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向前》一书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重燃信念,重返校园,重回他们因一时沮丧而放弃的工作。这本书让许许多多的商人在失去所有希望后,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奋勇向前》一书帮助数百万贫穷的青年男女自力更生,实现了大学梦。他们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有能力接受大学教育。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先生在《奋勇向前》一书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多数杰出人物都没有杰出的能力,也是普通人,但他们有超乎常人的坚持与毅力。读者能在书中找到激励他们前进的高尚动力,也能感受许多睿智之言。书中的每一页都能激励读者,鼓励读者,给读者提供帮助。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识字,有上进心,那么他的未来就是无限的。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著的《奋勇向前(关于机遇潜能与改变的心理学上下)》总结了自古希腊以来许多成功人士的事迹,为无数人提供了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借鉴。一个人应该如何把握机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培养自己的修养……可以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方面面,在书中都有极富启迪的描述,充满着催人奋进的精神。书中大量的人物传记和轶事资料,更是使这本书既有思想性,又生动有趣,令人百读不厌。也正是因为如此,其被誉为“最伟大的励志书”。
这部美国最经典的著作,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博士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被全世界公认为除《圣经》之外,对人的启蒙、品格培养、积极心态建设和自身潜能开发最为有影响力的范本,被诸多国家列为青年成长和国民教育的必读作品。
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如此详尽地论述如何“成功”,而本书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如何将我们的热情如何融入生活,并实现人生的蜕变,直到成功和快乐的经典之作,堪称是人生道路上永不过时的心灵指南。
本文中文版根据成功出版公司(THESUCCESSCOMPANY)1911年本书英文修订版翻译,中文版本为足本翻译,无任何删节。
需要这样的人
需要这样的人:
不需要绝顶聪明与智慧的人,
不需要目光锐利,信念坚强的人,
不需要富可敌国的人,
不需要能大度面对权力的人,
甚至不需要妙笔生花的人,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人。
世人都在呼喊,拯救我们的人到底在哪呢?我们需要一个人!不要到遥不可及的地方找寻这样一个人。他就在你的手中。这个人——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个人!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呢?如果我们不知道其中的途径,没有比这更难的了;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做到,那就没有比这更为容易的了。
——大仲马
第欧根尼大白天提着油灯在希腊的古城找寻一个绝对诚实的人,但始终无果。他曾在集市上大声哭喊:“哦,真正的人,听我说话吧!”当人群聚在他身边,准备听他说话时,他以轻蔑的口气说.“我找的是真正的人,而不是侏儒。”
在每个领域,每个职位,每个事业上,世界始终都有一个永久的广告——“需要真正的人!”
需要真正的人,他不会在人群中失去个性,他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便在全世界都说“是”的时候,他依然勇气说“不”。
需要真正的人,虽然他为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奋斗,但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功能被矮化、扭曲或是伤及自身的品格。他绝对不会自身的某种能力过分膨胀,而导致其他能力被削弱的情况出现。
需要真正的人,他的人生超越对事业的追求,认为单纯将工作视为养家糊口的行为是低级的。需要真正的人,他能在工作中看到自我发展、教育、修养、自律与品格的锻炼。
每个教区都还需要很多牧师,很多牧师在讲台上毫无作为。而教会也在苦苦寻觅能够填补这些职位的人,但始终无法如愿。这个例子充满说明至少在牧师这个行业里,当代充满了机会,亟需许多优秀的人才。 需要一个勇敢的人,需要一个品格中没有任何懦弱成分的人。
需要一个心智平衡的人,不被自身的一些缺点所制约,不被这些缺点影响发挥才华与能量的人。
需要一个全面发展、而不是单向发展的人;需要一个不将所有精力都局限于人生狭隘的方面,然后在能力的枯萎中死去的人;需要一个视野宽广,不对事物有任何偏见的人;需要一个能将理论融入到常识中去的人;需要一个不让大学教育影响自己在现实中运用知识的人;需要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需要一个将良好名声视为无价之宝的人。
不需要一个发展受到阻碍的禁欲者,需要一个充满能力与激情的人,让他的激情点燃强大的意志,成为柔软良心的仆人。需要一个懂得热爱所有美好事物——不论是大自然还是艺术——一个憎恨所有丑恶事物与尊重他人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人,需要一个神经最为强韧的人,心灵获得最为充分锻炼的人,需要一个洞察力敏锐、视野宽广的人,需要一个手脚麻利、双眼锐利、对事情敏感的人,需要一个心灵善良、大度与真诚的人。
这个世界都在找寻这样的人。虽然数百万人正在找寻工作,而在每个领域要想找到这样的人却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广告:需要一个真正的人。
