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过是旧年--杨秀云散文小说选
分类
作者 杨秀云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铅花落尽见真淳》、《安顿好我们的心灵》、《人生“不全”乃常态——沈园随想》、《穿上大衣上班去》、《好好活着,不需要理由》、《有尊严地活着》、《工作累吗?喝茶去》、《闲暇时,抬头看看云》、《四月天,与自己告别》、《不妨醉一回》、《隔着岁月看草原》、《超越生死的尊严——一梅洁印象》、《真爱,是一场幻梦——由林黛玉谈起》……《风过是旧年--杨秀云散文小说选》以小角度关注社会,以小视野解构生活,以点滴絮语折射心灵的丰厚,与读者分享真的善、质的美,彰显际遇的亮度,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自励也在共勉对时光、对生命、对真情的珍存和善待。

内容推荐

《风过是旧年--杨秀云散文小说选》共分《苍台落绛英》《春风花草香》《掬水月在手》《坐看云起时》《轻舟万重山》五个部分,写亲情、写友情,写人生、写感悟,写发生在身边的感动和温暖,以小角度关注社会,以小视野解构生活,以点滴絮语折射心灵的丰厚,与读者分享真的善、质的美,彰显际遇的亮度,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自励也在共勉对时光、对生命、对真情的珍存和善待。

目录

卷一 苍苔落绛英

 弟弟

 丧事

 失落的亲情

 有妈真好

 搬家

 缺粮的日子

 借钱

 快乐六一节

 长长的假日

 苦菜

 结缘“故事” 

 第一名

 风雪路难行

 乡愁,是矮矮的坟墓——纪念一位逝去的同乡

 故乡的山杏花

 又是春秋明月夜

 院里有一只小花猫

卷二 春风花草香

 远方的歌

 大山不寂寞

 给梦想营造个家

 新春,买回一束兰花

 记忆中有你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窗花,春天的风景

 儿子的礼物

 丈夫的浪漫

 怀念那暖暖的温情

 春,来了

 写给18岁的儿子

 生活的味道

 见过铁凝

 最美的季节看草原

 让我好好打扮你

 又见海棠花

 路的尽头是你

 歌声,就是希望

 30年,我们经历了什么一一一致亲爱的同学们

卷三 掬水月在手

 风雨中都行

 踏雪上泰山

 美丽的拯救

 下山时,轻轻地挥挥手

 生命,不能浪费

 风儿,吹过悠远的草滩

 活着,真好

 经营生命的春天

 奔腾的生命之源——游小五台山有感

 聚散有缘

 远古的约定——游武夷山畅想

 心灵的独白——读龙应台散文有感

 好景君须记橙黄橘绿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乌镇,橹声灯影中的梦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游西湖

 快乐是秋阳里的鸡冠花

 在文字中修行

 美,不是一件外衣-

 认识你自己

 生命,除了死亡还有休息

 向一棵树学习成长

 对别人好一点

 走进大峡谷

 “轻”之沉重

 在雪场,相遇雪小禅

卷四 坐看云起时

 忘掉生活中的不愉快

 心里不痛快,给朋友打个电话

 铅花落尽见真淳

 安顿好我们的心灵

 人生“不全”乃常态——沈园随想

 穿上大衣上班去

 好好活着,不需要理由

 有尊严地活着

 工作累吗?喝茶去

 闲暇时,抬头看看云

 四月天,与自己告别

 不妨醉一回

 隔着岁月看草原

 超越生死的尊严——一梅洁印象

 真爱,是一场幻梦——由林黛玉谈起

 老了,还能做什么

卷五 轻舟万重山

 我们很熟悉

 一个初春的傍晚

 路,窄窄的

 她,我,还有她

 大山深处

 15年工龄

 玫瑰花开

后记

试读章节

弟弟小我四岁,名叫林子。

林子长得非常可爱,圆脸,皮肤白而细嫩,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像画上的娃娃。

林子身体不太好,满周岁时才会叫“爸爸”“妈妈”,才会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几步,接着,腿一软跌坐在炕上,呵呵笑着,半天起不来。

