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心和吴大奇写文、吴大江摄影的这本《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以家庭为单位,写尽了南京城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该书兼具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旅行实用常识、亲子心灵成长等诸多元素。手握此书,如同走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家庭旅馆,它不但能给你提供休憩、指引,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清晰的家庭价值观:一家人,一起行走,并在这个过程里表达爱、感受爱,让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都被幸福充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郑晶心//吴大奇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郑晶心和吴大奇写文、吴大江摄影的这本《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以家庭为单位,写尽了南京城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该书兼具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旅行实用常识、亲子心灵成长等诸多元素。手握此书,如同走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家庭旅馆,它不但能给你提供休憩、指引,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清晰的家庭价值观:一家人,一起行走,并在这个过程里表达爱、感受爱,让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都被幸福充盈。 内容推荐 郑晶心和吴大奇写文、吴大江摄影的《慢慢慢慢慢慢走--南京新金陵48景亲子游》是一本一家三口玩出来的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怎么走才可以真正滋养到孩子?出国?有多远走多远?越远越好?这本书告诉你,他们的脚舍远求近,他们的目光投向世界,却从家门口出发,一步一步丈量家乡! 他们的家乡就是——南京。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山、水、城、林交融一体,气度恢弘,得天独厚,蔚为壮观,有太多的景可以去看,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去读,但本书的作者一家三口却聪明地选择了一条线路“新金陵48景”去看,去读。 金陵48景的说法起自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完善,逐渐遴选出南京市有名的景致。新时期的金陵48景涵盖了南京的历史人文景观、城市地标、公园、建筑、城建成果、乡村游、生态游、地质景观和工业景观等。 他们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读,慢慢体会,在慢慢走的节奏里越发了解这个城市,懂它,更爱它。这本书的父母作者希望孩子可以先成为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家乡人,而后再成为一个遥远而辽阔的世界人! 目录 叶开:立即出发,寻访属于自己的城市 韩浩月:带这本书读懂南京 吴聪灵:依循内在的节奏,你自然完美 自序:慢慢走,带孩子发现自己 重新认识一座城 我们的装备 南大北大楼、鼓楼和大钟亭、颐和路民国公馆区 子篇:过去,南京城的人们都靠听鼓楼的鼓声来了解时辰 母篇:我的欠缺,或许是另一种圆满 鸡鸣寺、明故宫 子篇:老百姓奉天命买年货 母篇:旅途中别样风景 莫愁湖 子篇:起点就是终点 母篇:光阴的小故事 总统府、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 子篇:当总统也蛮辛苦的 母篇:掀起历史的一角给孩子看 郑和宝船遗址公园、静海寺和天妃宫 子篇:“郑和鱼”不能钓,也不能吃 母篇:爸爸妈妈不一样,才对孩子有帮助 