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云乔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世界遇见才子

有人说,世间之大,每个人都是过客。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找寻,为了前世的约定,为了重逢,为了今生的情缘。

一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清末宣统二年的农历十月二十日,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代才子呱呱落地,这便是钱钟书。那时,世间还没有那个叫作杨绛的温润女子。

身在襁褓中,他只是稚嫩的幼子。没有人知道,有朝一日,他会长成家喻户晓的名人学者,会写出一部流芳百世的《围城》。上帝在云端,眨眨眼,眉一皱,头一点,便给了他与众不同的脉络轨迹。

杏花春雨,钟灵毓秀。他的故乡,迷离在江南的烟雨之间,漂浮在烟波浩瀚的太湖之滨,落脚于轻灵秀美的文化名城——无锡。生于斯,长于斯,在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东吴宝地,他长成锦心绣口的人才,仿佛也是理所当然。

当世界遇见才子,一切自当与众不同。

钱钟书是长孙,生于封建传统的诗礼之家,祖父钱福炯已年过六旬,是个秀才,父亲钱基博更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出生,无疑为钱氏家族注入了无限希望与欢乐,抱孙心切的祖父,对这期盼许久的宝贝长孙自是倾爱有加。

书香门第,世家望族,钱钟书的大家庭在当地颇有些名气。祖父育有四子:长子钱基成,次子钱基全(早夭),还有三子钱基博和四子钱基厚一双孪生兄弟。

封建家族,自有封建家族的礼仪传统。三十多岁的钱基成膝下只有一女,不能为后,祖父便按传统将钱钟书过继给了大伯父。一直无子的大伯父自是欣喜不已,他冒着倾盆大雨,连夜去农村为钱钟书寻来了健壮的奶妈。

钱钟书出生那日,家中恰有人送来《常州先哲遗书》,大伯父便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小名“阿先”。“仰望先哲”,向先哲致敬学习,这是大伯父对他的期许与祝福。

周岁的抓周礼上,跌跌撞撞的幼小孩童,抱起一本书咿呀学语,乐坏了一应长辈,他的名字,也正式定下“钟书”二字。从此后,在大伯父和父亲的双重关爱和教育下,小钟书一日日成长开来。

他三岁了,大伯父便开始教他识字。只是将他视为珍宝的大伯父,如慈母般亲昵,不忍对其严格要求,也不愿他太早承受读书之苦,只是每日将他带在身边,逛大街,上茶馆,听说书,四处游玩。

如果说伯父是慈母,那父亲钱基博便是真正的严父,他看着兄长带着儿子四处玩耍,心中暗暗着急,害怕惯坏了钟书,也怕他荒废学业。只是在敬重的兄长面前,他不便干涉什么,只能委婉地建议大哥,将钟书早些送入学堂。

一九一五年,五岁的钱钟书进了私办的秦氏小学,懵懂地识字造句。只是不到半年,他便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恐慌心疼的大伯父便为他办了停学,只在家中休养。

后来,他又与堂弟钱钟韩(叔父钱基厚之子)一同去亲戚家的私塾复学,钟书念《毛诗》,钟韩念《尔雅》。两个相差只有半岁的兄弟,一起玩耍,一起读书识字,颇为要好。只是因接送不便,大伯父又将他们接回了家,由自己看管教育,还对担心不已的两个弟弟说:“连你们两兄弟都是我启蒙的,我还教不了他们?”

这样,钟书又开始了跟着大伯父一起游玩读书的日子。早上,他跟着伯父四处乱逛,去茶馆喝茶、找熟人聊天或者办理杂事。伯父总是给他买些大酥饼、猪头肉一类的吃食,有时还会为他租些《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一类的小说。

大伯父无疑是爱他的,也希望他有美好的未来。曾经,有风水先生预言钱家风水不旺长房旺小房,并说长房一般无后,就算有,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对此,他很是耿耿于怀,怕不幸连累了钟书,便偷偷带他去祖坟祭拜,还偷偷在代表长房的半边树旁埋了好几斤头发。

钱钟书站在大伯父身边看着,很是不解。大伯父说:“要叫上半的树茂盛繁壮,将来保你做大总统。”

说来也怪,那长房一边的树确实长得细小稀疏,而小房一边的树高大繁茂。姑且不论迷信与否,多年后,当伯父泉下有知钱钟书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自会欣慰不已吧。

P3-5

后记

有人说,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旷世奇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遇上了,情爱萌芽了,当时年少青薄衫,牵手处,许下的是一生一世的承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无涯洪流里,他们相亲相爱,相伴相随,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跌宕起伏,却在细水流长间写满暖心的温情。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一双人,一世围城。世事坎坷磨难多,他们携手共进,走过了爱情,走进了婚姻,他们举案齐眉,走过了“文革”,走过了一路世事。

只是如今,摇椅依旧在摇,世间却只余季康一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她沉浸在回忆里取暖。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完全全是梦。

守着曾经的三口之家,守着一世的倾城年华。

岁月如歌,她已在世间走过百年,人也更加洗练豁达。她说:“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钱钟书曾如是概括自己的婚姻——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走过漫漫人生路,爱情究竟是什么?三毛说,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不可说,那就不说。他们这对琴瑟和鸣的文坛伉俪,相携走过一生。纵然如今钱钟书先生已逝,但浓情不语,他与杨绛的一世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里静水流深。

