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身经两朝(清朝、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袁世凯,以至蒋介石),通察从晚清到民国的乱与治;冯玉祥从士兵、班长、排长、营长……一直到司令,深谙乱世发迹并屹立不倒的勇与谋。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一部,由冯玉祥亲笔所写,记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末代皇帝,以至参与北伐的全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冯玉祥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玉祥身经两朝(清朝、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袁世凯,以至蒋介石),通察从晚清到民国的乱与治;冯玉祥从士兵、班长、排长、营长……一直到司令,深谙乱世发迹并屹立不倒的勇与谋。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一部,由冯玉祥亲笔所写,记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末代皇帝,以至参与北伐的全过程。 内容推荐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一部,由冯玉祥亲笔所写,记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末代皇帝,以至参与北伐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冯玉祥从士兵、班长、排长、营长……一直到将军的艰苦备尝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从晚清到民国(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半个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军事状况。资料翔实丰富而真实生动,语言朴实无华却真切感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文学感染力。 目录 01 我的家世 02 康格庄 03 入伍前后 04 河边的眼泪 05 光绪二十六年 06 淮军的教习到武右军的兵 07 副目哨长队官 08 两次秋操 09 新民府 10 山东道上 11 武学研究会 12 从2月到8月 13 第一次的失败 14 正月十二日 15 左路备补军(一) 16 左路备补军(二) 17 剿白狼 18 汉中道上 19 蜀道难(一) 20 蜀道难(二) 21 倒袁之役 22 从四川到廊坊 23 讨伐复辟 24 武穴停兵 25 在常德(一) 26 在常德(二) 27 饥困线上 28 督陕 29 督豫 30 穷困的陆军检阅使 31 首都革命 32 首都革命以后 33 赴俄途中 34 在莫斯科 35 五原誓师 36 平甘援陕 37 郑州会师前后 38 豫东大战 39 豫北大战 40 完成北伐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日夜焦虑劳碌,也渐渐地病了;虽然病着,然而摸鱼的工作却仍然不能丢弃。 生活的穷困还不算数,偏又遇着洪杨革命。全家因急于逃难,一生辛劳的祖父就在这时候丧失了他的生命。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代里,不消说,死者的死与生者的生,一样都是无关重要的。 因为长期在穷困中挣扎,长期照料着祖父的疾病,祖母的体力已经渐感不支,并且年纪老迈的人,身体精神本就十分衰甄姑叔年纪又幼小,人事未更,处处增加了父亲的拖累与辛苦。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家人离乡背井去逃难,的确难为了我的父亲。我记得父亲谈到这些情形的时候,往往突然地泪如泉涌。我写到这里,停笔凝思,当时我父亲谈话的悲哀的神色,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祖母不堪长途跋涉之劳,不得已由父亲背负着;小姑小叔跟在后头,蹒跚地走着。时间久了,姑叔也渐渐地走不动,就抓着祖母的衣襟啼泣。到了这种时候,祖母只得从父亲身上下来,另外又由父亲找到一根扁担和两只箩筐,将小姑小叔装在两头儿,挑起来赶路。而祖母只好跟在后头,踉跄地随行。走了不远,就是一条从巢湖分来的河流横断着去路。原来这里本有专渡往来行人的船只,可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却连船的影儿也不见了。大家不由得焦急起来,特别是我的父亲。后来父亲跳下水去,试探一下,幸亏河水尚不甚深。于是父亲用一只木盆把祖母和姑叔一一渡过河来。正预备继续向前走,忽然对岸又跑来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神色惊慌,看光景也是刚逃出来的。她们看见河里没有船,又不知水有多深,于是更加慌张。这时后面乱兵的扰嚷声已经隐约可闻。她们望着祖母等用木盆渡过,自己却无法可想,情急之下,就跪在岸上大声呼喊,要求救命。祖母遂命父亲回去,将她们俩渡过来,一同行走。 当天晚上,走到半山中一个破庙里住下。父亲因为年纪轻,觉得和两位陌生的女客住在一块儿,不大方便,于是自己在外面露宿了一宵。这种乱不忘礼的举措,充分地表现出父亲的严正和古板的个性。日后我个人的精神生活,受了这类事情的感化和影响亦不小。第二天,刚动身要走,两个姑娘忽然跪到祖母跟前,恳求祖母收留她们做儿媳妇。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年龄已大,同行的又不是自己的亲故,长此下去,无论如何不是了局;何况离乱之中,自己的家属又向哪里去寻找?倒不如就此结合为一家人的好。这种突如其来的要求,在祖母实在是初不及料,当时就毫不迟疑地婉言拒绝了。但是两个姑娘却已拿稳主意,一再恳求,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祖母不得已又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向来正直不苟,何况这事颇有乘人之危的嫌疑,当然更加不肯容纳。等祖母的话说完,父亲就郑重而且坚决地说:“无论怎样,这事万不能答应。”事情也真凑巧,恰恰第二天在路上遇到两位姑娘的父母,当时就把两位姑娘交给她们的父母领走。这两位姑娘同她们的父母团圆了,欢喜自不用说。父亲同祖母少了一层累赘,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的愉快。 这里以后,全家逃到一个偏僻村落的破庙里,住了一个颇长的时期。这期间,历经了许多艰难和酸辛,吃、喝、穿一切生活需用都无着落。经过了若干转折之后,父亲才投到一家张姓家做佣工。这是父亲正式充当佣工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投军的始点。 张家是个地主,家里有两个儿子。老主人渴望他们获得功名,支持门第,因此在父亲未来以前,已经请了一位武术教师在家,给小主人教些石头弓箭刀枪一类的课程。两位少爷却和一般的阔少没有两样,一切纨祷子弟的习气无不应有尽有。穿的绫罗绸缎,吃的离不了鸡鸭鱼肉,早晨老不起床,叫一声,哼哼大半天没有动静。 父亲生性勇武,酷好武艺,看见小主人放着这样好的教师在家,不知努力上进,心里着实惋惜,于是不时在那教师跟前讨教几套,空闲的时候就搬石子,耍弓箭,独自苦学潜修。教师看见父亲穷苦而有志气,功夫也很有根底,心里喜欢,加倍尽心指教。这样练习了一个时期,父亲的技术已经大有可观。P2-3 后记 冯玉祥将军(1882-1948)是一位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袁世凯以至蒋介石)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有着冯玉祥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重大影响。他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他打倒反动统治的毕生追求,正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的缩影。 本书是“冯玉祥自传三部曲”(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战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的第一部,由冯玉祥将军亲笔所写,记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末代皇帝,以至参与北伐的全过程。 本书真实反映了冯玉祥将军从一个贫苦百姓的儿子,成长为功勋卓著的战将的艰苦备尝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从晚清到民国(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半个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军事状况,资料翔实丰富而真实生动,语言朴实无华却真切感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较强的文学感染力。 “冯玉祥自传三部曲”的出版得到了冯玉祥将军之女冯理达女士的热情支持,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5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