母亲奶水不够吃,家里就为林子常备着饼干、方糖(当时我们称之为“洋糖块”)。饼干和“洋糖块”放在柜子上,每当大人到柜上取东西时,林子就颠着小屁股,张着两只白白的小手,急切地连声说:“给,给!”这种时候,我总是高声地提醒母亲:“妈,林子要饼干呢!”不过,我基本上不能分享,母亲对我说:“买饼干的钱都是借的,林子也快吃不上了,你别像小馋猫似的。”

我常常老老实实地坐在炕上哄林子,时而把他两腿问的湿尿布抽出来,再添进去一块干尿布。林子拿着饼干吃,不时有碎屑掉下来,倘若掉下一小块,我就捏起来,再塞进他的嘴里;倘若掉下去的是碎渣,我就用食指粘起来放到自己嘴里……多少年之后,母亲常常提起这件事,她夸我小小的人儿,半天半天地哄孩子,乖得很。而我却悄悄怀疑自己的动机,要知道,对年仅五岁的我来说,饼干和“洋糖块”可是强烈的诱惑啊!

林子病了,公社医院的刘医生说是肺炎,最好到县医院医治。然而,林子病得实在不是时候——父亲被隔离审查,停发了一年工资,接着又身无分文地下放到村里劳动,家里稍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口粮都买不回来。两间矮小的住房也是公家的,公社干部三天两头到家里赶我们走……这种惨淡的光景,哪里有钱带林子到城里治病?

母亲苦苦央求刘医生,让他千万治好林子的病。那些日子,常见林子盖着小被睡在炕上,嘴角粘着白色的药粉。刘医生医术很好,态度也极认真,然而,在六十年代公社医院简陋的条件下,他无法挽留一个幼小的生命……

林子死了。

他死在夜里,我全然不知。一大早起来,炕上空荡荡的,不见了林子,不见了他的小被子和尿布,母亲也不在屋里。我惊问:“林子呢?”大姐告诉我:“死了,天没亮就埋了……”我蹬着两腿大哭起来:“给我挖出来,挖出来,我要他的小手手、小脚板……”

姐姐们的情状如何,我已忘掉了,只记得母亲坐在房后边的石头上号啕大哭,声音悲怆而怕人……我家的房子是一场大火后的幸存物,孤零零的,没挨没靠。房的前边横着供销社的院墙,西边是小块的耕地,东边长着密密匝匝的蒿草,房后边就是大片大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杨树林,弟弟便埋在树林里。

那夜,我做了一个好可怕好可怕的梦。梦里,天下着瓢泼大雨,到处泥泞不堪。我在野外走着,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走到树林里,树林里有林子的坟堆;走到田埂上,田埂上也有林子的坟堆……这是我平生记住的第一个梦,从此,我才明白什么是梦,什么是噩梦。

一个黄叶纷飞的日子,我随着大姐到树林里耧树叶。大姐说:“你想看林子吗?我带你去!”我们走到树林深处的一方空地,看见一个小小的土堆,上面的枯草在风中摇曳……

林子,我可爱的小弟弟,你名副其实地过早地在林子里找到了归宿,而我怀着对生与死朦胧的恐惧,开始了记忆中苦涩的童年。

儿时挤在人群里围观发丧的记忆早已淡忘,长大后性情喜静从不凑热闹,对丧事的个味几乎全然不知,就在没有设防的心态下,这幕人生悲剧忽然落在我头上。

早春二月,父亲与世长辞了。

呆视着暗红色的苫单下逐渐僵硬的父亲,绝望的悲哀骤然将我淹没。连日来所有的奔波、守候、忧虑、企盼都失去了意义,精力、心力、智力像被抽空了一样。没有太多的泪水,周身软绵绵、轻飘飘,陷入一种不真实的、遥远的麻木中。

茫然地看着大伯大哥们忙忙乱乱地搭灵棚,茫然地看着婶子大娘们飞针走线地缝孝衫……

哦,我的乡亲们,是你们强行造成的另一种氛围,把我麻木的神经唤醒!