目录

卷一 未及相逢:望向同一片星空的眼睛

当世界遇见才子

君生我未生

传奇不可复制

柔软中的钢铁

卷二 初见倾心:那年春天繁花盛开

邂逅清华园

无人不醉的美酒

爱人与知音

许你一生

卷三 携手相伴:温暖在路上

一起去英国

另一个世界

俗世里的浪漫

生命新芽

卷四 珍贵岁月:手上青春还囊多少

你好,巴黎

阿朵士2号

才子轻狂

一个人的蓝田

卷五 直面人生:梦想与现实间拉扯

最惆怅的雨季里

孕育围城

生命中必然面对的失去

平淡幸福

卷六 时代脉搏:国家命运裹挟个人命运

新时代

懂生活的女子

满腹辛酸何处诉说

有一种暖心叫朋友

卷七 体验沧桑:尘世不能承受之重

人间地狱

不忍生离

归家的旅程

世界原本的轨道

卷八 一世围城:触不到的思念

盛名之下

三人之城

一别,竟是永生

时光深处等你

后记

序言

序一 真水无香,百年好合

这样的书写,显然比起钱钟书和杨绛本身的爱情要笨拙和浅显得多。当他俩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已然是老人模样,可是再老态龙钟,再佝偻疲惫,他们也有过光彩照人的青春。一个是享誉清华大学的才子,一个是诗学孝义满腹的才女,从年少时期的一记擦肩而过,月老的线就早已暗中将二者的步履紧牵。结为连理后,二人相敬如宾,在治学之道上相互支撑,一个是荣耀榜样,一个则是得力辅佐,即使在国家运动时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者也是同甘苦共命运,毫无怨言,从苦难中一路相携走来。

本书还原了两位老人的青春年华、求学之路,从一而终的爱情成为整本书连接二人治学生涯的线索。爱情不是将所谓的“爱”放-在唇边,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态共同抵达人生的理想和终端。叙述上时而从容时而简约,以两人各自的作品的影响和产生背景作为依据,将伉俪之情衬垫得更为动人。作者定有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巨细靡遗地展现了学人夫妇的人生和爱情。

书中回溯了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往事,两人从清华大学走向牛津大学,又从牛津大学走向巴黎大学,一路求学,并在爱情滋润下诞下宝宝。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旅程中,一定有过浪漫和感动。国内战乱,他们却毅然选择归国,选择清贫、单一的治学创作的生活。钱学研究者胡河清曾如此赞赏二人:“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两句话,一双剑,将两位学人在学界的地位和风格全提点出来了。而两者写作风格上的迥异,或恰是彼此互补交融的一个力证。

钱钟书身上有书呆子气,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清高,才学上的造诣一定也引得周边嫉妒,若他是一盏晃眼的灯,杨绛便是他的灯罩,替他收敛才气四溢的光芒。她曾说自己是他的“拦路虎”。为了在晚年争取更多时间治学,他们闭门谢客,都是杨绛谢的客、闭的门。与外界几乎断绝联系的大隐之风,或许与他们此前受过伤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假如没有晚年下乡劳动改造的遭遇,他们的爱情未免带着与世隔绝般的天真,可是即便下乡改造,田间地头依然盛开着他俩的浪漫,在说话容易遭罪的年代,他们用小纸条传递所思所想。

杨绛的戏剧作品《弄真成假》上演后,钱钟书从中获得灵感,打算写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这便是后来长销不衰、影响好几代人的《围城》。那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现已是用来形容爱情与婚姻绝佳的名言了,略带调侃的语气,仿佛吸纳了英式幽默中的那种刻薄,但的确道出了真谛。小说虽然轰动受欢迎,钱钟书却只写一部。他与杨绛共同养育的孩子也只有一个:钱瑗。有了孩子后,他们就组成了三人世界,和乐共处,全然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代沟。当钱瑗、钱钟书相继离世,唯留杨绛一人存世,她在《我们仨》里感慨道:我们走散了。

人生最大的痛苦,无非便是亲人辞世、无依无靠,曾经的欢乐都转眼成云烟。杨绛收拾自己的余生,便是与钱钟书的手稿共度,编辑整理他生前所有的手札笔录,从他遗存的墨迹里找寻生前的那个他。一个人的孤独里,谁说缺了爱情的浸润?这又是另一种相守和陪伴。钱钟书病榻前日夜陪护,离世后善后与整理事宜,都由杨绛一人落实,她耳畔犹存钱钟书离世前抛下的一句“好好活”,于是全心全意活下去,为两人的旷世奇绝的爱情。即使在多年后,拍卖行惊现钱钟书与友人的信札,她也毅然挺身坚决抵制。

钱钟书曾这样形容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的确,与最爱的人结为连理,并不仅仅欣赏对方的一面,而是很多面,既有志同道合的雄心,又有缠绵温婉的爱心,而且贵在有一同吃苦的决心。对照如今各大电视台满天飞的物质爱情观,这种质朴、简约、白头到老的爱情确实算得上惊世骇俗。

或许年轻人还无法理解和感受这种真水无香的爱情,但人生走到中途便一定能够领悟。真水无香,静水常流,这是何等可贵的爱情啊!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内容推荐

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朱云乔著的《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以钱钟书和杨绎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编辑推荐

朱云乔著的《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还原了两位老人的青春年华、求学之路,从一而终的爱情成为整本书连接二人治学生涯的线索。爱情不是将所谓的“爱”放-在唇边,而是以相扶相掖的姿态共同抵达人生的理想和终端。叙述上时而从容时而简约,以两人各自的作品的影响和产生背景作为依据,将伉俪之情衬垫得更为动人。作者定有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巨细靡遗地展现了学人夫妇的人生和爱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