甘熙故居 子篇:拴孩石,过去的小孩真可怜 母篇:放鹅长大的孩子 夫子庙和瞻园 子篇:以前出大人才的地方现在变普通了 母篇:如果夫子庙的商铺都变成书店 朝天宫 子篇:孔子的老师是谁 母篇:当我们读历史时,我们在读什么 南京云锦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子篇:仙鹤街的故事 母篇:由黑暗童话说起 明孝陵 子篇:我喜欢南京原来叫上元 母篇:为未来忙,别把现在忙丢了 中山陵 子篇:中山陵下雪奇遇记 母篇:你是谁创造的苏菲 幕燕滨江风光带、栖霞山和栖霞寺 子篇:当我心有老虎 母篇:真正的勇敢,是带着害怕前行 珍珠泉、浦口火车站 子篇:在珍珠泉遇到烟波 母篇:不懂的字,不用 老山森林公园、冶山国家矿山公园 子篇:仙人为什么要住在脏兮兮的“仙人洞”里 母篇:每次只画一幅画 六合石柱林 子篇:看石头怎样形成森林 母篇:当文学style老妈遇上科学style儿子 高淳国际慢城、高淳老街 子篇:请等我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下 母篇:慢城有什么好玩的 紫金山天文台、明城墙遗址 子篇:去看一本天书 母篇:感受比知识更重要(附行程表1) 阳山碑材 子篇:你有办法把“阳山碑材”立起来吗 母篇:旅行,就是陪孩子慢慢走 胭脂河和天生桥 子篇:天生桥是天生的 母篇:如果没有感受过家乡,怎么去感受世界 长江大桥 子篇:和爷爷们一起徒步过大桥 母篇:用脚感触大桥生命的脉搏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子篇:把我们的天空初始化一下 母篇:他就在爱中 南唐二陵、牛首山 子篇:在南唐二陵里荡秋千 母篇:给孩子“空” 紫峰大厦 子篇:可以在紫峰吃大餐,别想在紫峰买房 母篇:嗨,妈妈,你不是公主了呀 南京博物院 子篇:修建后的博物院我最喜欢数字馆 母篇:又一个寒假,又一次寻访“新金陵48景”之旅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子篇: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里“滚草” 母篇:珍惜和平,感恩生活 汤山古猿人洞、南朝石刻 子篇:65万年后,我会拥有多少子女 母篇:不怕犯错 南京火车站、金陵刻经处、方山 子篇:去南京火车站看春运 在金陵刻经处看古老的雕版印刷 我爸爸飞过方山的天空,我在方山“滚草” 母篇:我无法为儿子代笔 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 子篇:在1865创意园看“先生回来”展 母篇:孩子,把我的童年赠送给你 清凉山和石头城 子篇:在清凉山放生小刺猬,在石头城公园做实验 母篇:每个人都从家乡而来 阅江楼 子篇:我的阅江楼记 母篇:每个人都有唱歌的季节 汤山颐尚温泉 子篇:告诉你,温泉水不好喝 母篇:黄色的月亮下我没有什么事好悲伤(附行程表2) “48景”之外又一景:江宁织造博物馆 子篇Ⅰ:江宁织造府,曹雪芹的家 子篇Ⅱ:在江宁织造府拍微电影 母篇:孩子,你的家乡,有一部《红楼梦》 南京还可以怎么玩? 徒步之旅:玄武湖、紫金山、明孝陵 子篇:为给妈妈买苹果手机去徒步 母篇:一个7岁小男孩的一段徒步历程 骑行之旅:从南京到六合,再从六合到南京 子篇:骑来骑去,我很开心 母篇:一家三口,并肩骑行在时光里 南京中山体育公园露营记 子篇:第一次露营运气太好了 母篇:“形散神也散”写游记 南京赤山飞伞记 子篇:我起飞的时候,正好碰上大风 母篇:你不能这样“等风来” 我的童年,有一场青奥会 子篇:假如我是一名青奥志愿者 母篇:多玩才能多知 子篇:金牛湖帆船基地建起来了 母篇:带孩子看体育精神,书写自己的“奥林匹克”史 行走路上怎么吃喝拉撒? “垃圾食品”也可以吃一点 这不是洁癖 我的南京,我的家 孩子小作文中的南京 南京真好(版本Ⅰ+版本Ⅱ 孩子小作文中的我们一家 版本Ⅰ:我是谁 版本Ⅱ:我的自画像 我的妈妈(版本Ⅰ+版本Ⅱ) 我的爸爸 我家的故事 成长的烦恼 一年级:小子,你真有劲 二年级: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三年级:人生的“矿物学” 给我的孩子,给中国的小学生 坐上国王宝座,你比想象的更好 后记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试读章节 在此之前,我就是一个放鹅小姑娘,整天拿着一杆长竹竿,撵着一群鹅在田野上混。 我从不觉得我放鹅有多苦,我甚至感激命运让我的童年有这样一段时光。 