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错配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慕秋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做个良民

接连收到政府公函,指我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处,发生了两宗触犯交通规则的事件,大吃一惊。两宗事件仅相隔四天,具体罪行是没有遵从交通灯指示,除了定额罚款外,每宗罪行均被扣“违例驾驶记分”五分。如果再被扣一次,总分达十五分,便将停牌三个月。

“没有遵从交通灯指示”,即是指冲红灯。我会冲红灯?而且是连续两次,有人信吗?我开车近二十年,一直循规蹈矩,违例泊车或开快了几公里被罚款是有的,但扣分,除了一次在三角区过线被警察捉了个正着扣了三分外,还从没受过如此惊吓!

问了一位律师,自己不信会犯冲红灯的罪行,这官司有得打吗?她说被照下来了,没什么好打的!跑去事发地点探查,路口还真竖有一个橙色摄录机。仍不死心,又跑去湾仔警察总署翻看录像带,当班阿Sir态度非常温和,耐心找出有关画面:一次,只见我驾的那架车在着黄灯时出线,弯还没转过去红灯着了;另一次,黄灯正灭我的车同时出了线。车尾版号清晰显现,在电脑上想放多大可放多大,阿Sir问:“是你的车吗?”只好点头“认罪”。从警署出来,站在大街上研究灯号,红绿灯之间的黄灯讯号转瞬即逝,看来以后见黄灯要赶快停车,再不要“偷鸡”抢那一点时间了。自此后那段时间开车,见到灯号就心慌慌。

警务处处长收到我缴付的罚款后,轮到运输署署长来函了,令我在收到“强制性修习驾驶改进课程通知书”之日起的三个月内,自费修习和完成驾驶改进课程,否则,可被处最高罚款五千港元及监禁一个月。署长指定了几家驾驶改进学校供选择,我就近选择一间报了名,并在预定日期一早到学校上课。我那个班二十名学生,仅我一人为女性。男教员看起来年纪比我还大,开课即指着头顶上方的摄录镜头告知学生,这是运输署装的,你们在课室的表现他们都看得见。大家一听马上挺直了身板,更加聚精会神,事关此课程读得好,可以扣减三分啊!

坐在第一排的五位男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看样子是商贩之类的,也许他们凌晨便要起身进货,严重睡眠不足,上午静坐四个小时太难熬了,看他们的头不停撞向桌面,还时不时故意大声问问题,不说教员讲课被他们打断,其他学生也被吓一跳,其实那些问题问的也不是时候,更不太切题。到了下午,人人都有睡意了,不过,屏幕上不时有些车祸后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出,似在提醒大家:头脑要清醒啊!精神要振作啊!远的不说,开车不慎可能会出人命;讲近点,不专心听讲,一会儿考试通不过,就白来这一天了!

最后一排有一位某大巴公司的司机,他的问答比较在行,譬如车出白线时转红灯了,千万不要倒退,宁可停下来,因为有的白线下有镜头,初初未必照到你了,但你后退便一定会照到。我还真不知白线下会有镜头!再譬如,出大路,怎样的“转线”可左转,怎样的“转线”才可右转?听他讲的如此“行家”,为什么也要来这里接受“再教育”?教员好像看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在赞他答得对的同时,又说:“懂得交通规则不代表不会出错,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都非常重要,这课堂,有人来了一次又一次,学员中甚至有休班交警。”我旁边坐了一位年轻人,他悄悄告诉我,他已被扣了十二分,拿回三分对他的工作至关重要。

终于坚持完七小时课程,到最后二十分钟的笔试时间了。共二十道选择题,如果专心听课,这些题并不难答,但学生中有些文化程度确实不高,不时听到唉声叹气、要问问题又被制止的声音。考完等教员即时批卷的半小时,竟是全日最安静的时间。“恭喜大家,全部合格!”教员语落欢呼声即起,排队上前领课程证书,顺便也看看成绩,有七八十分已满足,我与邻座的年轻人均得到满分,虽说这是纸上谈兵的胜利,但也不失喜悦之情。

在香港,人人都要秉公守法,如果一不小心有了犯罪记录,拿不到良民证,不仅对到某些国家旅游、移民、留学有影响,同时,有关资料也会跟随你一生,在各方面留下阴影。今次上了宝贵一课,将永记小心驾驶!