卢梭在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著名作品中提到:“根据人的本性,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共同点其实是人性方面的差异。每个懂得如何履行职责的人在做与自己专长相关的工作上都不会很差。对我来说,我的学生日后去参军、成为讲师或是律师,这些都关系不大。大自然赐予我们每个人一定的天赋,让我们可以从事相关的社会工作。如何生活,这才是我要教会他们的。当我教会了他这方面的知识,他将不仅仅是一名士兵、律师或是神职人员,他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财富可能让他随意地从一个职位变换到另一个职位,但他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一次大型浸信会教友集会上,一位身材矮小的牧师站在讲台上,说他感谢上帝,让自己成为了一名浸信会成员。台下的听众听不清他说的话,就说:“大声点!”“站高点!”有人这样喊道。“我不能再站高点!”这位牧师回答说,“成为一名浸信会成员已经是我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了!”但是,肯定有比成为浸信会成员更高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正如艾默生所说的,塔里兰德提出的问题依然是我们所主要关心的。比如,他富有吗?他做事有始有终吗?他为人善良吗?他身上有那样的能力吗?他有足够的执行力吗?他有创新能力吗?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吗?他能坚守原则吗?他一定要是一个好人。这就是塔里兰德及所有具有常识的人都想询问的。
在加菲尔德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有人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回答说:“首先,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如果我做不到这点的话,我就无法做到其他任何事情。”
……
P15-17
这是《奋勇向前》一书的修订版本,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读者强烈要求扩充原版的内容,这佐证了该书给世界读者带来了催人振奋、积极向上的影响。
在改变人类命运的书籍中,除《圣经》之外,恐怕其他书都很难与这本书相媲美。
《奋勇向前》一书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重燃信念,重返校园,重回他们因一时沮丧而放弃的工作。这本书让许许多多的商人在失去所有希望后,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奋勇向前》一书帮助数百万贫穷的青年男女自力更生,实现了大学梦。他们之前从未想过自己有能力接受大学教育。
作者收到了世界各地读者数千封来信,他们在信中无不谈到这本书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梦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理想,敦促他们追求成功的事业,这些想法都是他们以前觉得不可能的。
本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日本及其他国家,这本书已成为公共学校的必读书籍。世界各国的著名教育家都鼎力向学校推荐这本书,认为这本书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王公贵族、国家元首、英国名人及其他议员,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著名作家、学者及世界各地的名人,都大力赞扬这本书,并感谢作者为这个世界做出的贡献。
这本书有很多极为传奇的故事,包括伟人战胜挫折,获得成就的故事;出身卑微之人凭借奋斗与努力,取得成功等激动人心的故事。读者能在书中找到许多男女创造伟业的艰难历程的故事;读者能找到许多人从平庸脱颖而出的故事,这说明平凡人利用平凡的手段也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就。这本书甚至让读者认识到,即便是病人与残疾人,都能凭借坚韧与意志,战胜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本书让读者认识到:很多男女就是因为抓住普通的机会,最后取得伟大的成就;能力平平之人能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坚定的意志与不可动摇的目标,最后取得成功。这本书让读者明白:贫穷与艰苦是成就人类巨人的摇篮。这本书还指出,绝大多数人都尚未挖掘自身潜能,因为他们的心理态度没有与自身努力相一致。他们做着某事,内心却期望另一个结果。实际上,我们心里期盼什么,往往就能得到什么。
若是某人期望或觉得自己始终会过着贫穷的生活,内心总是怀抱贫穷的思想,处于让自己陷入贫穷的环境,那么,富足的生活必然会远离他。
一个人要想改变环境,首先要改变思想。当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思想习惯,让心灵接触生命力量的神性涌流,我们就能真正明白人类真正的天赋与潜能。
这本书还指明,世人所谓的“成功”,可能就是失败。当世人只顾赚钱,牺牲了友情、家人、家庭生活,牺牲了地位、荣誉与健康,那么他们的人生就是失败的。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人为了赚钱,牺牲了理想、品格及生活中所有高尚与美好东西的例子。这本书宣扬一种宏大的平等,这种平等包括意志的平等与目标的平等。正是这种平等让林肯与加菲尔德能够成为总统,正是这种平等让任何愿意付出汗水与努力的人,都有取得成功的希望。那些之前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或觉得无法弥补早年缺乏教育的人,都能从这本书获得极大的鼓舞,有勇气拓展他们的人生视野,利用闲暇时间或是假日去接受实用、有价值的教育。
马登先生在《奋勇向前》一书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多数杰出人物都没有杰出的能力,也是普通人,但他们有超乎常人的坚持与毅力。读者能在书中找到激励他们前进的高尚动力,也能感受许多睿智之言。书中的每一页都能激励读者,鼓励读者,给读者提供帮助。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识字,有上进心,那么他的未来就是无限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对内心有渴望的人来说,前路任何的障碍都不会使他觉得“前路不通,就此止步”。这本书的基调是激励读者,目的是唤醒那些缺乏目标之人内心高尚的情怀,让那些在追求成功道路上感到沮丧之人,重燃人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