那时候,可能农家的孩子只要不上学,总要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的,我是一个小姑娘,个子小,但人机灵,也乖巧,于是,每到春季,奶奶就捉一二十只鹅幼苗回来,在家中饲养到可以到田野上吃青草了,就把放鹅的任务交给了我。 大概六七岁时,我就开始干放鹅的营生了吧。我自己没有太多的记忆,倒是家人,提起我放鹅,总会津津乐道地谈起一件事。 也不知那年我几岁,村里有位年过八十的老奶奶去世,算是喜丧,他家搭帐篷,请吹鼓手,摆酒席,热闹得很。村里很多人都去了,一方面是去看热闹,一方面也是去吃酒。据说,我一直坐在村前的田边看着一群小鹅,哪儿也不去。这时邻居家的婶婶来田头给菜浇水,看见我憨憨地坐在那儿放小鹅,就说:“你怎么不去姑奶奶家看热闹,她家今天有吹吹,吹得好听着呢。”据婶婶说的,正是我当时回答的这句话,令她把这件事说了很多年。我说:“我在这儿也能听到啊,不用跑到她家里去。我要看小鹅呢。” 在婶婶们看来,能说这样话的孩子太能干了,太有责任心了,况且我不仅说到了,还做到了。这跟村里其他的小孩比起来,我简直太懂事了,当时村里没有一个小孩不跑去看热闹的。 我相信,婶婶对我说这话产生的惊喜,其实来自于比较。如果不跟其他孩子比较,我这样做,这样说,在我看来,顶多就是一种性格使然。相较于热闹的人群,热闹的事,我更喜欢待在恬静的大自然中。 正如,我自己对于放鹅生活的记忆,全是跟自然有关的。 现在看来,我都觉得我那段放鹅生活简直是一段神仙时光。我每天找到一块空旷开阔的田野,把小鹅们赶到那里之后,就把自己放倒,躺到草地上呼呼大睡。比起今天的孩子,我那时候每天不知要比他们多睡多少觉。 我睡在草地上,睡在麦地里,睡在油菜地里;睡在田埂上,睡在地垄间,睡在枯水沟里;睡在风吹过的地方,太阳晒过的地方,花香熏过的地方。我睡得酣畅淋漓,元气十足。 睡醒了,我也不起来,就仰面躺着,眼睛看着天,看着天空中悠然飘来飘去的云。我的童年没有书本进行阅读活动,但我却觉得当时的我进行了世间最美的阅读:我看着那些云变化来变化去,一会儿猪,一会儿狗,一会儿山,一会儿屋,形状各异,变幻多端。我记得后来我们的课本中有一篇是讲火烧云的,我学得开心极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亲眼所见,甚至我的所见比课文中讲到的还要多。 我的眼睛在看,头脑里同时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活动。至今,我自认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大概就是那样锻炼下来的。 我幻想天的尽头,那些堆积在一起的云朵就是一座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很多神仙和仙女。他们在城堡里快乐地唱歌、跳舞,每天都开心不已。 我幻想蓝蓝的天空下,那些疏朗有致的云朵会自动排出很多字来,我还不识字,正好可以先认认天上的这些“云朵字”。后来当我工作后,知道真的有“云朵字”这种特效字体,我就相信这种字体的创作者小时候一定也跟我一样看过很多云。 前两天在微博上,有一个牧师说他们在为很多人集体做洗礼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云朵组成的“王”字,并且有照片为证。他充满感恩,评论中有人感恩,也有人觉得人太会欺骗自己了,可是对于我来说,看着那张照片觉得很开心,因为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觉得即使照片是P的,人类只要还有这样的想象力,人类的存在之于地球,才是可爱的,才是可延续的。 因为放鹅,我白天基本都在户外度过。睡觉,看云,是我的两大基本运动。我的第三项运动就是跟鹅玩对眼游戏。 俗语中有呆头鹅的说法,但在我看来,鹅真的一点儿也不呆,它们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并且还很天真可爱。 话说,我睡觉时,一点儿也不担心鹅会跑掉,因为鹅跟我已经很熟了,我睡觉时,它们吃饱喝足,就围着我四散蹲着,把嘴插进翅膀中,也呼呼大睡,用我们的家乡话就叫“蹲摊”。 P31-32 序言 带这本书读懂南京 韩浩月 和南京有过两次交集,一次只能算路过,另一次也只是在她的几条街道上走了走,对于南京未必比别人了解更多,但我清晰地记得第二次走在南京夜晚的街上,心头萦绕的一句话:南京的风和别的城市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后来读到这本《慢慢慢慢慢慢走》,又不禁想起曾经有过的感受,当然也多了一些新的想法——如果当时有这本书在手该有多好,那样的话,或会知道南京的哪些地方必须要去看一下,在看的时候,或会更能体会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真情实感。