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与个性》作者威廉·汤姆森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物质其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功能经过培养和训练,是能够被强化的。所以,人的大脑决不应该满足于天生就具备的少数几项功能。相反,通过人为的训练,通过教育,人的大脑细胞是能够发生变化的,从而使人获得很多并非得自遗传的功能或能力。
这个发现为教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目标:即培养人们更好地运用各种方式来开发自我的潜在力量。这需要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发展大脑智力上,而不是强调对客观知识的掌握。弗兰克·C·哈德克的《意志的力量》正是以这样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当然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让读者记住书中的内容,而在于读者以更有效、更理性的方式对待自我意志力的不断成长。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在于意志力的强弱差异:成功者常常是意志力坚强的人;失败者常常是意志力薄弱的人。训练和提升意志力,就能使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强大动力。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史蒂芬·柯维博士在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为我们规划了获取成功所需具备的七大良好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考虑双赢、知己知彼、协同合作、自我更新。人们都知道习惯非常重要,我们也可以列出更多的促使一个人成功的良好习惯,但这些习惯到底怎样养成呢?弗兰克·C·哈德克博士在他的这本经典畅销书《意志的力量》中解决了这一问题:习惯固然重要,但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石:意志力的培养。
本书不是一本空洞无物的说教书,而是一本全方位培养人的意志力的手册,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神经等方面一一进行训练指导,达到整个身心的融会贯通,使良好的意志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助你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取得成功的基石。
自我引导的力量
一个人的意志力代表着他生活或做事的方式。意志引导着自己,也指挥着人身体的其他部分。
意志力不仅是指下决心的决断力,它还包括用来感悟理解的感受力,以及进行构想的想象力。意志力更多的是指所有“进行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本身”。罗伊斯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当人们善于运用这种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而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的服从,也说明了意志力存在的巨大力量。
没有人会下定决心去做他自己都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比如一个人不可能会举起已丧失活动能力的手臂,也不会在不借助器械的条件下进行飞翔。对于这样可能性极小的事情,人们也许曾经产生过尝试一下的想法,但他们不可能在内心真的下定决心之前去尝试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也不会有做这件事情的真正勇气。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意志力既有静态的方面,又有动态的方面。一方面,它是引导人类行动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在这些行动中的行为。因此,当一个人能够在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中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与力量时,就会被认为是拥有很强的意志力(静态的);而他的意志力的特性,需要通过他的决心或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体现出来。这样,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志力就成了动态的意志力。于是,他的决心也就成了引导自我心理的行为。
意志力可被视为一种能量。根据能量的大小,还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还是强大的;是发展良好的,还是存在障碍的。
当摩尔人的首领莫利·摩洛克因重病卧床,被不治之症折磨得奄奄一息时,摩尔人的军队和葡萄牙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在战争陷入危急关头之时,莫利·摩洛克竟然从病床上一跃而起,重新召集了自己的军队,并领导他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战争一结束,他立即就元气耗尽,离开了人世。这就是一个关于展现蓄势而发的非凡意志力的例子。
无独有偶,有个叫布朗丁的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签了一个协议,要在指定的一个日子表演沿着钢丝推一辆手推车。那是在我腰疼病发作的前一两天签的。当我腰痛发生后,我就把医生叫来,告诉他必须在某一天前把我治好。否则的话,我不仅会失去我应挣的钱,而且还会被罚一大笔钱。但是,我的病情并不见好转,临表演前的最后一天晚上,医生与我争辩,他激烈地反对我第二天去走钢丝。第二天早晨,我的病情仍没有什么起色,医生禁止我下床。我对他说:‘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劝告?你都不能把我治好,为什么我还要遵从你的意见?’当我赶到现场时,医生也赶到了那里,力劝我不要那样做,说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表演。但我并没有听取他的劝告,还是坚持上了,尽管直到走钢丝的前一分钟我的腰都很疼。我准备好了平衡杆和手推车,握住车的把手,推着车沿着钢丝索前进。结果,我的这次表演像以往的任何一次表演一样,很顺利。我把手推车推到了另一端后,又将它沿着绳子推了回来。但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我的腰疼难忍。是什么使我在犯腰痛病的情况下完成了走钢丝的表演呢?答案就在于我的意志力。”
