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每一代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共同成长,互相砥砺、互为激发,借助“同时代”所提供的互通的历史与美学经验,同代人更能阐释对方的文学密码。基于以上设想,金理编著的这本《同时代的见证》讨论了近些年来新崛起的创作思潮和文学新人。
辑一 “80后”写作:我的同代人
青年构形:一项文学史写作计划的提纲
文学与社会互动中的青春主题,及文学“中年期”的选择——关于“少年情怀”与“中年危机”的一个讨论
异域的借镜:多重视野中的“80后”文学
郑小驴论——兼及一种“青春文学”的再生
辑二 历史与文学之间
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略说
“昔之殊途者同归”:重识《庄子》《文选》之争
在“伪士”与名教的围困中突围
文学“实感”论——以鲁迅、胡风提供的经验为例
辑三 文学批评的年轮
繁复的表意空间:《申江服务导报》解析
残月至美:评《额尔古纳河右岸》
呈现心灵的悸动——以盛可以的《道德颂》为例
孤绝中的突击:论智性写作
《平原》的虚和实
骨与肉:论《赤脚医生万泉和》
历史深处的花开,余香犹在?——《古炉》读札
“这是你的春天 别再沉默”——初读杜涯的诗
这些年,读叶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