有过旅行经历的人都会知道,一名过客心里产生主人的情绪,是带有许多微妙的亲切感的。 这本书有三位作者,一位爸爸,一位妈妈,一个儿子,他们呈现出来的这本书,带有强烈的新鲜感。写城市,学者有学者的写法,作家有作家的写法,游客有游客的写法,以家庭为单位,来写尽一个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在阅读时,也有了观察南京的不同方位,也时常被作者带入到他们描述的情境中去。 从出版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它兼具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旅行实用常识、亲子心灵成长等诸多元素,而且这些元素如此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刻意。手握这本书,如同走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家庭旅馆,它不但给你提供休憩、指引,还可以让你感受到清晰的家庭价值观:一家人,一起行走,并在这个过程里表达爱、感受爱,让生活的每一个间隙,都被幸福充盈。 记得在南京的那个夜晚,乘坐着公交车,听着南京话,吹着南京的风,在南京一个静谧的角落里,体会着这个城市的呼吸。南京在我当时的印象里,走出了历史的哀伤与凄美,剩下更多的是宽厚与包容,她的历史厚度决定了她的城市品格,因此我能理解这个城市的一些作家,愿意永远生活在这儿,一个有温度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城市,具有永不消逝的魅力。 作为妈妈作者,郑晶心在打算为南京48景写作本书的时候,也发现了自己在汪洋资料前的渺小,根据这些丰富的信息,每一景花费一部书的篇幅都不见得能写完,于是,她很聪慧地选择了每一篇文字的内容比例,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场景介入历史与文化,是很好的处理方式。这本书让我想起来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林达同样是以这个方式吸引读者的。 《慢慢慢慢慢慢走》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是原生态的,儿子的文字很生活化,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作文味,母亲的文字虽照顾良多,但也简单易读,这样一本轻松的城市指南,同样适合一家三口来南京的家庭,如果有机会,可以拜会一下该书作者,相信他们会让你感受到南京人的热情。 后记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郑晶心 孩子,怀上你,我还不知这是上天给我的最大恩典。生你前的三十年,我模模糊糊追求自己的梦想,模模糊糊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人对事并无清晰且坚定的认识,常常觉得这也对那也可或者这也不对那也不可,所以常常纠结,常常晕菜,常常盼望有一个人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不必像紫霞仙子许愿的那样,驾着五彩云朵而来,他可以平平常常地徒步而来,只要他告诉我,该读哪些书,该怎么写作,该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该怎么听一句话的弦外之音,该怎么判定一件事值不值得,该怎么把人生的路走下去。 可是我谁也没等到!今天来看,我所等的,所期盼的那样一个人竟然是你!随着你的降生,随着你的一天天长大,世界在我面前变得清晰起来,我也从云端降落到地面,从一片羽毛变成一只楔子,一天天更紧密地钉入到这个世界。我也终于明白,没有人可以做我的导师,除了我自己。我心是我师,我脚是我师,让我的脚跟随我的心,那就是我的路。 推着婴儿车带着你打防疫针的画面至今那样鲜明地保存于我的脑海。我是那样一个怕打针的人,那个发誓一辈子也不要一个人走进医院的人,却独自带你去打了针,我跟你说,宝宝,可能会有些痛,但忍一下就过去了。而后我把头扭到一边,把着你的小胳膊动也不动。等医生说好了,我才回过头,这才发现,你一直看着医生忙碌,看着她将尖利的针刺进你娇嫩的肌肉,你小小哼了一下,而后我就听见医生说好了。我才惊讶地发现,在我这里原本惊天动地的事情,在你这里竟如此轻描淡写。