P19-21

书评(媒体评论)

好一幅香港风俗画,好一番人生真情语。果然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阿浓/香港著名作家

人生落到实处,便是当下的忧乐与感悟。慕秋的散文,以平常心,写平常事,得平常悟。网络时代,日子匆匆,很多事未及端详已消逝无踪,于平常处用心,方不负生命的姿彩。

——颜纯钩/著名作家,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前总编辑、出版顾问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一辆缓缓前行的车上,望去尽是一帧帧赏心悦目的风景:爱情、亲情、友情、风俗民情……有美的享受更有知识的补给。哦,我是跟着慕秋走在她充满爱心的人生轨道上。

——王璞/香港著名女作家

慕秋的作品如同其人端庄清雅,文笔亦是娟秀入微。笔下各种故事、各色人物,是海内外老派新潮华人多元生活之集锦。慕秋以条理清晰的思路,浪漫幽默的情致,刻画生命描绘世态,喜乐悲恸跃然纸上。美文共赏!温暖共鸣泛舟心底,滋润生命慢送时光。

——吕宁思/作家,凤凰卫视信息台执行总编辑、主持人、评论员

慕秋的人生小品,平和中见性灵,读之如享受英式下午茶,自有一分闲适与淡然。这些年,坊间关于香港的著述不知凡几,但往往给人一种趋时、猎奇之感,时尚有余而品味不足。慕秋的文字则不同,立足于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平实而自然,更可贵的是能从个人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审视香港的人情世态,不张扬不卖弄,文风冲淡,又不乏温情与洞见,颇有“天然去雕饰”的风致。读她的文字,更能够感受到港人的人生况味。

——蔡益怀/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作家》总编辑

后记

故事,远未开始

某日,我站在慕秋家那幢让人羡慕嫉妒的洋房花园里,看到树上正做春梦的青木瓜,大缸里发呆的红鱼,回眸一瞥,正见到慕秋脸上一抹与她年龄同样神秘的笑容,不禁莞尔:这样的生活正是对慕秋最生动的写照。

慕秋出生于苏南水乡,孩提时代到了皇城根下,花季少艾又被历史潮流挟裹到穷乡僻壤。她在那个年代可以不断转换环境,并入读南开大学,相识才子夫君,乃至天津、太原、曼谷、香港的辗转,我以为正是她内心某种坚定豁达且自律的力量,令这个优雅大气的江南女子行走天下,华丽转身。如今她正迎来人生金秋:生活富足而不失情趣;儿子媳妇医界才俊,三个孙儿玲珑剔透,聪慧可爱;自己虽已从香港传媒退休多年,却仍是思索未断、笔耕不辍。

作为《大公报》副刊的责任编辑,可以说慕秋是我多年来最合作最善解人意的作家之一。我所诧异的是:在忙碌到连喘气都要悄悄的香港,她何以在照顾孙儿的同时,隔日一篇,从不拖欠地捧出高质量的文稿?

慕秋曾经写过:女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我说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深信,迄今我们看到的慕秋,读到的慕秋,仅仅是她内心折射的一个小小角度。慕秋其实是天真的、浪漫的。天真到在偶然的敦煌旅途中,想要永远留在那片沙漠,只为当一个莫高窟千年历史的讲解员,浪漫到做一个快乐祖母尚不够,偏要忘我地写呀写,终于写出一本《错配》来,难道这还不够“小资”吗?

故事远未开始,序幕才刚拉开,人生充满偶然。我们等待聆听你的故事,更多、更远、更神秘,沙发已经搬好……

傅红芬

2014.11

目录

香港写真

 永远的淑女

 传媒春秋

 苍茫夜色

 乳燕展翅

 居室蔽风日

 做个良民

 体验科学奥妙

 温馨会所

 视觉享受

 高薪金,高消费

 学习理财

 小单位靓装修

 独树成林

 送金最实际

 择妻论

 马死落地行

 银铃声声

 偶然又偶然

 新界地皮

 港式云南米线

 年初一早餐

 许愿节大塞车

 带菌生蚝

 学生养老师

 幼儿学写字

 豪宅多用途

 买楼题外话

 两面夹击

 古朴东方美

 元朗新街

 筹谋退休花费

 舒适村屋

 好学即财富

 心律失常

 东瀛桃香

 十铢吃泰餐

 中世纪百宝箱

 吓了一跳

 忙碌童年

 有计划妈妈

 新香米抵港

 新派粤菜

 诱人茶点

 郊游好时光

 乐富新街市

 孙女入名校

人生畅忆

 秘密夫人

 阿咪姐姐

 神奇立体书

 时间淡化悲伤

 偷笑乌龟

 网上购物

 女佣还乡

 润宅墨宝

 大战黑蚁兵团

 凉拌高粱面

 范仲淹后人

 争夺源于天性

 一方水土

 书架留痕

 智慧玩伴

 脊椎长骨刺

 盈月照竹床

 幽悠茶香

 鲜美山坑鱼

 庆生享天伦

 诊所酒会

 明天会更老

 四十八年前

 剎那芳华

 人之初心理

 语言基因

 首饰时尚

 无价亲情

 如花容貌今安在?

