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于男人,是一种儒雅;于女人,是一种优雅。
★成大事者,即泰山崩前色不惊,自当有定
计得失人,看沧桑过后谁还在,何必心急
★多少人在利害得失之间不停穿梭,却只停滞在生命的表层,迷失了自己,模糊了生命本来的颜色。
★我们总是来不及吃早餐,来不及问声好,来不及看下天空,来不及打个电话回家,来不及问问自己的身体是不是扛得住,来不及想想自己曾经的梦想。我们总是急着吃饭,急着赶路,急着上班,急着下班,急着到达,急着成功。急着生,急着死!生命如此匆匆,难道只为一个终点?还是为了什么连自己都说清楚的东西?阅读这本由慧钰著的《不急》吧,放慢你的脚步,找回那些错失的风景,找回自己迷失的心灵。
如果你正处于生活的迷惘中,那你更不能着急,试着让自己的心慢下来。只有体味到“慢”的奥义,才能觉察生活中本不易被感受的幸福,知悉生命的意义。
由慧钰著的《不急》融汇儒学和佛家的修心至理,帮助困在思想桎梏的人们找到让心灵慢下来渐趋安定的生活方法,让我们在品悟大师智慧的同时,找到放松心灵、消减困惑的答案。
知止,首先要知足
知足是以具备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为满足,没有过分的贪欲;而知止则是指满足后便不再索求,懂得适可而止。只有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获得自身和谐,会使得我们拥有清净、愉悦、坦然。知止,首先要知足,知足方能常乐。人生的旅途中,应适时止住匆忙的脚步,尝试着抛却一切有损生活质量、让幸福快乐打折的负累,这样才能轻装前行,享受精彩的生活。
传说张果老自从得道成仙以后,每天都在民间寻访、度化人。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口,碰到一对年老的夫妇在摆摊卖水。于是他就走上前去,借买水的时候跟老夫妻攀谈起来。
他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老夫妻都说生活很窘迫。他又问他们有什么愿望没有,老夫妻都感慨道:如果能够开个酒店卖酒,日子就好过了。
张果老就告诉他们说,在你们村旁的山顶上有一块形状非常像猴子的石头,石头旁边有三个泉眼,现在三个泉眼都被灰尘堵上了。你们明天去山上把灰尘都清理出来,泉眼就会自动流出有酒味的水来。说完又给他们一个葫芦,嘱咐他们就把这个葫芦装满就可以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老夫妻两个就急急地爬上山去。找到了张果老说的那块石头,将泉眼打扫干净后,果然看见有水流出来。他们马上舀一点尝尝真的是酒味。老夫妻两个喜出望外,把葫芦装满后就回去卖了,恰好能卖一天。
就这样,他们两个每天上山装酒回来卖。日子也渐渐地好过了。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张果老又来到这个地方。他问老夫妻如今的生活怎么样,老夫妻回答,嗯,自从按您的指点找到酒后,日子还算过得。遗憾的是没有酒糟,不能喂猪,不然就更好了。
张果老听后,摇头叹息,嘴里念着“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清水当酒卖,还嫌没有糟”飘然而去。张果老走后,山上的泉眼就枯竭了,再也没有水酒涌出来。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没有止境的欲望,总能让我们从内心里感到不舒服,感到纠结,似乎很少能获得满足,就连幸福也似乎有些模糊。
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贪婪的欲望所致,当我们能够依循自己的本性,而不去刻意攀比,不强求,懂得知足时,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足以使我们感觉到幸福。
小说《无疾而终》中的主人公叫瞎爷,他9岁的时候经历了一次高烧,左眼在这场病中失明了,父母急得泪流满面。他安慰两位老人说:“我左眼虽然瞎了,右眼还能看见,总比两只眼都弄坏要好嘛。”他家境贫寒,父母无力供他上学,只好送他去私塾旁听,为此老人很是难过,他又对父母说:“我已经认识了几个字,虽然不多,总比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多了。”
后来瞎爷长大了,结婚了,娶了个嘴巴很大的媳妇。他的大嘴媳妇很能干,就是脾气有些急躁,常把老人气得心口疼。瞎爷就劝母亲说:“娘,你这媳妇是有些不称心,可是天底下比她差的媳妇有的是,你儿媳妇脾气是暴躁了些,不过很能干,又不骂人。”母亲听后气也就消了大半了。
瞎爷后来有几个孩子全是闺女,媳妇总觉得对不住他们家,他却说:“这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我认为你还是个很有能耐的女人。世界上有好多结了婚的女人,压根就没生过孩子,别说生男孩子,连一个女孩也生不出来。日后等我老了,逢年过节时,5对女儿女婿一起提着酒拎着肉回来孝敬咱们,那该多热闹!咱们比那些有儿子却婆媳不和、整天不得安宁的,强多了。”