我家原籍异地,在这个有80户人家的坝上小村落户仅有20多年历史。村里没有亲属,父亲生前崇尚淡泊,为此,我们决定丧事简办,让父亲的灵魂早日安息。然而,遭到乡亲们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父亲年过古稀,老丧即喜丧,不热闹就是不孝。言辞之激烈,令做子女的汗颜。人乡随俗,我们只好定了一班鼓匠。P3-5

序言

2013年金秋,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爆冷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十三位获诺奖的女作家,也是第一位获诺奖的加拿大作家。彼时,门罗获奖的呼声不是很高,在竞猜机构的获奖赔率中,也鲜见门罗的名字。门罗获奖的众多理由中,最简单的理由或许可以这样概括: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是我喜欢的作家,北京出版社曾于2010年出版门罗的小说集《逃离》。《逃离》一度是我带在路上的书。

杨秀云邀我为她的散文小说集《风过是旧年》作序,我忽然想起门罗。并非借门罗壮声势。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作家都是独立的。想到门罗,是因为杨秀云与门罗有部分地相似,比如领地。

门罗的领地很小,故事的发生地多设定在安大略地区,人物也多是普通人。用朱晓映的话:门罗不写政治事件,只写女人生活,不只写温情的女人生活,而且写女人温情之下的秘密与邪恶,写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的、难以掌控的人生顿悟时刻。

杨秀云的领地也小,无论散文还是小说。她的领地在坝上,在她生活的村庄,写的多是身边的人和事。父亲母亲弟弟儿子同学同事朋友,还有她自己。再准确点说,她只写自己的生活网,只写目光所及之处。她对陌生似乎兴趣不大,偶尔为之,比如电梯里遇到的老者,街头看见的行人,也因为偶尔发现她熟悉的东西,或者寻找她熟悉的东西。即便是小说,虚构的成分大些,其中的人物也多与她的个人生活相关,或是街坊邻居,或者乡村儿女,似乎就在她身边。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由小见大,由此及彼,如何在个人的领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其实许多作家的领地都不大,如福克纳一生所写的约克纳法他帕郡,是一个“邮票大小”的地方,而契诃夫笔下的人物,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个人的领地上,有什么样的领悟,什么样的洞见,还有能否丈量领地以外的世界,应该是作家致力的方向。这也是文字真正成为文学的关键所在。

杨秀云在范围不大的领地上辛苦耕耘,收获颇丰。读她的作品,我最喜欢与乡村有关的那部分。如《缺粮的日子》《苦菜》《窗花,春天的风景》,她写日子的艰难,写记忆的疼痛,写欢乐也写忧伤。她以疏密得当的文笔,构筑起读者进入作品的通道,很容易产生共鸣。写故乡,写日常,写亲情,其实很难。因为就在身边,而且类似的作品不计其数。有多少人写过父亲?所以,写亲情其实是危险的,不但要撞题,还可能撞法。但杨秀云此类作品独具魅力,可见她的用心。亲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她不可能忽视。她的优势是善于呈现,现场感特别强。比如写父亲,可写的太多,但她以一句话,十年前的一句话贯穿全篇,十年后依然带着相同的温度:“单位人事……可有变动?”看到这句话,我甚至能想象到作为父亲的神情和动作,能揣摩到他的急切和不安。作为写作者,我亦能体会到杨秀云彼时的不耐烦。虽然是一句话,却有着穿透时空的力量。语言既是技法,又是内容。她还擅长发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捕捉电光石火的瞬间,比如写母亲借钱,写母亲卧病在床,并且凭借不俗的功力,把瞬间凝固,化成永恒。

文学的领地可大可小。那么,领地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我喜欢的几个当代外国作家,如拉什迪、帕慕克、石黑一雄、裘帕·拉希里,领地都很大,当然因为有他们多重的文化背景。如拉什迪、裘帕·拉希里是印裔英语作家,石黑一雄是日裔英语作家,他们的视野是整个世界,站在东西方文化交叉点上的帕慕克也是如此。他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更多的作家只能身居一地,没有那么丰富的阅历和文化背景。但是,作家的视野不能囿于一地。也就是说,文学领地的地理区域可以小,精神上的区域却不能小。杨秀云在精神区域的开掘方面,很用心也很努力。写的是一己之地,关注的却不只是一己之事。如《乡村儿女》《她我还有她……》写的是命运,《好好活着,不需要理由》《安顿好我们的心灵》《经营生命的春天》写的是人生感悟,《缺粮的日子》《借钱》是对过往的纪念和审视。发芽开花结果,她的种子按照自然的程序生长,每枚果买成色不l司,都是有分量的。

