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险家在行动/人人科学馆系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王福振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人科学馆系列丛书”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不深,注重宽度。运用了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本套书希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让他们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

这本由王福振编写的《探险家在行动》是其中一册,讲述了各种探险知识。

内容推荐

这本由王福振编写的《探险家在行动》是“人人科学馆系列丛书”其中一册,讲述了“最危险的敌人”、“撕碎一切的大漩涡”、“最北国家的最北城市”、“令人神往的北极村”、“南极属于谁”、“各国为什么对南北极兴趣这么大”、“人类的触角仲向太空”、“人类能不能迅速到达别的星球”、“探索宇宙的霍金”、“月球的荒漠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哈勃望远镜被送上太空”等各种探险知识。

目录

南北极——科学探索的圣地

从这里出发,一直向南

天然的纯净水基地

地球最冷的地方在北极还是南极

南极和北极有四季变化吗

因纽特人的生存危机

多姿多彩南极石

南极中的“热水瓶”

雪海冰原把南北极裹得严严实实

让科考船头疼的冰山

遇到可怕的冰崩

南极也有河流

注意脚下

为什么南极有企鹅而北极没有

救救鲸类吧

出色的深潜动物——南极海豹

主动“自杀”的北极旅鼠

在极寒地区飞翔的海鸟

科学家为什么关注小小磷虾

探险家的终极梦想——征服南极点

“荒漠”中也有绿洲

南极点在“移动”

最危险的敌人

撕碎一切的大漩涡

南极的“地方病”

最北国家的最北城市

令人神往的北极村

南极属于谁

各国为什么对南北极兴趣这么大

人类的触角仲向太空

人类能不能迅速到达别的星球

探索宇宙的霍金

月球的荒漠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

哈勃望远镜被送上太空

跟团去太空

“太阳帆”——借太阳之力去太空 

宇宙机器人——太空中的超级修理工

深空轨道飞船

追踪火星生命

火星旅行的呼吸与饮食

登着梯子去太空

“宇宙农园”让新鲜蔬菜绿遍太空

“虫洞”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时光隧道吗

新救生系统让空中飞行更安全

更小的卫星,更好的帮手

太空中成功跑起了运输车

在星座间自由穿梭——恒星际穿梭的设想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人类的探险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七下西洋的中国人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欧洲人不知道有美洲人的存在

探险家偶然发现的复活节岛

为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冒险做环球航行

探秘湖底怪兽的调查队

探险家消失在雾气腾腾的密林

亚马孙丛林中的人蛙大战

试读章节

很多探险家回来之后,被别人问到最多的就是:南极冷吗?

一般人认为一定很冷,冰天雪地的,能不冷吗?

但探险家们回来却说:“其实南极没有人们印象中那样冷,因为有的地方是极地海洋性气候,如果去的时候又是南极的夏天,日照时间长,在没有,风的日子里,还是很暖和的,平均温度在O摄氏度左右,穿的外套看起来也是薄薄的。”

但这只是在夏天,也是为什么科考人员一般夏天去南极的原因。

冬天就不一样了,冬天的时候的南极的确很冷。

人类是热血动物,需要维持一定的体温来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根据研究,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皮肤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为33摄氏度,当外部温度低于33摄氏度时,正常的新陈代谢的热量才会通过皮肤传送到外界环境中,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因此33摄氏度是最适宜的,寒冷的地区并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如果太冷了,人会受不了,无法再生存。

那么,人体的耐寒极限是多少呢?

荷兰人威姆·霍夫有着“冰人”的美名,因为他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抵受极度的严寒,并且他保持着九项世界纪录。2008年1月26日他打破了他在2004年创下的68分钟全身触冰的世界纪录,成功地在全身触冰的情况下,在一20摄氏度C的冰桶中裸身站立了72分钟。当时冰块已经淹没他的脖子,全身上下除了头颅之外都和冰块亲密接触。

在个体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人类群体也在挑战低温。

现代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的“摇篮”在热带地区。正是在炎热、潮湿的热带地区,远古的猿猴从树上下到地面上,开始用双腿行走,成功地迈出舒适的“摇篮”,此后人类的足迹开始遍布全球,从赤道到极地,不再局限于热带地区。或者说,当人类跨出第一步时,人类就朝着挑战耐寒极限的道路不断地前进。

这里,山姆教授有个疑问,人类去过的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

一般说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

专家认为,北半球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极点,也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那里在1885年2月以一67.7摄氏度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冷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一71摄氏度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但人类依然坚强地在这里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自在自如。更神乎其神的是,因纽特人即使在冰块砌成的房子里睡觉也不过铺了一层柳条编织的垫子,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严寒中的生活。

北半球的“冷极”为何不在极点上,而在其南侧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奥伊米亚康是西伯利亚冷高压长期盘踞的地方,周围的地形又属盆地,促进了冷空气的聚积和辐射冷却。