瞎爷有着一种乐天知足的人生观,从不和比自己强的人攀比,这是找到了快乐的人生哲学。瞎爷一生贫困,但就生命的本质而言,他的一生是幸福的。
古时有一位禅师作了一首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目的就是在提醒人们要知足知止,抛弃物欲俗情的牵挂,保持平常心,就会消解一切烦忧,生活恬然自得,获得人生美好的境界。这是一种高于肉体的快乐,是人通往真正健康的秘密通道。
法国的哲学家孟德斯鸠曾说过:“假如一个人只是希望幸福,这很容易达到,然而我们总是希望比别人幸福,这就是困难所在,因为我们总是相信别人比自己幸福。”
对于我们而言,学会知止,首先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让自己拥有一颗轻松而淡然的心态,才有更宽容和豁达的视野去面对生活。学会了知足,我们才更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放弃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放弃不应该争取的东西。不懂得知足的人,永远不懂得停下脚步,也就不懂得珍惜拥有、珍惜当下。
生活中不能满足和难以如意的事情很多,想得到的东西也很多,只有懂得知足,我们才能让心灵远离永无止境的贪欲,幸福也将变得触手可及。
智慧箴言
“知足”是一种人生态度,“知止”是一种人生智慧。懂得“知足”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体验,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懂得“知止”的人,会更容易规避风险,也更容易体会到生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我们需要学会依顺自己的本性,不要妄自攀比,不随便强求,其实,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知足”常乐,懂得了“知足”,学会了“知止”,我们也就真正地把握了生活的真谛。
P2-5
这个世界到处都有名利富贵的诱惑、权势地位的吸引,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如同走进了迷宫,面对那么多诱人的、纠结的选择,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出取舍,不停地修正方向。而这,需要我们不太过着急。
如果太过着急,我们必然会为无法掌控的希望感到焦虑;如果太过着急,我们必然会为难以得到的东西感到失望,甚至痛苦;如果太过着急,我们必然会为失去的珍贵而痛心不已,从而在利害得失之间不停穿梭,却只停滞在生命的表层,迷失了自己,模糊了生命本来的颜色。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其实,寻求智慧并不十分困难,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慢下来,平静下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敏感地觉察到生活中本不易被感受的幸福,并且能够包容,超越自我,知悉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纷繁缭乱的大千世界,我们要想幸福快乐,就应该修好自己的这颗心,放慢心灵游走的速度,不急便可安心,安心后而顺心,这是必然。正如《大学》里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由此看来,不急是人生顿悟、收获的基础,先学会不急,才能悟人生。不急可以让你在低迷混沌中保持明朗思路,可以让你拥有无穷的智慧,可以让你细细审视自己的内心……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卸下心灵的负累,重新站在生活最本色的起点,去知足常乐懂得“知止”、去磨炼心智使之“有定”、去稳定心神从而“镇静”、去超脱境界达到“心安”、去谨言慎行做到“能虑”、去淡然取舍以致“有得”。经历这番心灵的洗礼,从而找到人生的真正方向,活出真我的色彩。
本书的六个部分融合了儒学和佛家的修心智慧,帮助都市里困在思想桎梏的人们找到让心灵慢下来、渐渐安定的方法,让读者在品悟这些智慧的同时,找到放松心灵、消减困惑的答案。同时,本书通过向读者讲述一个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故事,并加以形象的解说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理解这些人生智慧。
如果你正处于生活的迷惘中,那你更加不能着急,试着让生活慢下来,这样的话,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改变了、生活开始改变了——原来自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