意志力,首先是指面对某一个决心要完成的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拥有强大的意志力就意味着他通过意志力本身、自己的身体或其他的事物,利用巨大的内在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爱默生所说的,意志力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冲劲”。 ……
P5-6
你是自己事业的工程师
《意志力的力量》修订版的问世,一方面是因为本书初版时还存在一些文字上的疏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本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各阶层读者的很大关注,很多读者都认为,这部著作能引导他们更快地成长,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与提升。
很多读者来信说,阅读本书可以极大地增强人的能力,能真正对人产生健康而有益的影响,甚至许多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能获益匪浅。我们都知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代表就有很强的能力,因此,阅读本书将给每一个读者以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机会,前提是读者要认真地去阅读并理解这本书。对所有按照本书的要求进行阅读的人,都可在以下四个方面使读者获得巨大的力量:意志力、思考力、个人魅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关于这一点,本书的作者很有把握。
在本书修订版出版之际,就已经拥有了超过10万人的读者群。在关于个人意志力修炼的书籍中,这一记录是其他类似的著作无法企及的。看到全美各地读者寄来的成千上万封热情洋溢的信件,看到他们在本书的指引下迅速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拥有最有力量的生命意志,作者感到非常欣慰——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并没有付诸东流。
《大脑与个性》作者威廉·汤姆森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物质其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功能经过培养和训练,是能够被强化的。所以,人的大脑决不应该满足于天生就具备的少数几项功能。相反,通过人为的训练,通过教育,人的大脑细胞是能够发生变化的,从而使人获得很多并非得自遗传的功能或能力。
这个发现为教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目标:即培养人们更好地运用各种方式来开发自我的潜在力量。这需要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发展大脑智力上,而不是强调对客观知识的掌握。《意志力的力量》正是以这样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当然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让读者记住书中的内容,而在于读者以更有效、更理性的方式对待自我意志力的不断成长。
高贵的意志力——这一禀赋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正是因为我们具有超强控制个人意志力的能力,才使得大脑更具有人性化。所谓人性化的大脑,是指人的大脑在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之后,能够用理性的目光判断是非,用真挚的情怀体恤他人,用宽容的态度理解世界。正是意志力为思考能力铸造了存在的空间,并且使其成为人的身体中最具人性化的部分。因此当这种高贵的意志力和他的天赋、学识、才能完美地结合时,我们就能获得富裕的生活、非凡的业绩和令人瞩目的成功。
威廉·汤姆森说:“既然是意志力为思考能力创造了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那么意志力就高于思考能力,并因此而拥有控制和指挥思想的权力。……作为人体和人行为本身的最高指挥官,应该由意志力来掌握人生的统帅权。一个人如果总是能跟随着意志力的指引来进行思考,在偏离意志力的引导时总是能及时醒悟,而不是根据简单的条件反射来随意进行判断,那么他的人生目标将是非常明确的。一个已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总能按照目标的要求来思考和行动的人,其言行也必然是与目标相一致的。这样的人,谁与争锋?”
威廉·汤姆森又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出发时装备精良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有着过人的天资、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社会地位——这一切本该使他们平步青云。但是,这些人往往一个接一个地落在了后面,为那些智力、教育和地位远不如他们的人所超越了,而那些赶超他们的人在出发时往往从未想到自己能超过这些装备如此精良的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个人意志力的差异解释了这一切。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即使有着最优秀的智力、最高深的教育和最有利的机会,那又有什么用呢?”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想成就自己、实现自我的人,完全有理由、有必要来修炼自己的意志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意志力造就了人”。——而这一切蕴藏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亟待你自己去发掘。
诚如一位哲人所言:“你是自己事业的工程师。”而事实上,真正构架你人生的基石是——意志的力量。聪明人,还不快快行动起来,用你强大的意志力去铺设你灿烂的前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