 孩子像谁

 钟点女佣

 欢乐大礼堂

 乱了荷尔蒙

 陌生的祖母

 菲佣生日

 地震的恐惧

 豆腐鱼祖母

 孩子没食欲

 悠然见南山

 藤条教孙

 旅途驿站

 家姐没有来

 公主那只鞋

 猫这东西

 人生是苦

 衣柜留白

 玉镯碎

 难忘师恩

 享受羊肉

闲情趣评

 千禧三部曲

 别相信任何人

 民间寻宝

 神经爆炸力

 优雅女性

 一昔如环

 贵气装潢

 月下看美人

 谁对谁错

 骑马舞风行

 同起同跌

 失落的面纱

 胀爆荷包

 葛莉丝·凯莉

 精神病杀手

 潮州人爱金

 京味文学

 内心富贵

 干练女人

 照片的无奈

 翩翩帅哥

 另一双眼睛

 婆媳亲情

 浮萍人生

 山里的孩子

 套装女性

 混合血统

 女王的微笑

 空来空去

 洪洞籍保姆

 银河落赌盘

 惊艳水舞间

 繁华地路氹

 老人与房产

 天性各异

 谍报魔影

 儿孙助延年

 游南沙

 友情有头无尾

 各有特质

 旺家女人

 凯特不怕风

 催熟心智

 改良容貌

 瘾病难除

 王后理财

 爱的果实

 眼睛后面

 我爱马拉拉

 梦中家园

 谁写族谱

 阴霾下的西安

 开启母性

 优雅老妇

 贝二玲三

 多给些太太

 古怪脾性

 栽培儿女

 英才摇篮

 女人爱色彩

 红艳甜柿

 学子扬威

情殇错配

 浓淡夫妻情

 伤心母亲

 潇洒走一回

 婚姻新形式

 百合花与花瓶

 蜻蜓圆舞曲

 智勇追君子

 女人非宠物

 豆腐白菜之爱

 不忠诚

 金裤带

 画外美人

 竹门对朱门

 不钓金龟婿

 离不离婚?

 最恨是谁

 不知丈夫心

 离婚不痛苦

 潮州人娶妻

 忠贞不二

 不动声色

 仪态万方

 昙花一现

 剑刃自身

 不嫁也好

 月亮,酸了

 “小三”还钱

 无结局交往

 才女迟暮

 错配夫妻

故事,远未开始(跋)

序言

错配,无处不在

顺路去看伯母,告别时往她手里塞些港币,伯母说:“不用了,我有钱,那‘死鬼’(指已去世的伯父)留了几万块给我。”言语间,伯母已不再怨恨伯父,总说晚年得到他的关爱。

生活中夫妻的错配,亲情的错配,工作的错配,投资的错配……方方面面的错配,无处不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错配是平常事,唯有以平常心对之,好像我的长辈们,追随着命运的轨道,弯也好,直也好,无论幸福还是痛苦,首先是不要伤害自身,不要伤害他人,然后,努力地往对的方向走,不悔不恨。

本书是我近年部分专栏文章的集结,谈的是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海内外民风民俗,以及我眼中的一路风景、奇谈怪思。书名“错配”虽取自书中一文的标题,却代表了生活的无尽疑惑和生命的种种遗憾。

此自序写于父亲的四周年忌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家人给予的无限温暖!感谢所有爱护帮助我的人们!

慕秋于九龙塘

2014.5.3夜

内容推荐

《错配》是作者慕秋近年部分专栏文章的集结,谈的是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海内外民风民俗,以及笔者眼中的一路风景、奇谈怪思。书名“错配”虽仅取自书中一文的标题,却代表了生活的无尽疑惑和生命的种种遗憾。

编辑推荐

作者慕秋任香港新晚报专栏、大公报副刊版自由撰稿人、大公报副刊版专栏作者,在香港有一定知名度,文笔优秀,文风优雅。这本《错配》是作者近年部分专栏文章的集结,共计一百八十七篇,分四个部分编辑,包括:香港写真、人生畅忆、闲情趣评、情殇错配。文章形散神聚,有浓厚的香港情怀和文艺味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