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恂诚所著的《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精)》着重探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及其同就旧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三章,分别介绍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北洋军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以及民族资本的集中趋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生等,而且在附录中,列出了历年所设本国民用工矿、航运及新式金融企业一览表。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对了解这段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杜恂诚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恂诚所著的《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精)》着重探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及其同就旧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三章,分别介绍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北洋军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以及民族资本的集中趋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生等,而且在附录中,列出了历年所设本国民用工矿、航运及新式金融企业一览表。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对了解这段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杜恂诚所著的《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精)》讨论的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渐渐纳入了世界经济的运转模式,成为西方强国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中国的历朝历届政府是如何选择发展新式经济的战略的。对于大机器工业、矿业、航运业等,清政府一开始采取直接的行政垄断,体现了中国传统统治者包办经济利益的传统思维方式,他们只是在这条道路效果不佳,而民族危机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转而改弦更张,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并实行法律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改革。这在清末新政时期体现了显著的成果。而改朝换代后,新政府又会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强调政府控制,并打压民营经济。北洋政府在袁世凯时期强调中央集权,后又在财政极度困难的不得已情况下放松政府控制。而南京国民政府在民生主义和统制经济政策的口号下重新强化政府对经济的行政性控制,发展国家资本,限制私人资本,中国经济经历新一轮的此长彼消过程。中国近代新式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曲折前行的。 目录 总序 序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一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二节 产业资本和新式金融资本的产生 第三节 清末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第二章 北洋军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 第一节 民族产业资本的长足进步 第二节 金融业的发展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的中断 第三章 民族资本的集中趋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生 第一节 民族资本企业的集中和扩展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生 附录 历年所设本国民用工矿、航运及新式金融企业一览表(1840—1927年) (一)纺纱业 (二)染织业 (三)轧花业 (四)织麻业 (五)呢绒 (六)丝织业 (七)其他纺织业 (八)服用品 (九)缫丝业 (十)面粉业 (十一)碾米业 (十二)火柴业 (十三)造纸业 (十四)印刷业 (十五)卷烟业 (十六)榨油业 (十七)制蛋业 (十八)饮料业 (十九)制茶业 (二十)制糖业 (二十一)酿酒业 (二十二)制罐业 (二十三)精盐业 (二十四)杂种食品业 (二十五)机器工业 (二十六)橡胶业 (二十七)制革业 (二十八)玻璃制造业 (二十九)砖瓦制造业 (三十)水泥制造业 (三十一)制瓷业 (三十二)石棉制品 (三十三)酸、碱、苏打晶等 (三十四)制搪瓷器皿 (三十五)涂料、染料、油墨等 (三十六)烛皂业 (三十七)制药业 (三十八)化妆品及其他化学工业 (三十九)制材业 (四十)水电业 (四十一)建筑业 (四十二)杂项工业 (四十三)燃料等采掘业 (四十四)金属采掘及冶炼 (四十五)航运业 (四十六)银行业 (四十七)保险、信托、储蓄会、证券交易、投资各业 本文图表索引 表1.1 清季历年设立的本国民用工矿企业家数和创办资本额(1858—1911年) 表1.2 清季历年设立的本国轮运公司家数 表1.3 清季历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经营性质分类 表1.4 汉冶萍公司日债简表(1903—1911年) 表1.5 中国各港出入各国船吨位比较(1900—1905年) 表1.6 两广内河轮船国籍统计 表2.1 中国历年所设民用工矿企业的家数和资本额(1912—1927年) 表2.2 本国历年所设民用工矿企业的资本额分类(截至1927年) 表2.3 本国历年所设民用工矿企业的行业分布(截至1927年) 表2.4 上海丝价与成本比较(1925一1927年) 表2.5 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 表2.6 外资、中外合资、完全华资三种煤矿产煤能力比较(20世纪20年代中期) 表2.7 华商航运公司船只吨位表 表2.8 “五四”运动前后招商局与日清公司营业状况比较 表3.1 中国28家重要银行资力和经营情况比较(1921年、1932年) 表3.2 中国进口贸易商品结构 表3.3 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表3.4 全面抗战前夕中国民族工业产品的自给率 表3.5 本国历年所设民用工业企业在上海等大城市的分布(截至1927年) 表3.6 上海各银行之现银存底(1926年底~1934年9月底) 丛书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