记得当年,当打防疫针的医生一走进我们小学生教室,原本坐在第一排的我立即跑到最后一排,从医生给第一个同学打针开始我就哭,直哭到最后一个,眼看快到我了,再不跑就要被针扎了,我什么也不顾地从教室里逃掉了,一直逃回家,躲到家中的床底下。当天晚上,家人没有看到我如常放学回家,到处找,最后在家中的床底下找到我,而我已经在床底下睡着了。今天回忆起来,我都还能感受到当年眼睛哭到肿胀得几乎睁不开的感觉!我曾经以为,有些地方比如医院,有些人比如医生,我一辈子不会走进,一辈子不会接触,可是因为你,我的小孩,我走进了那样的地方,接触了那里的人。有时觉得那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画面,就像是梦!其实,至今我仍有还在梦中的感觉,可这场大梦是清晰的,我看得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跑龙套的;我了然剧情的走向,我轻松把握节奏,有时顺水而流,跟着剧情走,有时做个小小停留,在梦中小小留一片白。我在梦中,又在梦外,世界清晰如刻,不再像过去那样,我与梦之间,隔着一片毛玻璃。 小孩,因为你,复苏了我的童年记忆!多少愉快和不愉快被唤醒,愉快的得到感恩,痛苦的得到疗愈。亲爱的小孩,全是你带来的恩赐!感谢有你,说21遍! 亲爱的小孩,你照见我的不安,沉着;任性,随和;脆弱,坚强;不切实际,斤斤计较;浪漫,古板;天真,世故;不通人情,善解人意;直接,委婉;无情,多情;温柔,冷酷;灵动,笨拙;直觉丰富,自作多情;大大咧咧,小肚鸡肠;乐观,悲观;快乐,忧伤;甘于牺牲,不肯委屈;爱朋友,烦朋友;孝顺父母,叛逆自私;努力工作,常常偷懒;热情澎湃,心灰意冷;自诩爱写作,多天不动笔…… 亲爱的小孩,有你,我才看见我自己。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多么平凡,多么卑微,可是有你,又是那样有光有彩,熠熠生辉! 亲爱的小孩,有你,我才看见生命的美,世界的美,生活的美,喜悦的美,痛苦的美,爱的美。 亲爱的小孩,有了你,我才开始长大!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的孩子都在家长老师的鞭策下成长,哪里可以随意洒脱?哪里还有自己内在的那份自在和纯净呢?晶心带着儿子的行走,恰恰让大家感受到了难得的童真,难得的生活乐趣,难得的一份生命中的纯然。 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能毫无挂碍地在南大北大楼前面的草坪上打滚,在天生桥边发呆,在珍珠泉泡脚,什么时候就和自然连接了,他们生命内在的品质才会真正被激发、被唤醒,那份我们不知道的生命之源,才会汩汩地流淌出来。 ——女子德慧大学堂教务主任南林君 开始看《慢慢慢慢慢慢走》这本书,我很好奇9岁的小学生能写出什么样的游记来。看了之后发觉,大奇的文字,初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又让人忍俊不禁。那么真实的表达,纯粹可爱的话语,不加修饰的感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是个快乐的小男孩。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父母、老师的催促,整天被学习、竞争冲昏头脑,忙得连停下来看一片树叶的兴趣都没有了,但在大奇的带领下,我恍然进入了那个无比惬意、天真烂漫的童年世界。在那里,我们都希望能慢慢慢慢慢慢走…… ——香港大学大三学生释之(南林君女儿) 家庭教育重在养,不在教。我一直喜欢晶心的文字,喜欢她的文字里蕴含的从容与淡定,以及浓浓的人文情怀。此书不仅仅是一本亲子游记,更有她对生命规则、家庭文化构建等的深度思考,比如,她说,欠缺也是一种圆满,爸爸妈妈不一样才对孩子有帮助,真正的勇敢是带着害怕前行。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晶心和先生带着孩子,用脚丈量城市,用美滋养心灵,在一次次慢慢行走中,和孩子共同获得情感和知识的滋养。 ——江苏《莫愁·家教与成才》执行主编王淑娟 妈妈给我讲这是一本出去游玩的书,我就喜欢看。原来是游南京的呀,我都没有去过,大奇都去了,真让人羡慕。我要让爸爸妈妈带着我,按照书里写的,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走过去。我喜欢大奇写的《当总统也蛮辛苦的》,总统府我也去过,但我不记得有蒋介石的杯子,我只记得有防空洞,好凉快啊。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五年级金潇(王淑娟儿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