而北极圈内为北冰洋,尽管它上面有海冰覆盖,但仍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气温反倒比不上奥伊米亚康低。

在北美洲,由于陆地面积不如欧亚大,加上山脉呈南北走向。因此那里的冷高压不如亚洲强盛,并且它可以无阻挡地向南伸展,致使北美冬天的寒冷程度稍逊于亚洲。同时,由于北冰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最冷的地方也像亚洲一样,不在纬度更高的北冰洋沿岸,而在稍南的内陆冷空气易堆积的谷地。例如,育空谷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一63摄氏度。

在欧洲,最冷的地方自然是格陵兰岛。那里纬度高,地势高,地面为冰原所覆盖,气候终年严寒,其中埃斯密特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一65摄氏度。

从全球来看,最冷的地方并不是在北半球,而是在南半球的南极洲。那里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其平均积雪厚度为1700米,太阳射来的能量3/4被反射回空中,地面的温度很低。

1960年8月24日,测得南极洲的气温为一88.3摄氏度。可见,地球上的“冷极”应在南极大陆。

去极地探险是很多人的愿望。但是山姆教授要提醒你的是去南北极探险,一般也不是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因为那里也有四季的变化。到那里的时候最好是赶上那里的夏季,因此出发的时间要提前一些。

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六个月。5月、6月和9月、10月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月、8月这两个月。1月的平均气温介于一20摄氏度一40摄氏度。而最温暖的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到一8摄氏度。在北冰洋极点附近漂流站上测到的最低气温是一59摄氏度。

越是接近极点,极地的气象和气候特征越明显。在那里,一年的时光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时节,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上,发着惨淡的白光。太阳升起的高度从不会超过23.5度,它静静地环绕着这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缓缓移动着。几个月之后,太阳运行的轨迹渐渐地向地平线接近,于是开始了北极的黄昏季节。

南极是地球上最荒芜的大陆,无花草树木,仅有地衣、苔藓和陆地藻类,也是唯一无土著居民的大陆。

南极的季节一般分为夏、冬两季,夏季是从12月到次年2月,日照时间长;冬季是从3月到11月,日照时间短。

每年各有两个月的极夜(5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极昼(11月中旬至1月中旬)。

请你想象一下:在冬半年里,几乎老是见不到太阳。在南极,“一天”的划分,不能靠天亮或天黑来判断,必须依靠钟表——过24小时,就算一天。到了下半年,太阳又老不落下,天空总是亮的。要是你想等到天黑才睡觉,你就得等半年。P7-9

序言

尽管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放眼望去,地球上到处充满令人迷惑之处:从它的诞生,到生命的出现,历次物种大灭绝,海陆的变迁,破坏力惊人的地震、海啸,各种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日益频发的病毒传播,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否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控制着?

地质学家为什么会在高山的石头中发现了鱼类的化石?

你见过自然弯曲的石头吗?

恐龙为什么在短时间内突然灭绝,这样的事件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吗?

动物真能预知天灾,大难临头跑得快?

现在,由于温室效应,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步变暖,平均气温上升,那么,为什么说还有可能有第五纪冰川期呢?第五纪冰川期来临,意味着地球又要进入一个冰川广布的可怕地质年代吗?

假设有这种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会被某种特大事故排空,那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数的和各种非同寻常而又令人惊讶的海怪就可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神奇的地球隐藏着无穷的秘密。

尽管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但还是有太多的迷惑。事实上,现代科技所获知的东西越多,科学家们便发现,不知道的东西反倒更多了。科学家很厉害,能制造原子弹,能发射环绕地球的卫星,能登上月球,但是人类在实验室里却不能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但一只蚂蚁却可以。在大自然面前,在科学面前,人类知道的还很有限。

本套丛书筹备两年,采访了二十五位科学家,语言平实但又不违背科学探索的精神。对于不能判定的事情,作者给予了“探索式”的回答,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能够培养孩子在对待很多问题上的“求实”精神。

本套丛书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不深,注重宽度。运用了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本书希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让他们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大意义。快乐中学习科学、学习知识,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所要努力的方向吗?这本书,可以说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听科学家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什么都懂?可别被他们唬住了,科学家并不是什么都懂。要真是那样,他们就不用做什么实验了,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坐着就行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疑难没解决,还有很多不知道或不理解的问题。

请把这些问题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用飞扬的青春拥抱科学的理想,学科学,爱科学,立志做科学家,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广博的人。这是所有编者的一个小小心愿!也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初衷。

在这里,要感谢我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以及为本书默默奉献的诸位作者、编辑人员,还有在资料整理和对外联系过程中不辞辛劳的张俊杰同学。本书中部分内容引用了一些知名科学家的文章或科研成果,有很多没有来得及拜访或由于联系方式的原因没有拜访,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