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古代四部启蒙读物的合集。
《三字经》是南宋名儒王应麟所作,它是迄今保存最完整、使用最久、影响最广的启蒙书籍。其内容大部分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背诵起来朗朗上口。书中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它将经常见到的一些姓氏编成像诗歌一样的韵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内容没有文理,但使读者容易诵读和记忆。《百家姓》总共收集411个姓,后增补到504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千字文》为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而成,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是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思想,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篇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撰述,具体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待人接物、读书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