算起来,杨秀云是我的师姐,我考上张北师范那年,杨秀云刚好毕业。虽未谋面,但很快就熟悉她了。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常提起她。《乡村女儿》在《长城文艺》发表后,老师特意讲过她这篇小说。与她见面则是多年之后,彼时我和她都在张家口工作。杨秀云平静温和,虽然眼底隐着淡淡的忧伤,文人大抵如此吧,但乐观的成分居多,特别容易接近。文如其人,她的作品因此有着温暖的基调。温暖是她的优势,是她的强项。文学是要温暖人心的,她做到了。但温情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削弱锋利。相较于门罗,杨秀云的作品很少涉及邪恶与凶险,她似乎有意躲避,因此作品更多的是坦途。可能与她温和的性格有关吧。如果她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或许可以打开另一扇门,那将是另一番风景。这是挑战,需要勇气。

写作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杨秀云已经走出很远。她在自己的领地耕耘,对生活有不凡的洞见,对生命有深沉的感悟。她已经收获很多。期待她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

2014年6月24日于石家庄

(作者系河北省作协副丰席、作家)

后记

书稿终于要付印了,多年的夙愿了却。

轻松之余,有些愧疚,自己的作品会让关心我的读者失望。

收录的作品时间跨度20多年,青春不再,境遇不同,情怀更改,格调自然不同,文笔也良莠不齐。特别是“小说部分”,大都是20年前的作品,那时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子,在大时代的濡染下,涉足创作这个神圣的领域,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态。所写小说也很稚嫩,可以说,是孤芳自赏的小野花,登不上大雅之堂。只因当年写小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光阴,奠定了今生的工作方向、生活方式,影响到我的际遇,所以格外珍惜。此次出集,考虑再三,还是把这部分收了进去,面对这些作品,只感岁月蹉跎,喟叹沧桑。

似水流年,碌碌红尘,我以文字安身立命,孜孜经营着笔墨春秋,却与文学创作无关。所收集的记事抒怀拙作寥寥,为一时一己之感,且寡闻陋识,坐井观天,才疏学浅,让读者见笑。

首次出书,诸事生疏,幸得众友帮助。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胡学文在百忙中为我写序,其诚恳而一语中的,令人感佩。

学文与我同属坝上人,第一次认识他时,还是一个大男孩,沉默少言,大眼睛很有神,我觉得他深刻而且“正”。那时,在如潮浮沉的创作圈子里,能展现出“正”很难得,偏我喜欢用“正”衡量,所以对他印象颇好。后来,他佳作不断,影响日远,着实为他高兴。看了他的作品,理解了他灵魂深处的孤独和悲悯,明白,他选择文学,或者说文学选择他,都是天意,合情合理。去年有一采风活动邀他回来,小处两天,深感他名高而谦和,极为体谅世事,依然是深刻而且“正”,相信,他的人生路会越走越宽。

在创作的领地,学文是一个高度,也是一种宽阔的视野,他以沙里筛金的一丝不苟解构我浅显的文字,真是为难他。

《云的领地》把我的拙作提到纯文学的高度,让我思索,发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认识到文学创作厚重的分量,认识到它展示的无垠的精神疆域和人性本真。在这方神圣的领域,我还在槛外,只有敬畏。感谢他的理解,也衷心祝愿他攀越文学创作的更高峰!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贵,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曾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在学期之末诸事缠身又适逢开展大型活动的极度繁忙之际,全力热心帮忙,为之,深表谢意!

作文出书本是个人的事,却得到来之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令我倍感温暖和鼓舞。在此,一并向所有关心并支持此书出版的好友故交和师长致谢!

旧年已过,往事如风,但生活总有憧憬。人生未到尽头,我在路上,以好的形象走下去,也算不负众望。

2014年7月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