法准则及人类基本道义的罪行,进行认真反省并向受害的中国人民道歉,而是任由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散布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制造的“谎言”的谬言。日本政府的阁僚、议员,甚至首相还不断参拜供奉着侵华战争甲级罪犯的靖国神社,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恶化了中日两国的关系。中国政府领导人虽然多次向日方领导人提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然而,日方仍不能真正认识历史,改弦更张,改正错误认识。
为了进一步厘清南京大屠杀史实,更深入地掌握南京大屠杀史料,向中日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充分展现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南京大学为首的南京地区高校、档案馆、研究机构的100余位历史学者、档案学者、外语教师,花费10年时间,远赴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档案馆、图书馆及各类史料收藏机构,搜集了约5000万字的日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中文原始史料。我们将这些外文史料翻译成中文,并与中文史料一起,汇编成《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约4000万字72卷,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些原始材料,是日本军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铁证,也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它包括日方史料,如日本军方文件、日本官兵日记书信及随军记者的报道等;西方史料,如英、美、德国政府的外交文件、在宁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及各国主流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报道等;中方史料则包括战后中国政府、南京市政府对日军罪行的调查、市民的控告呈文及幸存者的证言等。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出版后,受到了中国政府、广大民众及海外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并深受人们的好评与支持,也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关注,其中包括日方媒体及相关机构的采访等。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套规模浩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大型史料丛书,毫无疑义,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由于它的规模巨大,不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为此,我们选择了一部分日方、西方和中方的重要史料,汇编成三本《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方便广大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还编纂了一本《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责任者、当事者、受害者、目击者的各种文字记载的重要材料,加以选择、节录,汇编成册出版,这些材料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重要证据。读者通过本书节录的当事者们的陈述,可以充分认定南京大屠杀是无法否定和推翻的历史事实。
上述四书,均纳入由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套规模浩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大型史料丛书,毫无疑义,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由于它的规模巨大,不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为此,我们选择了一部分日方、西方和中方的重要史料,汇编成三本《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方便广大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还编纂了一本《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责任者、当事者、受害者、目击者的各种文字记载的重要材料,加以选择、节录,汇编成册出版,这些材料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重要证据。读者通过本书节录的当事者们的陈述,可以充分认定南京大屠杀是无法否定和推翻的历史事实。《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由张宪文和崔巍和董为民编著。
为了进一步厘清南京大屠杀史实,更深入地掌握南京大屠杀史料,向中日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充分展现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南京大学为首的南京地区高校、档案馆、研究机构的100余位历史学者、档案学者、外语教师,花费10年时间,远赴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档案馆、图书馆及各类史料收藏机构,搜集了约5000万字的日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中文原始史料。我们将这些外文史料翻译成中文,并与中文史料一起,汇编成《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约4000万字72卷,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些原始材料,是日本军国主义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铁证,也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它包括日方史料,如日本军方文件、日本官兵日记书信及随军记者的报道等;西方史料,如英、美、德国政府的外交文件、在宁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及各国主流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报道等;中方史料则包括战后中国政府、南京市政府对日军罪行的调查、市民的控告呈文及幸存者的证言等。《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由张宪文和崔巍和董为民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